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联合醋氨己酸锌治疗肝源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马春华

关键词:奥美拉唑, 醋氨己酸锌, 治疗, 肝源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现报告如下, 肝硬化, 应用, 疗效
摘要: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被称为肝源性溃疡(HU),近年来有逐步增多趋势.本文对我院1999~2005年收治的肝源性溃疡,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醋氨己酸锌(ZAC)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结核的MRI评价

    近年来,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1].本文共收集1994年10月~2003年6月在我院作MRI检查,并经活检、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脊柱结核28例,分析脊柱结核的MRI特征,并结合文献讨论早期和不典型脊柱结核的MRI表现.

    作者:朱海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908名市直机关人员脂肪肝发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乙醇消耗量增加,脂肪性肝病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其预后类似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脂肪性肝病在西欧、日本、美国普通成人的检出率达25%,而在我国对脂肪肝的发病率和相关因素的调查并不多见.进行这项调查对脂肪肝的早期诊治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静;田春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激光在矫正中处理侧切牙和畸形舌侧尖中的应用

    有畸形舌侧尖的患者往往临床中伴有Ⅱ~Ⅲ度深覆合深覆盖,畸形舌侧尖是导致深覆合深覆盖的直接因素,只有消除了咬合障碍,才能得到正常的覆合覆盖.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ICU病房细菌感染情况及药敏分析

    ICU病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为了解我院ICU病房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帮助,我们对5年间ICU病房院内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培养出的348株病原菌作了综合分析.

    作者:赵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颅血管神经纤维瘤1例影象学诊断

    1临床资料患者女,10岁,患儿于1个月前家人发现左眼球结膜充血,继而左眼球突出.无头痛.视力下降、呕吐、发烧等.

    作者:甄福祥;李菁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我国红景天苷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红景天是景天科植物的一个属,我国有73个种,属多年生草木或亚灌木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的一些地区.红景天作为保健药物资源和食品资源已得到了国家的承认.

    作者:王运科;贾超;伟忠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不同导萌方法矫治埋伏阻生牙的临床观察

    埋伏牙是引起错(牙合)畸形的一个因素,多数埋伏牙都选择拔牙治疗,这对于埋伏阻生的智齿,没有多大异议,但对于其他埋伏阻生的牙齿,若选择拔除,则违背了保存自然牙及牙列的原则,错(牙合)畸形给患者的美观、功能和心理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随着固定矫正技术的不断提高及与颌面外科的相互合作,使绝大多数埋伏牙避免了拔除.

    作者:李红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MT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早期给予褪黑素(melatonin,MT)对脑内抗氧化损伤的作用以及作用的量效关系;探讨MT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对抗TBI后脑内氧化损伤可能的机制,为MT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致伤后5min腹腔注射MT及维生素C,测定脑损伤后2h大鼠大脑皮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后大脑皮层GSH-Px,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通过早期给予MT能部分对抗这种变化,且MT剂量越大,作用越强.结论大鼠TBI后早期给予MT可以对抗脑内的氧化损伤,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GSH-Px、CAT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张翀;孟丽;刘兴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桡动脉穿刺后渗血3例报告

    1临床资料例1,患儿男,生后1天,孕35+3周,脐带绕颈3周,面色青紫,呼吸表浅,入院诊断:(1)早产儿.(2)新生儿窒息.

    作者:刘业平;赵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利用细胞饲养层分离培养大鼠胚胎干细胞

    目的从大鼠的早期胚胎分离和培养胚胎干细胞.方法收集大鼠的囊胚,将其培养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5~6d后取隆起生长的内细胞团块分离后再培养,观察集落的生长情况,并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分化过程及细胞核型的检测.结果细胞集落性生长,符合胚胎干细胞的特征.结论大鼠囊胚在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可发育成胚胎干细胞,并能进行传代.

    作者:马天驰;李曦光;崔煜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电刺激大鼠脚桥核对丘脑底核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刺激大鼠脚桥核(PPN)对丘脑底核(STN)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探索高频刺激STN改善运动不能的机制,为临床高频刺激PPN治疗帕金森氏病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应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不同频率电刺激(强度0.4mA,波宽0.06ms,时程5s,频率1Hz、10Hz、50Hz、100Hz、130Hz、150Hz、200Hz、250Hz、300Hz)大鼠PPN对STN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高频刺激(130Hz)PPN可使大多数ST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降低(P<0.01),该作用具有频率依赖性.结论高频刺激大鼠PPN对STN主要为抑制作用,揭示高频刺激PPN对帕金森病人的运动症状有治疗作用.

    作者:张静;高东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临床血钾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血钾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电解质之一,成人体内血钾80%以上分布于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中含量很少.血钾重要生理功能维持细胞内外液之间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以及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对心肌兴奋性有抑制作用,高血钾导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严重时可使心脏在舒张期骤然停搏,故血钾测定十分重要[1].

    作者:厉万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MMP-9在大鼠动脉损伤后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鼠动脉损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探讨MMP-9在大鼠动脉损伤后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胸主动脉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对MMP-9在动脉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MMP-9在球囊损伤组大鼠动脉内膜及中膜呈强阳性表达.动脉损伤后第1天表达开始增加,第10天达到高峰,第28天仍有少量表达.结论MMP-9在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合成、分泌增多,在早期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发挥其降解Ⅳ型基底膜胶原的作用,在再狭窄早期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亮;司忠义;刘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重型胫骨平台骨折10例体会

    胫骨平台骨折,按Hohl氏分法,可分为五类,其中Ⅴ型-四块骨折为重型,治疗困难,如处理不当,常导致膝关节不稳定,疼痛和功能障碍.自1991年5月~1999年5月,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重型胫骨平台骨折1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九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硬膜外阻滞在子宫破裂手术中的应用

    子宫破裂是产科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在也门伊卜纳赛尔医院工作期间,共做子宫破裂手术42例,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褚向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女性肥胖与E2、FSH、PRL、血脂及SOD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中老年妇女肥胖与血清性激素、血脂、自由基的关系,探讨中老年妇女肥胖的可能机制.方法调查对象为35~62岁的妇女,按体重指数(BMI)分为4组:(1)肥胖组,BMI≥28,(2)超重组,24≤BMI<28,(3)正常组,18.5≤BMI<24,(4)消瘦组,分别测定血脂、血清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和血清中SOD、MDA、NO含量.结果肥胖和超重者分别占被调查的10.0%和32.8%,肥胖组中血脂(除APOA1)、E2、SOD、MDA、NO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老年妇女肥胖可引起血脂增高,雌激素水平下降,自由基增多.

    作者:王立金;方玉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重度哮喘疗效分析

    应用常规药物治疗重度哮喘的同时,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重度哮喘33例,与不用硫酸镁治疗的重度哮喘22例进行对照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剖宫产取头困难95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中、术后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现就取头困难原因及处理探讨如下.

    作者:马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自来水中锌含量

    目前测定自来水中锌的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仪器昂贵、灵敏度不高、需消化样品、操作繁杂等缺点.作者探讨了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自来水中锌,结果较好.

    作者:杨家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维甲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目的探讨维甲酸(at-RA)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UO)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结扎单侧输尿管造成梗阻性肾病模型.术后9天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做组织学检查,HE染色,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果维甲酸显著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治疗组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和肾间质CTGF、α-SM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维甲酸减轻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和炎细胞浸润,降低CTGF表达,抑制α-SMA表达,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王春来;周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