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痹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吴宝海

关键词:胸痹, 治疗冠心病, 冠状动脉硬化, 性心脏病, 心痛, 心脉疾病, 心绞痛, 气血不, 运用, 胸闷, 气喘, 临床, 疗效
摘要:胸痹是由邪痹心络,气血不畅而致胸闷心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症的心脉疾病.多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运用胸痹丸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十分满意疗效.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克森个性问卷(EPQ)及生活事件量表(LES)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测定并与50例正常组对照比较.结果 SCL-90除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因子外,其它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PQ神经质(N)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ES负性刺激量、总刺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TH]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具有神经质个性,经历的应激性生活事件较多,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作者:庞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HP感染与胃粘膜肠化中CDX2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HP感染与胃粘膜肠化中CDX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正常的胃粘膜8例、浅表性胃炎11例、萎缩性胃炎18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30例,应用Warthin-Starry硝酸银染色检测H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X2蛋白.结果 8例正常胃粘膜内未检测出HP,CDX2蛋白无表达.HP在萎缩性胃炎组和肠上皮化生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7.78%、63.33%,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18.18%(P<0.01,P<0.05).CDX2蛋白在浅表性胃炎组无表达,在肠上皮化生组的阳性率为83.33%,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组 (P<0.01).CDX2蛋白在肠上皮化生组HP阳性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者(P<0.01).结论 HP感染、CDX2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粘膜肠化有关,HP引起胃粘膜肠化的途径之一可能是启动CDX2基因的异常表达.

    作者:宋光耀;高志安;聂洪材;齐凤杰;席峥;李春宏;孔庆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男性女性合并肥胖或非肥胖的高血压病人和正常血压者.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清瘦素水平、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高血压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关系.结果无论男女血清瘦素水平在同一体质水平(肥胖或非肥胖)高血压组高于正常血压组,同一血压水平(高血压或正常血压)肥胖组高于非肥胖组,ISI则成相反趋势的变化.除男性高血压病肥胖组与非肥胖组ISI差异无显著性,其余上述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男性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与ISI存在相关性,女性病人二者未见相关性.结论高血压病人存在高瘦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男性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与ISI高度相关.

    作者:孙园园;江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膀胱灌注BCG治疗膀胱癌的42例体会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施行术后膀胱内灌注卡介苗(BCG)作为辅助治疗预防肿瘤复发,已被广泛应用.我院于2002年1月~2004年6月施行本法共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改良Soave式手术治疗新生儿巨结肠8例

    1 临床资料我科采用自行改良的Soave术式治疗新生儿巨结肠共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大6个月,小20天,体重2.3~5.2kg.均经术前钡剂灌肠诊断和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常见型6例,长段型2例.患儿入院前均存在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作者:冯立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知母皂甙对Aβ25-35激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和iNOS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知母皂甙(SAaB)对Aβ25-35激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和iNOS表达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培养,用10μg/L 的Aβ25-35刺激细胞,对照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10μg/L、30μg/L、100μg/L)的SAaB共同孵育.采用ELISA法、Griess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检测TNF-α分泌量、iNOS表达、NO的生成量.结果 Aβ25-35能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使其分泌的 TNF-α增多、iNOS表达上调、NO的生成量增加.SAaB能有效地抑制此变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这一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激活的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有关.

    作者:刘卓;刘魁元;姚素艳;金英;郑德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淋病误诊为阑尾炎2例报告

    近年来淋病病人明显增多,特别是女性病人,其严重的临床表现有时与急性阑尾炎极其相似.本人在临床工作中曾有2例淋病病人以急性阑尾炎穿孔行手术治疗.现总结经验教训如下.

    作者:幺学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候诊病人急救识别及处理2例报告

    急诊室是抢救急重病人的地方,但有的病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或不了解自己所患的是否为急症,按常规挂号、候诊而延误抢救机会,造成不应有的后果.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及时观察发现,并予抢救.

    作者:庞素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骨科缺血性疾患进展

    骨科缺血性疾患在青年及中年人群中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传统的治疗方案在此类疾病中作用不明显,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需要有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加以采用.基因治疗可能是其方向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因其在骨形成、骨重建、骨愈合、血管再生中的重要作用,故以VEGF基因治疗骨科缺血性疾患已被许多的学者所关注,并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范仲凯;刘丹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外科术后鼻腔填塞材料的选择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选择鼻内窥镜外科术后鼻腔填塞材料.[HTH]方法[HTSS] 选择47例Ⅱ型2期的鼻窦炎病人,均行鼻内窥镜手术.根据术后鼻腔填塞材料的不同分为凡士林纱条组、Curaspon组、Merocel组、Merogel组.比较4组病人术后24~48h出血、鼻塞、头痛等症状及48~72小时填塞材料取出后鼻腔粘膜情况.结果止血效果凡士林纱条组、Merocel组相同,余依次为Curaspon组、Merogel组.术后病人症状Curaspon组、Merogel组相同,病人反应轻,Merocel组次之,凡士林纱条组重.Curaspon组、Merogel组鼻腔粘膜情况相同,反应轻,Merocel组次之,凡士林纱条组重.结论鼻内窥镜外科术后,根据鼻腔的不同情况,而合理的选用不同的填塞材料,可极大的改善病人术后不适症状,减少术后出血,加快鼻粘膜愈合.

    作者:孟大为;暴继敏;马云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

    钻孔冲洗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首选方法,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疗效可靠.但仍有个别病人术后复发,需再行手术治疗.本院自1997年~2003年间共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病人33例,复发3例,复发率为11%.本文报告3例并就复发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张东林;赵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希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卡培他滨(Capecitabine Xeloda, 希罗达)是新一代的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现就其临床观察情况作一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乳腺癌病人75例,年龄为30~74岁,平均年龄51.0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病理诊断以浸润性导管癌和单纯癌多见,分别为46例(60.5%)和17例(22.4%).

    作者:李艳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的制备

    目的应用生化方法制备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方法以猪皮为原料在硫酸介质中水解分离得氨基乙酸,再经乙酸酐酰化、与乙二胺成盐制备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结果本法制备的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质量符合药用标准.结论本法收率91%(以氨基乙酸计),可深化水解氨基酸的综合应用,操作简单易行,适于生产.

    作者:刘玉梅;杜海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Super-bond C&B用于粘接固定桥的临床体会

    在我国,粘接固定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流行一时,主要以3/4冠桥,马利兰桥为代表.但由于其固位差,易脱落,且美观性能不良等原因,逐渐淡出了口腔修复领域.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氯硝安定中毒致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

    1临床资料病人女,30岁,因与家人生气后吞服氯硝安定100片后昏迷4h入院,于急诊室经20000ml清水洗胃后送入病房,入院时查体:T 35.5℃,P 100次/min,R 18次/min,BP:13.3/8kPa(100/60mmHg),浅昏迷状态,压眶反射存在,双瞳孔等大正圆,光反射灵敏,直径1.5mm,颈软,双肺呼吸正常,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低钝、律齐,心率100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理诊无异常,各种生理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唐福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农业性眼外伤 64例临床分析

    农业性眼外伤是农民农忙季节常见的一种眼病,我院于2002年2月~2004年2月间收治农业性眼外伤64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后路保留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较好的颈椎后路减压术式[1].传统术式须将颈椎棘突和附着在其上的棘上、棘间韧带切除,破坏了颈椎后方复合体的功能,术后病人易出现鹅颈畸形及颈椎不稳,甚至出现迟发型脊髓、神经根受压.已有研究证实:保留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传统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2].

    作者:张学忠;张东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纤维喉镜下摘除声带息肉的疗效分析

    2001年8月~2004年2月接诊的72例声带小息肉病人采用局麻纤维喉镜下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人72例,男29例,女43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6月~8年.

    作者:陈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游离髂腹股沟皮瓣(骨皮瓣)在四肢严重创伤中的应用

    自2000年9月~2004年11月间,应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骨皮瓣)修复7例手、前臂、足背软组织严重创伤缺损,均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梁武;崔晓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玻璃体切割术后顽固性角膜上皮愈合迟缓1例

    病人男,45岁,糖尿病13年,高血压3年,以双眼视物模糊伴眼前黑影漂动3年为主诉,于2002年10月28日入解放军总医院眼科治疗.入院时查:右眼视力FM/30cm,左眼视力0.04,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光滑透明,前房正常深度,虹膜纹理清晰,瞳孔等大,圆,直径3.5mm,对光反应迟钝,晶体混浊,以后囊为重,右眼玻璃体及眼底视不清,左眼间接眼底镜检查见玻璃体内大量机化条索,视乳头朦胧可见,颜色略淡,眼压:右眼16.6mmHg,左眼20.6mmHg,B超见双眼玻璃体内大量条索样强回声;血糖6.84mmol/L,血压:20.2/12.0kPa,诊断为:①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Ⅴ期);②双眼老年性白内障;③2型糖尿病;④继发性高血压.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于2002年11月4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硅油充填术,术中见视网膜全部脱离呈僵硬状态,整个手术过程持续6小时,术中刮除角膜上皮,术后第2天给予典必殊眼液6次/日点眼,第5天出现角膜上皮点状剥脱,立即停典必殊眼液,给予贝复舒眼液6次/日点眼并降眼压,绷带包扎双眼2日,角膜上皮状态略见好转,术后第7天颞侧角膜上皮出现大泡,眼压T+2,继续给予对症治疗,未见好转,于2002年11月15日在手术室行部分硅油取出术,术后眼压正常,但角膜上皮状态仍很差,该病人疗期间因眼部疼痛,饮食睡眠极差,全身状态不佳,故要求出院,门诊复查,后门诊随诊直至出院后1个月角膜上皮才完全修复.

    作者:于洪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