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
2000年3月至2004年8月,我院应用潍坊三维骨科医疗器械研究所研制的骨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干粉碎骨折16例,效果良好.
作者:霍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胸部微创切口及美容切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胸壁小切口下作一定的肋骨撑开,通过普通器械可以完成肺门结构的解剖和常见手术的处置.我科自2001年2月至2005年6月采用改良腋下小切口行剖胸手术52例,效果良好.
作者:洪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牛血活性肽对小鼠两种不同类型缺氧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法和对抗特异性心肌缺氧法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结果牛血活性肽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和特异性心肌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结论牛血活性肽显著提高缺氧小鼠的耐受力.
作者:李冬利;于洪儒;杨菁;张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Ibuprofen,Ibu)对大鼠脑室内注射Aβ25-35所致海马损伤及i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灌胃给予Ibu(7.5,15mg·kg-1)连续应用3w,脑室内注射Aβ25-35 (5μL, 2M),注射后1w,取脑组织,进行尼氏(Nissl)染色和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浸润情况.RT-PCR 分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大鼠脑室内注射Aβ25-35可引起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浸润及锥体神经元的损伤,同时伴有iNOS mRNA表达增加.Ibu(7.5,15mg·kg-1,连续应用4w)能减轻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损伤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浸润,抑制Aβ25-35引起的iNOS mRNA表达增加.结论 Ibu能够通过抑制Aβ25-35引起的iNOS mRNA表达,减轻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的损伤.
作者:范莹;闫恩志;齐志敏;包翠芬;金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Ani)对阿霉素(ADR)所致培养的心肌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SD大白鼠乳鼠心肌细胞,以1.84 μmol·L-1阿霉素造成急性心肌细胞中毒模型,Ani作用浓度为40.7~407 μmol·L-1.测定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及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结果阿霉素引起心肌细胞LDH漏出明显增加,SDH活力降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异常.应用不同浓度Ani,可不同程度地减轻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LDH漏出量、SDH活力降低和搏动频率的降低.结论山莨菪碱对阿霉素中毒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有关.
作者:刘晓健;王国秋;刘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基本病理特点为全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广泛损伤.因此,可引起机体各器官的损害,其中肝功能损害较多见,我们用苦参素治疗伴有肝损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取得明显疗效,但文献尚未见报告,现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赢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科自1999年11月至今收集并观察了36例鼻中隔矩状突患者,采用微波局部凝固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韩维光;韩书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豆甙元对去卵巢大鼠的子宫阴道重量、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大豆甙元组,每组10只,给药六周后处死大鼠,分离摘取子宫、阴道并称取湿重,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结果大豆甙元能使去卵巢大鼠子宫及阴道的重量增加,上皮增厚,但作用弱于雌激素.结论大豆甙元具有雌激素活性,对去卵巢大鼠的子宫及阴道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师莉莉;薛晓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是临床常见疾病,如不进行溶栓治疗,深静脉栓子脱落可引发肺动脉栓塞,易并发血栓后综合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为有效拦截栓子的方法[1],应用溶栓药物对LEDVT患者进行治疗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13例LEDVT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动脉内留置导管持续灌注尿激酶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张德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对人喉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喉癌的化学药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5-氟尿嘧啶30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2ml腹腔注射,连续给药7天后改为隔日给药,治疗后30天实验结束.观察移植瘤的生长特性和裸鼠体重增长值及移植瘤的光镜和电镜切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肿瘤体积增长较对照组缓慢,瘤体积和重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5-FU可有效抑制人喉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治疗前后裸鼠体重增长值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光镜和电镜观察治疗组移植瘤主要呈坏死改变.结论 5-氟尿嘧啶可有效抑制人喉癌细胞系Hep-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体积抑瘤率为60.70%,重量抑瘤率达65.95%.抗肿瘤作用的主要形态学改变主要是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导致细胞的坏死.
作者:王英;王雪峰;侯金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烤瓷桩冠修复病例中的桩钉从根管内脱落造成修复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作者收集60例烤瓷桩钉脱落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利迈先通用名为克拉霉素,由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和西安制药厂在国内首家联合研制成功.它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在红霉素结构中C6位以氧甲基取代羟基,具有对酸极为稳定,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较广等药动学特点.因而利迈先在临床上用途较广.如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的治疗.
作者:王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 资料与方法患者17例,于2002年8月至2004年5月入院,年龄为(40.5±1.08)岁,病程7h至15d,入院患者的症状为肿胀,酸痛伴功能受限.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并进行系统治疗.
作者:张素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肺癌早期转移是肺癌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所以研究肺癌的早期转移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肺癌的转移是宿主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多步骤的过程,受不同的基因组的控调.近年来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发现一类参与调控肿瘤转移的基因.由于这类基因的失活、突变或表达异常,终导致肿瘤的转移,表明这类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具有抑制肿瘤细胞侵袭性和转移表达作用,称为转移抑制基因(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s).目前,研究较多的转移抑制基因有nm23,TIMP和WDNMI等.我们就近年来国内外nm23与肺癌的转移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杜亚明;王中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抑郁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一种精神疾病,主要特征为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可伴有躯体症状,甚者会产生自杀观念和行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虽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因海马脑区富含各种激素和神经递质受体,参与情绪、学习和记忆、行为等的调节,故推测海马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损伤可能是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作者:邹艳萍;季颖;王德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本组研究对象共50例,其中婴幼儿患者15例;3~4岁儿童25例;病程长,反复静脉穿刺者10例.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的患者,可用1%硝酸甘油涂抹在其手背上,并用毛巾湿热敷3min左右,然后按照常规穿刺术的方法进行皮肤消毒并穿刺;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抹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可按常规穿刺的方法进行皮肤消毒、穿刺;2%山莨菪碱涂抹局部皮肤4次,再进行常规的消毒、穿刺.
作者:刘业平;赵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以往应用红霉素治疗,需2周左右,才能达到临床治愈,且常有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尤其在静脉滴注时,不仅胃肠道反应明显,还会有静滴局部疼痛等,使患儿遭受疾病以外的痛苦.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4年9月采用克拉霉素口服治疗支原体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与红霉素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晓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人BEL-7402肝癌细胞中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抗人hTERT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法定性检测hTERT在肝癌细胞的分布.端粒酶-酶联免疫法(端粒酶-ELISA)半定量检测hTERT蛋白在肝癌细胞的表达.结果 hTERT在肝癌细胞中胞核、胞浆都表达,主要以胞核显棕黄色为主.端粒酶-酶联免疫法可半定量检测2×105/μl以上的细胞中hTERT的表达.结论实验结果提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人BEL-7402肝癌细胞中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一种比端粒酶活性检测更具有癌特异性的检测指标.
作者:王铭栋;许德顺;李益生;孙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手术对于病人来说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这种应激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会直接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1].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理念也随着转变.对于手术室护士来说怎样掌握病人的生理、社会、心理状态,术前访视对病人实行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要求护士要有丰富的护理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相关人文科学知识.几年来,我们手术室护士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方法,采用术前访视的护理,经过临床实践,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姜淑杰;毛春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L-精氨酸(L-Ar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来评价L-Arg对AC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67例ACS患者被随机分到对照组和L-Arg治疗组.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及用药7d后取静脉血,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浓度.每天心电监护记录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结果治疗7d后,L-Arg治疗组NO高于对照组(P<0.05),ET-1、CRP低于对照组(P<0.01),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L-Arg能够改善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L-Arg对ACS患者有治疗作用.
作者:王贵军;蔡久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