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气体吸附器在全麻催醒中的作用

丁宝纯;杨英华;佟雪光

关键词:麻醉气体吸附器, 静吸复合, 催醒
摘要:目的研究麻醉气体吸附器在全麻苏醒期对回路内麻醉气体浓度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均采用低流量循环密闭麻醉(O2:N2O=2:3),随机分为3组,Ⅰ组关闭Enf挥发罐后接吸附器、Ⅱ组关闭Enf挥发罐后不接吸附器、Ⅲ组关闭Enf挥发罐后不接吸附器,加大O2和N2O流量至5L/min,监测关闭Enf挥发罐后0、3、6、9、12、15、18、21分钟,拔管前的呼气末二气化碳分压(PetCO2)、吸入气安氟醚浓度(FiEn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关闭N2O前6、3分钟、关闭时、关闭后3、6分钟吸入氧化亚氮浓度(FiN2O)的变化以及关闭Enf挥发罐至呼吸恢复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结果Ⅰ、Ⅲ组与Ⅱ组比较FiEnf有极明显差异(P<0.01),Ⅰ、Ⅱ组与Ⅲ组比较PetCO2有显著差异(P<0.05~0.01),SBP、DBP、HR、SPO2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关闭N2O前FiN2O无显著差异(P<0.05),关闭N2O后FiN2O明显下降(P<0.01),且Ⅲ组比Ⅰ、Ⅱ组更明显(P<0.01);关闭Enf挥发罐后至呼吸恢复时间和手术结束后至拔管时间Ⅰ、Ⅲ组比Ⅱ组明显缩短(P<0.05),Ⅰ、Ⅲ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麻醉气体吸附器可以加快全麻苏醒速度,且对PaCO2几乎元影响,但对N2O不起作用.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疗法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早在1885年就由Pommer首次提出,Albright(1891)又提出了OP的系列防治措施,但均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进入8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意识到OP给人们的健康产生的危害,这才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1~3].1989年WHO就明确提出防治OP的三大原则是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1992年北京国际OP会议再次肯定了这三大防治措施,由此可见运动疗法是防治OP的重要方法.本文就OP运动疗法的机理与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任金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介入溶栓为主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病因复杂,病程长久,致残率高的复杂性疾病,以往早期患者缺乏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数选择中医药治疗,因其见效慢,常常延误了佳治疗时机;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对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我院对35例58个患肢进行了以介入溶栓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时祥;王志铭;张祥林;陈宇军;刘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冰冻切片钙钴法显示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简写成AKP或ALP)多位于细胞膜,肾近曲小管刷状缘,肠纹状缘,骨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处.它的活性pH值在7.6~9.9之间,(大活性pH值在9.0~9.6之间).

    作者:刘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及耐药性的检测

    目的三种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方法的比较及调查产ESBLs细菌的耐药现状.方法对342株肠杆菌科细菌同时用纸片扩散初筛法,确证法和双纸片协同法进行检测.结果初筛法、确证法、双纸片法检出ESBLs菌株阳性率分别为12.0%、6.7%、6.4%.产ESBLs菌对10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结论选择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提高ESBLs菌株的阳性检出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霞;谭志新;宣润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氨茶碱与茜素红显色反应的研究

    目的利用氨茶碱与茜素红的显色反应测定氨茶碱注射液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用721分光光度计,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的含量.结果在水溶液中氨茶碱与茜素红发生显色反应,产物的大吸收波长为530mm,线性范围是0~30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5×104L·moL-1·cm-1.利用拟定的方法测定制剂中药物的含量,结果与紫外法相符,回收率在95%以上.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对药物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穆伟;李华侃;赵桂芝;荣玉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例安眠药成瘾患者的心理护理

    安眠药成瘾大多是由于神经衰弱导致的,轻者智力下降,精神萎糜,四肢无力,重者可慢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学科,在临床护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把1例安眠药成瘾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00例健康成人P波离散度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P波离散度范围及特点.方法同步描记100例(男、女各50例)健康成人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大时限(Pmax)、小时限(Pmin),计算Pd并分析其特点.结果①正常成人Pd为28.90±7.51(10~40)ms;②Pmax为88.30±8.29(70~110)ms,常见于aVR、Ⅱ、aVF导联;③Pmin为59.40±9.19(40~80)ms,常见于V1、V2及Ⅰ、aVL导联;④男、女性别组间Pmax、Pd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常成人Pmax和Pd上限分别为110ms和40ms,且不受性别影响.

    作者:刘仁光;周红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42例空心钉内固定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相关因素分析

    1995年开始我院骨科应用AO中空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回顾了1999~2001年42例新鲜股骨颈骨折的资料,并做了随访及结果分析总结出:(1)空心钉的疗效;(2)股骨头坏死的比率及相关因素.

    作者:柴继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提毒生肌散治疗重度乳突型宫颈糜烂268例报告

    目的应用中药提毒生肌散治疗难治的重度乳突型宫颈糜烂.方法将提毒生肌散每隔1~2天涂敷于糜烂面上.结果共治疗268例,痊愈48例,占92.5%;好转16例,占6%;无效4例,占1.5%.结论本法疗程短、疗效高、复发率低、为治疗棘手的重度乳突型宫颈糜烂,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李红;刘丽英;高梅;张士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肾小体的发生和发育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似球形,故又称肾小球,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体有两个极,微动脉出入的一端称血管极(vascular pole),与近端小管相连接的一端称尿极(urinary pole).血管球是入球微动脉与出球微动脉之间蟠曲成球的毛细血管袢.血管极处有少量结缔组织细胞,随血管进入血管球,分布于毛细血管袢之间,构成血管系膜(mesangium),血管系膜又叫球内系膜,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肾小囊(Bowman capsule)有壁、脏两层,脏层上皮细胞又称足细胞,足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或足细胞突起与血管系膜之间存有较厚而完整的基膜.肾小体的功能是超微滤过.滤过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血管球基膜以及足细胞的裂孔膜构成.

    作者:王灵均;郭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目前,性传播疾病(STD)在我国呈迅速蔓延趋势,由支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也越来越普遍受到临床的关注.为了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情况,为我院临床抗生素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我们对289例因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来就诊的门诊患者的尿道或宫颈分泌物进行了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芹;张一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实验性光损伤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观察较强可见光所致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现象,探讨视网膜光化学损伤发病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光损伤后1天(D1)、3天(D3)、5天(D5)、7天(D7)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在12h明12h暗环境中饲养7天,然后暗适应36h.D1、D3、D5、D7组大鼠采用4178Lux照度的可见光进行12h间歇光照射,连续3天,总计36h,然后在正常环境中分别饲养1天、3天、5天、7天.10%水合氯醛麻醉大鼠,摘取眼球,制备视网膜石蜡切片及超薄切片,行HE染色、TUNEL法标记及重金属染色,光镜、透射电镜观察,MIAS-1000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外核层排列规则,染色质电子密度均匀.TUNEL法染色阴性.光照后1天,外核层开始变薄,其厚度减少11.88%.核染色质开始固缩.可见少量TUNEL法标记的阳性细胞核,染色质向核膜下聚集,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表现.光照后3天,外核层厚度减少26.80%.电镜下核染色质向中心聚集.TUNEL法标记的凋亡细胞增加.光照后5天,外核层厚度减少39.76%.TUNEL法标记的凋亡细胞更多.光照后7天,外核层厚度和TUNEL法标记的凋亡细胞数与光照后5天基本相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节细胞及内核层均无明显变化.也未发现炎症细胞.结论实验性光损伤导致大鼠光感受器丧失,光感受器丧失的性质为细胞凋亡.实验结果初步证实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是实验性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重要机制.

    作者:刘学政;于树春;王大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及防治

    1935年Tennant和Wiggers通过再灌注狗心脏,首次观察到了心室纤维性颤动.1960年Jennings等人发现狗心脏严重缺血后再灌注可以加重心肌坏死.70年代对AMI病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死亡病例尸解发现,心肌有大量出血性梗塞灶.80年代以来,随着介入性心脏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心肌缺血后在一定时间内恢复血供,可导致缺血心肌发生更严重的损伤,这种由再灌注诱发的一系列有害反应,被定义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简称再灌注损伤[1~2].

    作者:任婕;王化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青年学生被动物伤害史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被动物伤害的类型及其常见的原因,为制定学生伤害的干预措施和进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锦州医学院36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学生中共发生6种以上不同类型的动物咬伤,总平均发生率为51.52%,前三位动物伤害分别为狗咬伤(29.64%)、蜜蜂蛰伤(9.97%)和猫挠伤(4.16%).男生动物伤害发生率(59.32%)高于女生(44.02%);年龄在11~岁、16~岁和6~岁三个年龄段的学生动物伤害率均高于其它年龄段(P<0.005);来自城郊和农村的学生动物的致伤率高(分别为61.7%和61.33%),而来自城市的学生动物的致伤率低(38.60%),两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x2=13.41,P<0.005).结论学生发生动物性伤害原因复杂,只有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健康教育,养成讲文明、守纪律、有道德的良好风尚,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动物伤害的发生.

    作者:肖艳杰;卢智泉;张国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的探讨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每天都要与各种手术病人接触,刷洗整理病人手术后的各种器械、敷料和仪器等,由于病人携带病原菌和手术物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如果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做得不好,不仅自身要遭受病原体的侵袭,同时也可以引发交叉感染的发生.随着乙肝病原微生物的高发,性病、结核病等发病率上升,威胁手术室护士健康的许多潜在因素也随之增多.同时,在消毒灭菌工作中,消毒因子(紫外线、臭氧等)大多是对人体有害的,所以手术室护士具有自我防护意识和加强自我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心房起搏器

    心房起搏器既可以保持心房-心室顺序收缩,又可以保持正常人心室激动收缩顺序.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神经内分泌反应接近生理状态,起搏治疗合并症少,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在我国逐步得到推广应用[1].下面报告12例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心房起搏器结果.

    作者:唐晓宁;周翠华;姜红梅;王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应用枯矾治疗口腔溃疡

    1临床资料本组口腔溃疡病历20例,男8人,女12人,年龄大62岁,小13岁.其中,化疗合并口腔溃疡病人9例,单纯口腔溃疡8例,高热、昏迷合并口腔溃疡3例.

    作者:王蜀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类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症12例分析

    低血糖症是指血葡萄糖低于正常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糖尿病用药不当及老年人易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等而低血糖症发生率有所增加,且有些病例类似急性脑血管病症状,有些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现报告32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吴丽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婴幼儿肺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初步探讨

    1975年首例沙眼衣原体(chlamycliatrachomatis CT)肺炎报道后,沙眼衣原体至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倍受重视,我们对婴幼儿肺炎及健康婴幼儿进况行沙眼衣原体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旨在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肺炎中CT的感染情况.

    作者:张玲;孟秀清;王秀铃;贾亚清;李洪艳;路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及药物保护的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保护问题,国内外学者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治疗给予密切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作者:赵明;王洪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