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荣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分娩结局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86例胎膜早破孕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孕妇难产率及产褥病率均较对照组照高,且新生儿感染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胎膜早破使难产增加,其产褥病率及新生儿病率也明显增高.
作者:孙琳;沈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筛窦癌较少见,但与颈部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及皮肤癌共存且实属罕见.现将我院遇到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尹玲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体蠕形螨所致外耳道瘙痒症患者外耳道皮肤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尸检(63具)和活检(12人)外耳道瘙痒症患者的外耳道皮肤.结果:人体蠕形螨主要寄生在毛囊,皮脂腺内虫体少见,未见螨穿透毛囊侵入真皮层.组织学改变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毛囊口扩张.真皮乳头层可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浸润,细胞间轻度水肿等.结论:人体蠕形螨是外耳道瘙痒症重要致病原,其影响因素主要与感染度和人体素质(反应性)有关.
作者:李朝品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缺氧一再给氧时家兔主动脉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的家兔主动脉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EC)随机分为四组:(1)对照(C)组一通入空气;(2)缺氧(H)组一通入95%N2与5%CO2气;(3)缺氧一再给氧(H/R)组一在缺氧的基础上通入95%O2与5%CO2气;(4)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与缺氧一再给氧(SOD+H/R)组一在3之家加入SOD,余同3.测定NO-2含量间接反映NO含量.结果:缺氧、再给氧时H、H/R组NO含量均降低,以H/R组更加显著,SOD可使NO含量增加.结论:缺氧可损伤EC,使NO生成减少;再给氧可促进缺氧的损伤.NO减少的机制与缺氧一再给氧时自由基产生增多有关.
作者:吴秀香 刊期: 1999年第05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非常多见的神经系统重症疾病,它的病残率极高.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丁玉环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院自1988年10月到1999年2月共做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术40例,占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20%,术后早期(一个月内)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2.5%.出院后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院内,其余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卫国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国内近年来发展很快,为鼻窦炎、鼻窦囊肿、鼻息肉等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现将我院内窥镜下鼻窦手术6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王志彬;赵兰波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眼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中具特色的学科之一,其临床实习有其自身的诸多特点,如何提高眼科实习效率,培养高眼科素质的医学人才,是我们所有眼科同仁的职责所在.现以作者多年眼科教学及临床带教经验为基础,结合多届实习生关于实习的反馈信息,就影响眼科临床实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及改进方法谈几点体会.
作者:屈立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病)视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1月(DM1)、3月(DM3)和6月(DM6)组.按55mg/kg体重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取大鼠视网膜制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并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病程1月只见视杆细胞膜盘模糊不清,膜盘间隙略有扩大;病程3月,膜盘间隙扩大明显,并发生局部断裂溶解.视杆细胞核固缩、异染色质浓集.视杆内节线粒体肿胀、甚至空泡变性.病程6月,以上改变更加严重.结论:糖网病早期大鼠即出现视感受器的形态学改变,随病程进展,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
作者:刘学政;刘玉玲;李锦伟;萧鸿;齐大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医德,是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们在其医务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和准则.医德是人类社会道德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行医德教育才易使医学生接受,并产生良好的成效,是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本文根据我院多年来在毕业生产实习生中进行医德教育的情况,就道德功能及如何发挥道德功能在医德教育中的作用作简要论述.
作者:陆召军;陈蔚瑾;吴玢;朱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感染是骨科临床棘手的问题之一.自1996年1月至1998年6月,应用抗菌素纱布湿敷治疗创面感染21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敏;张德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20世纪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医学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包括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临床诊治技术手段,还包括观念、制度、方法、管理、医学教育等.本文对此不可能一一论述,下面试就医学技术手段更新作一阐述.
作者:程现昆;张嵩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患儿女性,年龄4个月.病史:背部肿物4个月渐大.生后即发现背部指头大小暗红色斑块,逐渐增大.质较硬,活动度可.查体:患儿营养中等,发育良好.无感染病史,无发热、无外伤.心肺正常.位于脊柱左侧与肩胛间见一微隆于皮面的肿物,质稍硬,皮肤发红表面光滑无溃烂.余未见异常.临床诊断:背部肿物性质待定.
作者:鲍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风湿性疾病是人群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它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与自身免疫功能调节障碍有关,主要侵及关节,尤其是滑膜关节,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国内外尚属病因不明的难治之症.我院利用微量元素锝与二亚甲基磷酸络合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立兴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各期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改变及其与EHF病程的相互关系.方法:用比色法对10例EHF患者进行尿NAG酶活性,NAG酶活性指数测定,同时随机选取120例体检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EHF患者尿NAC酶活性,NAG酶活性指数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以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为显著(P<0.001),发热期次之(P<0.01),恢复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NAG酶活性及NAG酶活性指数与EHF患者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且NAG酶活性指数较NAG酶活性更稳定、更可靠,适时开展此项检测有助于EHF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
作者:韩善林;岳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活动陶冶机制是高校德育工作总体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极具生机、多得实效、受关注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一机制,以使德育工作搞的更活、更实、更好.
作者:孙晓红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nK Sinus Synelrome 以下简称S.S.S)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是心力衰竭.在对治疗心衰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治疗心衰通常使用的洋地黄类可加重病情,不是首选药物,应以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为主.
作者:邱雅慧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医学专科专业课结业考试成绩是反映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程度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将有助于了解他们学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就性别差异、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王立金;张淑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在制作颈部受压皮肤组织病理切片时,传统上常采用Mallory's法[1]和Ogata's[2].但这两种方法只靠真皮结缔组织的变色反应为鉴定依据,而表皮的正常部与受压部对比不明显.在有些案例中,真皮结缔组织用Mallory's法和Ogata's法确实有呈阴性者,而poley's改良法[3]可使受压的表皮染粉红色,而正常表皮染淡绿色,其颜色对比很清晰,可作为重要的鉴定依据.现将Poley's改良法介绍如下.
作者:礼晓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冠状窦是收纳心壁静脉血注入右心房的通道,本身是独立的心脏静脉循环系统,极少与腔静脉系统发生吻合.正常情况下,左侧上肋间静脉接受上位3~4条肋间后静脉的静脉血,横过主动脉弓前方,终于左头臂静脉,其下端与副半奇静脉相连.
作者:刘素伟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