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希;刘铜华;孙文;王海炎;侯毅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难治性的炎症肠道疾病,黏膜呈弥漫性炎症,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治疗手段也相当局限,目前国际上认为UC发病主要和遗传、免疫、饮食等因素有关,该文将进一步探讨UC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以及从中医角度思考UC发病因素,提供诊疗思路及新的方法.
作者:孙健;高文艳;林一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肩关节松解术在肩关节周围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自2013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8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研究对象42例.对照组仅仅使用肩关节松解术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肩关节松解术的同时使用温针灸疗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联合治疗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8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4.3%;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相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VAS评分(2.17±1.9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VAS评分(3.59±2.02)分,以上结果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联合肩关节松解术可以有效地促进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这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心理负担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赵敏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综合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护理观察组患者大部分结局良好(69%),其中对照组患者中、重度残疾比例较高(分别为26.2%和20.2%).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护理前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并且较对照组患者评分高,差异显著(P<0.05).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较高,与其对照组相互比较差异显著(P<0.0 5).并且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较对照组的心理状况良好,差异显著(P<0.0 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
作者:赵鸣月;李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补益滋肾汤对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炎电切术患者组织、血清炎症及术后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症(CP)患者86例(完成76例,脱落10例)作为研究对象,辨证为肾虚夹热夹瘀型,均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完成37例,脱落6例)和观察组(43例,完成39例,脱落4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益滋肾汤加减治疗,均于术前2周及术后2个月给药治疗.治疗前、术前、术后均发放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rPSS)、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评分)表评估症状严重程度,测定血清及组织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并测定尿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术后大尿流率、大膀胱容量、膀胱稳定性均明显上升,大逼尿肌压力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前、术后IPSS评分、CPSI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血清IL-6、IL-8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组织IL-6、IL-8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合并CP患者TURP围手术期辅以补益滋肾汤加减治疗,可减轻机体炎性水平,改善术后下尿路症状及尿动力学.
作者:黄苗芳;黄惠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基于统计学方法,探讨肺间质纤维化的古代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肺痿及肺痹的古方,应用SPASS 19.0分别对治疗肺痿及肺痹古方中的高频药物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将肺痿及肺痹方中高频药物各聚为4类.肺痿:①人参、五味子、茯苓、紫菀;②贝母、阿胶、桔梗、款冬花;③桑白皮;④天冬、生地、麦冬.肺痹:①桔梗、干姜、肉桂、枳实;②麻黄、杏仁、黄芩;③人参、陈皮;④白术、茯苓、苏子、半夏.结论:古代治疗“肺痿”以益气养阴润肺为主;治疗“肺痹”以补肺健脾、止咳平喘为主.通过总结古方的用药规律,对于今天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本病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曹爱玲;井梦昕;周贤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100例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治疗的100例肺脾气虚型鼻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根据中医理论对肺脾气虚型鼻鼽分期论治,初期选用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中期选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后期选用玉屏风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比较两组患者2周、6周治疗效果、主症、体征及兼症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治疗有效率为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治疗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6周后鼻痒、喷嚏、流涕、鼻塞、体征、总分等各项症状、体征及总体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6周后怕冷、咳嗽、纳呆、便溏、乏力、总分等兼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期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效果显著,体现了中医标本缓急治则理论在临床的良好应用,效果持久稳定,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甜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联合银杏叶对精神分裂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局部脑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精神分裂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丹参酮联合银杏叶治疗,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局部脑血流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自由基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CGI-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血清MD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局部脑血流量、血清SO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联合银杏叶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多局部脑血流量,能显著清除氧自由基、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精神分裂症状恢复.
作者:田静彬;李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二十一世纪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它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心功能代偿失调的综合征.近年来,经过多次试验观察中医药治疗心衰效果显著,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不仅包括中药的治疗,还包括运动疗法的治疗(如太极拳、气功等)和针灸疗法,均效果显著.
作者:孙丽丽;张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扶正固本方加减联合放化疗对脑额叶胶质瘤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88例脑额叶胶质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放化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扶正固本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KPS评分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同时随访6~12个月,统计两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CD4+、CD4+/CD8+均显著上升(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00%、84.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91%、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固本方加减联合放化疗治疗脑额叶胶质瘤安全有效,能明显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显著提高其1年生存率.
作者:杨建权;赵斌杰;汪林涛;王恒;潘泰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时对于其血压值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型高血压(HBP)患者16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2组,即对照组(Control group,CG组)患者8 0例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Observation group,OG组)患者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耳穴压豆干预控制,实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压值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表现改善状况结果:治疗4个疗程,CG组和OG组患者的血压值(SBP/DBP)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OG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80.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耳穴压豆干预控制方法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对急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给予甘石青黛膏治疗,西药治疗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连续治疗3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及红斑、丘疱疹、水疱、渗出性、糜烂、瘙瘁、靶皮损面积积分均值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红斑、丘疱疹、水疱、渗出性、糜烂、瘙痒、靶皮损面积积分均值皆小于治疗前(P<0.05),中药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且中药治疗组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均大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甘石青黛膏对于治疗急性湿疹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冯常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生晒参水煎液对斑马鱼血管生长的作用,为人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用转基因斑马鱼(fli1a-EGFP),建立正常血管生长模型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RI)诱导的血管损伤模型,使用不同浓度生晒参水煎液进行干预,分别观察斑马鱼肠下静脉和节间血管的情况.结果:斑马鱼正常血管生长模型中,生晒参水煎液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的肠下静脉平均出芽数、平均交叉数和血管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斑马鱼血管损伤模型中,与正常组比较,VRI组及人参水煎液各浓度组的完整型血管明显减少,缺陷型血管增多(P<0.01);与VRI组比较,人参水煎液3μg/mL组的完整型血管明显增多(P<0.05),缺陷型血管明显减少(P<0.01),100μg/mL组完整型血管明显减少(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参水煎液不能促进斑马鱼正常血管生长,但在较低浓度时可以抑制VRI诱导的血管损伤,而高浓度时则相反.
作者:魏易洪;周忠焱;朱灵妍;王少锋;赵慧珍;曹敏;周端;唐靖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桑皮止咳颗粒剂对小鼠咳嗽、咳痰症状的干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氨水引咳法和酚红祛痰法对小鼠进行造模.将咳嗽、咳痰两种模型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桑皮止咳颗粒剂.并检测连续给药后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及气道灌洗液吸光度.结果:桑皮止咳颗粒剂可以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P<0.05),减少咳嗽发生次数(P<0.05),同时使气道灌洗液吸光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桑皮止咳颗粒剂具有一定的止咳化痰作用.
作者:叶玉枝;刘明辉;白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清名医叶天士集先贤医论之精华,提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思想,完善了络病学说.笔者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综合古今文献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COPD的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中以正虚为本,痰饮、血瘀为标;病因为六淫外邪袭肺,久病肺虚;补虚祛瘀、化痰通络为治疗大法.旨在为临床COPD的治疗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考.
作者:黄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国内三大中文数据库中医药治疗胰岛素抵抗文献用药规律.方法:使用病例信息采集表对纳入的194篇文献进行信息采集和录入,建立数据库,同时进行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结果:通过频数统计发现频数在40次以上中药13味.对此13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终发现黄芪、黄连为治疗胰岛素抵抗主药,陈皮和半夏、葛根和山药以及生地和泽泻为基本药对,白术、陈皮、半夏、茯苓、苍术作为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基本方.结论:以药测证发现脾虚、痰湿、瘀血、热毒,以及气阴两虚为胰岛素抵抗的基本病机.痰湿内阻尤为值得重视.
作者:吴希;刘铜华;孙文;王海炎;侯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梅花鹿鹿茸多肽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鹿茸多肽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粉碎粒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多肽含量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优化梅花鹿鹿茸多肽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粉碎粒度为80~100目,液料比为12,提取时间为40 min.结论:响应面法优化梅花鹿茸多肽提取工艺合理,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丽娜;李峰;张振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师承、家传、院校、书院讲学和自学模式等,不同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及一定条件下,对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均可以起到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其中尤以师承、院校及自学模式为.通过全面深入探究,综合分析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结合中医药人才培养历史渊源和根本规律,提出了“院校—师承—自学”三位一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培养目标及培养内容做了初步探索.
作者:闫海军;傅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腹胀便秘的患者共150例,按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2例.在常规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口服吗丁啉(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服用增液承气汤加减煎剂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肛门排气总正常率分别为55.6%、84.6%,临床通便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2.5%、91.0%,两组之间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增液承气汤加减可通过改善肛门排气、大便性状明显改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且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能较快、较好地恢复胃肠功能.
作者:陆洋;周临东;谢林;陶永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综合科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相关知识评分、足部健康行为、血糖水平、遵医自护行为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糖尿病足基本知识、足保护性护理知识、肢体功能锻炼、自我足部检查等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正确选择鞋袜、正确洗脚、正确修剪趾甲、合理足部保健运动等足部健康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控制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饮食控制、规律用药、适量运动、血糖监控、低血糖预防、情绪管理、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疾病维度、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维度等DMQLS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健康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可提高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增强患者自护意识及遵医依从性,正确规范足部健康行为,使血糖控制更为平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彩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缓解外科手术后急性尿潴留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因外科手术术后卧床恢复期患者76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导尿术.观察组在卧床期间给予中医护理促进排尿.结果:两组组间比较排尿评分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缓解急性尿潴留患者,且操作简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聂红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