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明;许二萍;杨洛贤;陈月光
2004年4月23日~5月30日,安福县阳光幼儿园发生一起麻疹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特征该园3个班共108名学生,发病10例,罹患率9.26%,无死亡病例.4月23日出现首例病人,由于未及时报告并未采取措施,导致5月13~30日陆续出现9例.10例麻疹中,男性4例,女性6例;3岁2例,4岁6例,5岁2例.据家长回忆,10例均有麻疹疫苗(MV)接种史.
作者:欧阳淑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陕西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行状况,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陕西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178例,其中165例为AFP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89/10万,其它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灰实验室收到154例粪便标本,其中合格粪便标本141例,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5.5%,分离出1株脊灰Ⅱ型疫苗株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13株,分离率8.4%.结论要维持无脊灰状态,应继续保持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保证高水平的口服脊灰疫苗接种率.
作者:徐艺;夏雪琴;张峰;刘西珍;李平;司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标志的分布情况.方法 2003年11月在山东省济阳县开展了15~40岁人群HBV感染标志分布的横断面调查,共采集合格静脉血1 994人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均用固相放射免疫(SPRIA)法检测.结果 15~40岁人群HBsAg、抗-HBs、抗-HBc和HBV感染率分别为6.52%、24.77%、30.99%和43.63%.HBsAg流行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女性别之间HBsAg流行率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次调查正值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之际,此调查可为之提供本底资料,并为进一步探讨乙肝疫苗扩大免疫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庞志钊;宋立志;刘桂芳;张济;董微;吴秀峰;何坤芳;张勇;曹惠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天津市2003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天津市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了17例AFP病例,按照病例分类标准,全部为脊灰排除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27/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100%,其它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2003年全市常规免疫共接种口服脊灰疫苗(OPV)293 714人次,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达99.23%,对全市2 156名儿童调查OPV接种率为98.58%.2003年12月5~10日和2004年1月5~10日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城乡结合部及常规免疫薄弱地区开展以流动儿童为主的查漏补种活动,共调查流动儿童17 530人,查出≥12月龄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儿童4 364人,占调查流动儿童的24.9%,两轮共补服OPV 24 670人份.两轮质量评估共调查3 189名儿童,除3人拒服外,未发现漏种儿童.结论天津市仍保持无脊灰状态.
作者:高志刚;朱向军;万丽霞;田宏;刘扬;陈维胜;房玉琳;李永成;陈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169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47/10万,其中临床符合脊灰2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9例,Ⅰ型疫苗变异脊灰病毒病例1例.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运行良好,覆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2003年仍有28个县无病例报告,16个县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农村病例占全部AFP病例的79.28%,乡、村两级的首诊报告率只有21.95%.计划免疫薄弱区域和免疫空白依然存在.疫苗变异脊灰病毒病例的发生是对维持无脊灰的预警信号.结论要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必须保持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和高的OPV接种率.
作者:刘军;陈世毅;卓家同;蓝光华;刘巍;刘素珍;郑志刚;谢镇国;班华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马丽莉;温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评价甲型肝炎(甲肝)灭活疫苗(L-8株)不同途径接种Bal b/c小鼠所诱导产生的免疫效应.方法将320EU/0.5ml的实验疫苗1次口服及腹腔注射免疫实验动物,于2周、4周时收集血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抗体反应,同时动态检测免疫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结果不论是腹腔注射或是口服免疫均能诱导产生良好有效的体液免疫效应.腹腔免疫后CD+4T细胞百分比轻微下降,而CD+8T细胞百分比上升趋势及幅度明显,CD+4/CD+8比值明显下降;而口服免疫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持续上升,CD+8T细胞百分比亦同步升高,两者上升幅度基本一致,CD+4/CD+8比值无明显改变.另外,两种途径免疫接种均可诱导产生高滴度的内源性IFN-γ.结论有必要对甲肝灭活疫苗口服免疫的机制及其开发利用作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刘建生;徐冬蕾;孟明耀;庞伟;马进;陈统球;侯宗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某女,7岁,2003年10月27日11:00在学校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疫苗从当地县卫生防疫站领取,系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30303-1,失效期为2005年4月,每支10人份.接种部位在右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经常规消毒后, 用一次性注射器皮下注射0.5ml.
作者:张炜;陈淑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例1,男,2003年8月11日出生,2003年12月19日到我院计划免疫室接种第2针百白破联合疫苗(DPT)0.5ml(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3010501,失效期2004-07),接种部位为右上臂三角肌肌内.接种后10余天,接种局部出现硬结,约5cm×4cm,并从接种针眼处流出粉色稀薄脓液,经5次局部换药处置(隔天1次)后痊愈.
作者:张亚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某男,2004年2月1日出生,2004年4月1日15:30左右,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糖丸1粒(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批号:2003100908,失效期:2005-10),于20:30分左右开始,先从上肢出现少量皮疹,随后躯干及下肢也出现皮疹,面部后出疹(第2d).皮疹呈红色,比针尖略大,布满全身.
作者:张琳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马丽莉;温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好发于冬春季的呼吸道传染病,在使用疫苗前,呈周期性流行.开展疫苗接种后,由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广泛应用,使流脑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控制了A群流脑的流行.近年来,国内不断有C群流脑爆发的报道,为了解潍坊市人群C群流脑抗体水平,于2003年8~10月,选取3个县(市、区,下同)开展了人群抗体水平调查,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作者:李林;于海波;徐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尼日利亚消除脊髓灰质炎(脊灰)的新进展在因谣言说口服脊灰疫苗(OPV)不安全而暂停接种近1年后,2004年7月31日尼日利亚北部卡诺州州长决定重新开始OPV接种工作.尼日利亚2004年9~11月重新开始国家免疫活动的障碍已全部清除.另外,尼日利亚联邦政府还为居住在边界主要交通要道上的居民开展OPV强化免疫活动.
作者:马丽莉;周玉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但犬类是本病的主要宿主,在传播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狂犬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后,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经破损皮肤侵入体内传播.此外,还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动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全世界每年约有3.5万~5万人死于狂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1,2].
作者:张永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江西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对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江西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238例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1例临床符合脊灰,未发现本土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16/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0.67%.结论为了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应加强对县级及以下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AFP病例的报告发病率和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率.同时加强对薄弱地区的主动搜索和常规免疫接种管理,保持口服脊灰疫苗高免疫接种率.
作者:涂秋凤;郭世成;刘丽萍;王东海;周顺德;王飞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到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消灭脊灰工作在一些脊灰流行国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世界卫生组织(WHO)的3个区(美洲区、欧洲区、西太平洋区)已实现了无本土脊灰野病毒(WPV)流行的目标.消灭脊灰的一个重策略是通过调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建立灵敏的监测系统.为保证能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正确的病毒分离,1988年WHO建立了全球脊灰实验室网络.
作者:马丽莉;温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沙县自1993年下半年开始大范围接种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至2003年底共接种30 841人,平均年接种率11.92‰.接种疫苗后甲肝发病率显著下降.现对1990~2003年报告的1 044例甲肝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长华;张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4年4~6月,玉环县坎门镇东安村发生一起甲型肝炎(甲肝)爆发,发病45例,现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东安村村中有一山溪自山上蜿蜒流至大海,居民沿溪而住.近几年未发生甲肝流行.全村本地人口有1 768人,外地人口650人.公用水井10眼,家庭水井180眼左右,且许多水井是位于溪中央.4月25日之前,本地村民饮用自来水,井水作为生活用水,外来人员全部使用井水.
作者:苏美芳;刘灿磊;王自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甲型肝炎(甲肝)灭活疫苗在2℃~8℃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在2℃~8℃保存条件下,用不同批号的甲肝灭活疫苗免疫动物,检测血清抗体效价,进行效力试验评价;按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测定pH值变化情况,进行异常毒性试验和无菌试验.结果 5批甲肝灭活疫苗在2℃~8℃保存42个月半数有效量(ED50)无明显变化,无菌试验阴性,异常毒性试验合格,pH值变化<0.2,不同抗原含量保存在2℃~8℃30个月也无明显变化,批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的甲肝灭活疫苗2℃~8℃条件下可保存3年,其免疫原性无明显变化,其它理化指标均符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要求.
作者:邵聪文;刘建生;徐冬蕾;王晓辉;庞伟;阳选祥;金炜翔;侯宗柳;陈统球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