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珊珊;白晓红;刘芳
斑马鱼具有繁殖能力强、体外受精发育、胚胎透明、性成熟周期较短、个体小、遗传基因与人类相似等诸多特点,作为一种模式生物正逐渐拓展到生命体的各个系统.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人类疾病模型的建立、新药研发和药物的筛选等方面.此外,斑马鱼还被应用于毒理学、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的研究.斑马鱼在科学研究的多方面均展现了广阔前景,该文主要从斑马鱼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情况进行综合阐述.
作者:刘晓金;陈华利;高燕;王平;于宗渊;赵渤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小檗的组织构造与显微特征进行观察,为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采用石蜡切片法制备小檗根、茎和叶的组织切片,观察其组织构造及特征.②采用水合氯醛透化或醋酸甘油不透化法制备粉末片,观察粉末的显微特征.结果:①小檗根横切片皮层有石细胞散在,单个或成群,韧皮部及中柱鞘可见纤维.小檗根粉末中中柱鞘纤维长梭形(320.8~378.3μm),壁厚,木化,孔沟清晰,淡黄色或黄绿色;石细胞类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厚,孔沟清晰,黄棕色或黄绿色.②茎横切片的皮层可见少量石细胞,韧皮部有石细胞群伴有纤维.小檗茎粉末中中柱鞘纤维细长梭形(283.5~396.6 μm),壁厚,木化,淡黄色或黄绿色;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厚,孔沟清晰,黄绿色或淡黄棕色.③叶横切片上表皮细胞长方形,其下有栅栏细胞1列;下表皮细胞细小扁平,可见气孔;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均有微木化的纤维束.小檗叶粉末中表皮细胞多角形,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气孔不定式;单细胞非腺毛圆锥形,壁薄,有轻微疣状突起,基部弯曲.结论:小檗根、茎和叶的组织构造与粉末的显微特征比较明显,可为该药材的生药学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或依据.
作者:梅晓丹;余佳培;初天舒;许亮;翟延君;初正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在中医属“消渴痹症”范畴,具有消渴脉损、络损的特点,是糖尿病的特异性损害.学者总结观察认为络脉病变是消渴痹症的主要病机,应用络病理论干预消渴痹症可以得到很好的收效.笔者在络病理论指导下,辨证审因,系统总结了消渴痹症在环境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及辨证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应用不仅疗效突出,且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护的特色.
作者:刘睿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的镇痛、镇静、抗炎作用差异,为临床合理炮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小鼠温浴热缩尾法、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小鼠耳肿胀抗炎法分别观察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等白芍不同炮制品的镇痛、镇静、抗炎作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白芍不同炮制品的药理作用差异.结果: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均可增加小鼠基础痛阈值,但酒白芍、醋白芍的镇痛作用优于生白芍、炒白芍;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降低小鼠耳廊肿胀度,但组间差异不明显;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均能延长小鼠4 min内游泳不动时间,但酒白芍、醋白芍的镇静作用优于生白芍、炒白芍.结论:白芍不同炮制品均具有镇痛、镇静、抗炎的作用,但酒白芍、醋白芍的镇痛、镇静作用明显增强,白芍合理、规范的传统炮制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应继续加强发扬.
作者:李颖;魏新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海参是一种珍贵的食品也是重要的海洋药物资源,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海参多糖、海参皂苷、多肽、胶原蛋白等,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关于海参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能对海参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旭朝;孙稚颖;周凤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将陈修园医案和陈士铎医案中关于中风医案的中药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化,采用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陈修园和陈士铎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比较两位医家治疗中风的用药特点.笔者发现陈修园和陈士铎两位医家在治疗中风方面均重视脾胃,陈修园重视通经络、疏肝郁,陈士铎重视培补肝肾和祛除痰浊,这对临床辨治中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童秋玲;杨朝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CBMdisk、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有关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资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年5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0个RCT研究,共计76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比较,Kupperman评分的总有效率[RR=1.10,95%CI(0.96,1.25)]、血清E2[WMD=-3.39,95%CI (-11.27,-0.29)]、FSH[WMD=-0.93,95%CI(-4.63,2.76)]、LH[WMD=-1.22,95%CI(-3.16,0.73)]水平变化值相近(P>0.05);Kupperman指数症状评分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27,95%CI(-8.25,-0.29),P<0.05],针刺在改善绝经综合征症状方面优于激素替代疗法;10项研究皆未报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现有证据提示,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在总有效率和改善血清激素水平方面两者相当,在改善绝经综合征症状方面,针刺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证据等级不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作者:孟方;段培蓓;徐慧文;杜世正;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网络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周排便次数、排便困难、CCS评分、结肠传输时间测定、Bristol便秘分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获得10个符合要求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在周排便次数、排便困难、CCS评分、结肠传输时间测定、Bristol便秘分型上有一定临床疗效(P<0.05),但是尚不能说明合穴配穴较俞募配穴更有效.结论:针刺治疗慢性便秘有效,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特定穴.
作者:张洁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半夏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用以鉴别半夏与其伪品.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 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1%磷酸二氢钠(8∶8∶84)为流动相,进样量10 μL,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04 nm.结果:建立半夏药材对照HPLC指纹图谱,标示出5个不同产地半夏HPLC指纹图谱共有特征峰11个,多数峰可以达到较好分离,其中有7个易于辨认的特征峰,可用于鉴别半夏及其伪品.半夏HPLC指纹图谱与其伪品水半夏、天南星及虎掌南星差异明显.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及重复性好,可用于半夏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的依据评价.
作者:王甫成;孟祥松;蒋磊;龚道锋;纪东汉;李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张仲景作为中医理法方药的奠定者,其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直被历代医家奉为临证圭臬.通过以中医治法提纲挈领的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方药条文进行整理、分类研究发现,服用时间对于不同治法具有重要意义.攻伐之法重在借助阳气增强人体机能、消减药物攻伐之力,还可以通过脏腑旺时增加脏腑祛邪能力.而如补、和、清、温等诸法则借助机体阳气变化来调和人体阴阳,实现“阴平阳秘”.可见张氏所采用药物的服用时间对于疾病的治疗、康复具有重要.
作者:王晶;刘统治;胡志丹;刘庄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收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9个试验,共8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85,95%CI(2.85,5.2),(P<0.00001)];在血流速度指标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SMD=1.16,95%CI(0.87,1.45)].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提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具有促进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作用.
作者:甘业贤;陈海峰;胡跃强;毛丹凤;郑景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筛选余甘子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采用浸泡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对余甘子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其中超声波提取法通过运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后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的余甘子中总黄酮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对浸泡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提得余甘子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比较,得出超声波提取法提得余甘子总黄酮含量较高,且超声波提取法的佳提取工艺为以70%乙醇作为溶剂,料液比为1∶16,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温度为60℃.以此条件的余甘子中总黄酮含量为25.881%.结论: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总黄酮的方法可行,筛选出了佳工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作者:宋琳琳;沙靖全;张磊;王宇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生殖毒性作为中药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中药安全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中药生殖毒性研究评价主要采用国内外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指南所推荐的三阶段试验,然而存在费用高、实验周期长等缺点.欧洲替代方法研究中心(ECVAM)所推荐的胚胎干细胞试验、胚胎细胞微团培养试验及全胚胎培养试验等体外替代试验已应用于中药生殖、胚胎毒性的研究.该文就中药单体或复方生殖毒性体外试验评价的现状,对体外替代试验方法及其优缺点、必要性等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志伟;汪受传;徐建亚;单进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是中药学和药学各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分析化学具有课程涉及面广、教学周期长、重点难点多、学生学习难度大等特点.为了使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对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包括整合分析化学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分析化学课程题库等.
作者:夏林波;王巍;陈晓霞;王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在几千年的理论实践和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治疗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中优势明显,而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中药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降低血糖.该文就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基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海焱;刘铜华;秦灵灵;姜月滢;吴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杨积武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并且积累了临床丰富的经验,总结了一套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并取得良好疗效.真诚的希望将杨师临床治疗心衰的经验推广,更好指导医生在临床中对心衰的认识和治疗.
作者:段盈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全身常见的骨折之一,中医传统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即通过传统手法整复,然后行夹板、石膏等外固定,同时配合中药治疗、中医传统功能锻炼的方法,以下皆简称为“保守治疗”),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大限度恢复患者关节功能是医生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保守治疗本着不开刀、创伤小、疗效佳的优势一直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现就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容超;徐卫国;金鸿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银翘散精简方中绿原酸、连翘苷、橙皮苷、牛蒡苷含量的方法,观察银翘散精简方提取物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作用.方法:采用Phenomsil ODS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甲醇-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采用血凝试验方法,测定银翘散精简方提取物体外和鸡胚内抑制流感病毒效价,分析银翘散精简方提取物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绿原酸在1.89~189 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6),连翘苷在0.93-~22.32 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4),橙皮苷在3.04~30.4 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牛蒡苷分别在5.05~151.5mg· 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3).绿原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05%(n=6),RSD 0.81%,连翘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56% (n=6),RSD 1.15%,橙皮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7%(n=6),RSD 1.72%,牛蒡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88%(n=6),RSD 1.0%.银翘散精简方提取物可直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活性,作用时间从1h可持续到24 h.银翘散精简方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治疗作用优于阳性对照利巴韦林组(P<0.0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银翘散精简方的质量控制.银翘散精简方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
作者:郝欧美;王雪峰;王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复方南瓜藤软膏外用消肿止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实验研究验证.方法:将实验用1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阳性药对照组及复方南瓜藤软膏治疗组,分别进行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醋酸扭体实验.选用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西药对照组及复方南瓜藤软膏治疗组,进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炎性渗出实验.通过分别观察实验过程中各组的被试反应情况及相关体征的变化,对复方南瓜藤软膏的外用消肿、止痛效果进行验证.结果:(1)复方南瓜藤软膏外敷与模型组相比,能有效减轻小鼠的耳廊肿胀程度.其疗效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复方南瓜藤软膏外敷治疗与模型照组比较,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复方南瓜藤软膏能有效降低肿胀组织炎性渗出物中的PGE2及MDA含量,并提高组织中SOD的活性.以上比较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复方南瓜藤软膏能明显改善由炎症引起的局部组织肿胀、炎性疼痛,降低炎性因子含量,减轻自由基损伤并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临床报道的疗效相符.证实了复方南瓜藤软膏的抗炎消肿止痛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药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徐光耀;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健脾扶正祛邪方对结肠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术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在给予口服氨鲁米特抗癌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扶正祛邪方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检测临床有效率及各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出院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暴:①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均有好转,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86%,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腹胀腹痛、大便脓血、食少纳呆等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出院后随访1年,可发现部分患者有复发,其中实验组的复发率为5.71%,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1.43%,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是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术后配合使用健脾扶正祛邪方中药汤剂,能够有效改善各临床症状、降低抗癌药的毒副作用、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肿瘤复发率,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可;刘伟志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