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欧美;王雪峰;王文丽
针层孔菌属(Phellinus)系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真菌,主要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对该属真菌的生物活性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针层孔菌属真菌提供参考.
作者:牟玥静;方磊;李佳;张永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杨积武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并且积累了临床丰富的经验,总结了一套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并取得良好疗效.真诚的希望将杨师临床治疗心衰的经验推广,更好指导医生在临床中对心衰的认识和治疗.
作者:段盈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偏身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有研究表明,头针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该文从头针对血肿、脑水肿和血脑屏障,血肿物质释放,免疫和炎症反应,病灶区域血流动力学,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等方面的影响,探析促进脑卒中后偏身运动功能障碍的可能恢复机制,确立头针-中枢皮层反射区联系途径理论,为提高头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提供有力的生理学证据支持.
作者:赵敬军;罗曼;贲卉;翟煦;荣培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在中医属“消渴痹症”范畴,具有消渴脉损、络损的特点,是糖尿病的特异性损害.学者总结观察认为络脉病变是消渴痹症的主要病机,应用络病理论干预消渴痹症可以得到很好的收效.笔者在络病理论指导下,辨证审因,系统总结了消渴痹症在环境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及辨证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应用不仅疗效突出,且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护的特色.
作者:刘睿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的镇痛、镇静、抗炎作用差异,为临床合理炮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小鼠温浴热缩尾法、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小鼠耳肿胀抗炎法分别观察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等白芍不同炮制品的镇痛、镇静、抗炎作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白芍不同炮制品的药理作用差异.结果: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均可增加小鼠基础痛阈值,但酒白芍、醋白芍的镇痛作用优于生白芍、炒白芍;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降低小鼠耳廊肿胀度,但组间差异不明显;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均能延长小鼠4 min内游泳不动时间,但酒白芍、醋白芍的镇静作用优于生白芍、炒白芍.结论:白芍不同炮制品均具有镇痛、镇静、抗炎的作用,但酒白芍、醋白芍的镇痛、镇静作用明显增强,白芍合理、规范的传统炮制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应继续加强发扬.
作者:李颖;魏新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骨疏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NKI、CBM、维普、万方等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关于骨疏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检索文献的日期从建库以来至2013年10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提取资料,以Detsky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以骨疏康或骨疏康加钙剂或加维生素D为干预措施进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21篇,其中高质量2篇,中质量19篇,总计1352例.在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痛、维持血清磷、碱性磷酸酶、雌激素正常水平方面,骨疏康组与对照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痘的疗效相当,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维持血钙方面,则骨疏康组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骨疏康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疏康可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改善骨痛情况,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相当,且在维持正常血钙水平方面优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而在改善血清磷、碱性磷酸酶及雌激素水平方面则效果相当,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适当注意.
作者:黄莉;李悦;邱建利;王俊玲;杨贞;田琦;邓伟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网络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周排便次数、排便困难、CCS评分、结肠传输时间测定、Bristol便秘分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获得10个符合要求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在周排便次数、排便困难、CCS评分、结肠传输时间测定、Bristol便秘分型上有一定临床疗效(P<0.05),但是尚不能说明合穴配穴较俞募配穴更有效.结论:针刺治疗慢性便秘有效,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特定穴.
作者:张洁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采用针灸分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分期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不分期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痊愈率96.7%,对照组痊愈率40.0%,研究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麻痹程度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House-Brackmarn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House-Brackmann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F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文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67例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频数分析归纳主要的症状及舌象、脉象,进行聚类分析,对聚类结果进行中医辨证,研究各证型特点、KPS评分等相关因素,分析其证候演变及预后情况.结果:①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患者证型为肝郁脾虚证、气阴两虚证、痰湿凝聚证和热毒瘀结证.②热毒瘀结证患者的KPS评分低、体力差.③痰湿凝聚证和热毒瘀结证患者死亡率高于肝郁脾虚证和气阴两虚证.结论: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多伤及肝脾,出现气虚、阴虚等虚证表现,病变日久,可逐渐出现虚实夹杂,演变为血瘀、痰凝等证型.
作者:尹申;殷东风;高宏;潘玉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生殖毒性作为中药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中药安全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中药生殖毒性研究评价主要采用国内外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指南所推荐的三阶段试验,然而存在费用高、实验周期长等缺点.欧洲替代方法研究中心(ECVAM)所推荐的胚胎干细胞试验、胚胎细胞微团培养试验及全胚胎培养试验等体外替代试验已应用于中药生殖、胚胎毒性的研究.该文就中药单体或复方生殖毒性体外试验评价的现状,对体外替代试验方法及其优缺点、必要性等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志伟;汪受传;徐建亚;单进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将陈修园医案和陈士铎医案中关于中风医案的中药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化,采用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陈修园和陈士铎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比较两位医家治疗中风的用药特点.笔者发现陈修园和陈士铎两位医家在治疗中风方面均重视脾胃,陈修园重视通经络、疏肝郁,陈士铎重视培补肝肾和祛除痰浊,这对临床辨治中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童秋玲;杨朝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通2号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疗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予以心通2号方口服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肝肾功、冠脉支架直径、冠脉再狭窄率、ADMA、UA、CRP等水平变换情况.结果:实验组血脂、肝肾功、冠脉支架内血管直径、再狭窄发生率、ADMA及CRP、UA、NO等水平与对照组相似,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通2号方可改善血管内皮活性,降低脂类物质沉积率,促进血尿酸及一氧化氮代谢,降低内皮及心肌细胞CRP水平,稳定炎性反应状态,有效控制冠状动脉支架血管直径,降低冠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临床疗效与西药治疗相似,安全有效、治疗低廉,可作为临床有效治疗方案,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东昇;张颖;高宪玺;王清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桑皮止咳方治疗儿童肺郁热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门诊收集的100例感染后咳嗽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桑皮止咳方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皮止咳方对儿童肺郁热型感染后咳嗽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吕珊珊;白晓红;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证实,“得气”是针灸疗法中产生疗效的关键环节,并且决定了治疗效果.不同学者对钎刺治疗过程中影响“得气”的因素各有独到见解,该文旨在从多个角度总结归纳各学者对针刺过程中影响“得气”的重要因素,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尚凯;刘慧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CBMdisk、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有关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资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年5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0个RCT研究,共计76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比较,Kupperman评分的总有效率[RR=1.10,95%CI(0.96,1.25)]、血清E2[WMD=-3.39,95%CI (-11.27,-0.29)]、FSH[WMD=-0.93,95%CI(-4.63,2.76)]、LH[WMD=-1.22,95%CI(-3.16,0.73)]水平变化值相近(P>0.05);Kupperman指数症状评分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27,95%CI(-8.25,-0.29),P<0.05],针刺在改善绝经综合征症状方面优于激素替代疗法;10项研究皆未报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现有证据提示,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在总有效率和改善血清激素水平方面两者相当,在改善绝经综合征症状方面,针刺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证据等级不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作者:孟方;段培蓓;徐慧文;杜世正;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大枫子膏局部涂擦治疗成人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成年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在内服抗敏1号方加减的基础上治疗,治疗组给予大枫子膏外涂,2次/d,对照组给予冰黄肤乐软膏外涂,2次/d,4周为1个疗程.记录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症状积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7.09% (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第1、2、3、4周的皮损面积、红斑/丘疹、瘙瘁各项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粗糙/角化/脱屑程度比较从第2周开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浸润/苔藓样变、睡眠影响方面比较两组患者从第3周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枫子膏治疗成人慢性湿疹疗效肯定,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李萍;林婷婷;王善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涂擦后行烫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综合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47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21例)与对照组(126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推拿疗法及腰椎牵引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涂擦后烫熨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腰腿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腰腿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电针疗法、推拿疗法及腰椎牵引疗法的常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中药涂擦后烫熨疗法,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与改善腰腿疼痛症状.
作者:谢芳;黄锦军;廖桂华;雷龙鸣;何育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包括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中医综合治法,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手术疗法,通常有单纯椎管减压术、椎营减压联合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术,现就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李妍;姚啸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减方口服对青春期血崩证(肾阴虚)患者生殖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指标的影响,评估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青春期血崩证(肾阴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妇科止血灵片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减方口服,10di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生殖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指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2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减方口服治疗青春期血崩证(肾阴虚)患者能调节生殖激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有效抑制血崩证出血症状.
作者:郭志鹏;杜红艳;孙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碘柱后衍生化-荧光检测器检测中药材斑蝥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并采用液质联用法进行确证.方法:样品以70%甲醇溶液提取,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后,利用碘柱后衍生化-HPLC-FLD进行分析测定.并进一步采用LC-MS/MS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证.结果:在优化条件下,黄曲霉毒素B1、B2、G1、G2分别在0~0.525、0~0.1125、0~0.1875、0~0.1125 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回收率82.5%~107.3%,RSD<8.1%.检测了21批样品并通过LC-MS/MS确证,在与对照品相同的保留时间处,样品与对照品有相同的特征离子碎片,排除了样品假阳性的可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斑蝥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作者:孙蕊;刘世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