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曲中源;马梽轩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从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抗高血压中药实验研究以及临床有效方剂的研究四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同时,对研究近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重视对高血压病中医相关病证的理解与研究.(2)必须加强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究.(3)重点突出中医降压特点的研究.(4)不可忽视现代基础研究.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关键环节是如何辨证、怎样去寻找有效的降压方药.
作者:季丹丹;孙世发;吴承艳;柴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介绍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中药促透剂的促透机制、促透特点以及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多种中药在经皮给药制剂中均具有较好的促透作用.结论:中药促透剂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独特的优势,在经皮给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玲玲;靳光乾;王平;刘善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痰瘀蕴结型股骨头坏死与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明确发病机制,为防治痰瘀蕴结型股骨头坏死提供相关参考.方法:收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的痰瘀蕴结型股骨头坏死病例23例(实验组),髋骨关节炎病例21例(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例肝功能、血脂六项、血液流变学、组织形态学的差异,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实验组谷氨酰转氨酶(GG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200/s(全血高切黏度)、30/s(全血中切黏度)、3/s(全血低切黏度)、HCT(红细胞压积)、ESR(血沉)、γc(血液屈服应力)、η c(卡松黏度)、HRV(全血高切还原黏度)、MRV(全血中切还原黏度)、LRV(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的空骨陷窝百分数和大脂肪细胞直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痰瘀蕴结型股骨头坏死与脂代谢异常明确相关,脂代谢异常可能会导致脂肪栓塞、脂肪细胞增殖肥大、骨细胞脂肪变性、血液呈高黏滞状态,终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作者:梁笃;陈群群;王海彬;周驰;董路珏;何建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合适的分离方法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甘露醇与酚酸类物质分离后,用HPLC-ELSD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甘露醇的含量.方法:采用Prevail Carbohydrate ES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以乙腈-四氢呋喃(100∶2)为流动相A,0.1%乙酸水为流动相B,A∶B=83∶17进行等度洗脱;流速:0.8 mL·min-1;以ELSD检测器进行检测,参数设置为:增益10,气压25 psi,漂移管65℃,Neb heater 60%;柱温:30 ℃.结果:甘露醇峰面积的自然对数值与浓度(μg·mL-1)的自然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露醇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3986x+2.3695,R2=0.9991,线性范围为59.84~598.40 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2.86%(RSD 2.4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且重现性好,可用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
作者:薛静;叶正良;李德坤;岳洪水;李兵;周大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失眠症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病,其致病因素往往莫衷一是.引起失眠症的相关因素颇多,如性别、年龄、职业、地域、诱因等等.近年来,对失眠症相关因素的研究分析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对引起失眠的常见因素进行综述并探讨,对失眠症的临床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章潇迪;许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通过对当代医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为糖尿病肾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徐小梅;赵良斌;陈明;林小凤;杨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等为主要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月经后期”“经量过少”“闭经”“不孕”等疾病的某些证型.作者总结黄可佳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从肝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之经验.
作者:刘英蕾;黄可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五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蒸气浴、针灸加电针、颈椎病推拿、雷火灸、拔罐放血这五种中医治疗方法和手段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96例住院患者,治愈79例,显效73例,有效3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五联疗法可以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作者:董宪传;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查阅附子在发热病症应用的相关文献,整理研究发现,附子在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病症中都有应用,主要是通过附子温补阳气、振奋阳气和收复阳气的作用而取效.
作者:田文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对慢性乙肝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规律的探索研究中,发现慢性乙肝五种中医证型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存在多个蛋白质表达差异,其中,免疫球蛋白J链(IG-J)与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改变有较强的相关性.探讨免疫球蛋白J链作为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可能性,为临床乙肝纤维化的无创伤性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中医临床辨识慢性乙肝中医证候纤维化反应状况提供可供参考的客观化指标,终为进一步探讨慢性乙肝中医证候本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庆;魏嵋;刘友平;张茂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与归纳.方法:采用文献整理与回顾方法,对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予以归纳.结果:药理研究发现,香砂六君子汤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排空、抑制小肠过快蠕动等作用.临床可广泛应用于胃肠道相关疾病的治疗,在治疗化疗恶心呕吐,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治疗肝硬化腹水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疗效.结论:香砂六君子汤是调和脾胃的良方,可广泛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
作者:张哲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初步观察中药灌肠耦合汤剂联合超声电导透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中药处方采用“八味黄柏败酱汤”;以超声电导治疗仪经直肠治疗.治疗方法为隔日1次,连续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NIH-CPSI评分.结果:共113例患者参加治疗,106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前NIH-CPSI总评分为(25.44±5.56)分;排尿症状评分为5.59±2.76;疼痛评分为12.70±3.65,生活质量评分为7.20±3.92.治疗后各项评分分别下降为14.33±3.97、3.16±1.87、6 82±2.31、4.31±2.13.与治疗前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灌肠耦合汤剂联合超声电导透药是一种有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手段和新的思路,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宁克勤;周玉春;樊千;王庆;黄新飞;项子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文章主要利用市场营销学中的7Ps营销理论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使医院全体人员在工作中树立营销的理念,从而促使医院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提高患者对医院满意度,推动医院发展.
作者:李程程;冯夏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以不同药物为辅料炮制补骨脂对其抗OP(骨质疏松)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比较补骨脂的药汁炮制工艺,优化炮制条件.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的方法,选取五味子、枸杞、菟丝子、核桃仁为辅料,研究分析补骨脂中抗OP成分的变化趋势.结果:以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乙素(异补骨脂查耳酮)四种抗OP成分为指标,测得其含量均较生品有所提高,分别为补骨脂素提高127.0%,异补骨脂素提高256.5%,补骨脂甲素提高149.2%,补骨脂乙素提高106.0%.结论:基于抗OP成分的补骨脂炮制评价方法,首次建立药汁配伍炮制,研究药汁炮制在补骨脂炮制工艺中的价值.
作者:黄婷;郭晏华;丁黎艳;张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该文对我校教学实验中心针对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基础医学实验技能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情况进行了总结,从几方面介绍了为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而进行的教学改革举措.
作者:丛培玮;尚冰;曹阳;郭隽馥;王俊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基本、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等护理应用型人才,现对《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体系进行不断研究与探索,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护理实训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刘伟;田静;孙茜;宋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楼醇提物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A,ConA)介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0.150 g·kg-1)、重楼醇提物低(1.3 g·kg-1)、中(2.6 g·kg-1)和高剂量组(3.9 g·kg-1).采用ConA尾静脉注射法制作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每日分别给予重楼醇提物、联苯双酯溶液灌胃,连续14 d.末次灌胃给药后1h,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照15 mg· kg-1体重尾静脉注射ConA造模,造模给药后8h处死动物取血或组织标本检测ALT、AST、SOD、MDA、GSH-Px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重楼醇提物能降低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ALT、AST和MDA含量(P<0.05或P<0.01);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升高SOD、GSH-Px活性(P<0.05或P<0.01).结论:重楼醇提物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洪燕;韩燕全;桂洁;姜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狼疮性肾炎(LN)是主要的继发性肾脏病.西医治疗具有价格昂贵和副作用大等缺点,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疗效.瘀血是其发生和进展中的重要因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确定各症型的治法,伍以活血化瘀,结合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张利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以治血为主、疏风为辅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病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证属血虚风燥证之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结果:养血和血为主,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病,获得了理想效果.结论:以当归饮子为主方,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病,疗效满意,可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法则.
作者:周宝宽;周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为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本病治疗难度大,现代临床治疗UC的方法多种多样.文章主要对近几年该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庆谚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