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欧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心内科手治疗的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结果:相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经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变化程度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基本相近(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左心房内经均显著缩小(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此外,研究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应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腹直肌游离皮瓣(TRAM)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乳腺癌术后采用TRAM进行乳房再造案例15例,总结皮瓣游离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3.3%,程度较轻.患者对乳房再造效果总体上基本满意.结论:游离TRAM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应用上,手术操作简单,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且轻,乳房再造效果满意度普遍较高,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刘伟勇;洪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经济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预防疾病和护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患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的法律意识,由此社会上的护理纠纷事件不断地上升.为了能够有效地遏制这些护理纠纷的萌芽,通过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观察研究,我们发现造成这些护理纠纷的大多是由于护患之间不能有效地沟通.所以真正由于护理自身原因造成的护患纠纷极少.所以要想对护理纠纷进行很好的预防,需要对护患之间的沟通进行加强,将两者关系给搞好.
作者:姚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肿瘤,若肿瘤不大且无临床症状可以不治疗,定期检测,若出现临床症状.如月经过多、下腹痛或临近器官的压迫症状,传统的肌瘤切除使生育年龄妇女和肌瘤较小的患者难以接受.现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门诊就诊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治疗,以观察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中药主要方药为:柴胡,陈皮,茯苓,赤芍,桃仁,西洋参,益气解郁,活血化郁,利湿除浊治症瘕.
作者:赵成梅;卢建东;章燕;王洪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上腹部全身麻醉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5例临床资料.结果:125例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01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4例,感染发生率19.2%,死亡1例,治愈率95.8%.资料表明年龄≥60岁、肿瘤、存在合并症、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入住ICU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及综合护理是预防及减少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徐利平;陈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对异位妊娠患者使用阴道B超检查联合腹部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诊断正确率,缩短检查至出结果时间,为临床医生节约宝贵的急诊抢救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且能够为临床提高异位妊娠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蒙秋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积极探索寻求能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的办法.方法:根据临床实践,设计出一种床头洗浴架,应用于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结果:从2010年6年1月至2012年6月自制床头洗浴架共用600人次,效果可观,病人满意.病人洗脸洗脚时间由使用前的20~30min缩短到使用后的10min左右(泡脚时间除外).结论:自制床头洗浴架使用简单方便,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缩短了护理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提高.
作者:平欣;刘玉玲;李迎波;周立华;王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是引起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它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症细胞和细胞组分参加的起到慢性炎症性疾病.过敏性哮喘占很大比例,它的发病与接触过敏原有关.患者多有明显过敏家族史,以儿童、青少年多见.常伴随其他过敏性疾病.有较明确过敏原接触史,大多数都是过敏体质.
作者:李光宁;胡玉涛;王明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开窍熄风胶囊对小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以及对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寒冷刺激加肾上腺素造成血瘀模型等方法,观察开窍熄风胶囊的药理作用.结果:①开窍熄风胶囊0.50g/kg、1.00g/kg给药14d与正常组比较,有延长小鼠凝血及出血时间的趋势(P<0.05或P<0.01);②模型组血液中TT、PT、APTT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明显缩短,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高;开窍熄风胶囊0.20g/kg、0.40g/kg、0.80g/kg均能明显降低血瘀高凝大鼠模型Ⅱ因子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降低血液高凝状态,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开窍熄风胶囊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徐传德;李恩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鼻外伤病人鼻骨骨折的诊治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50例鼻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依据其骨折类型,接受相应的临床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150例患者中,10例患者未完成治疗,10例患者好转,130例患者治愈.讨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鼻外伤患者接受全面的CT检查,及时发现患者的鼻窦骨折、颅脑损伤和鼻中隔骨折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合伤.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社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阻肺)患者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10例有活动能力、反复发作的慢阻肺患者,每周1次上门服务进行护理干预半年后,与前一年未接受护理干预作自身对照.结果:接受了护理干预的慢阻肺患者发作次数减少并缩短了发作持续时间、提高了自理能力.结论:社区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爱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爱力减痛分娩法在初产妇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试验组:45例初产妇,在妊娠至第25周时,开始进行全面性的爱力减痛分娩训练.对照组:45例初产妇,在妊娠至第25周时,进行常规分娩方法的指导.对比两组中产妇的产程,疼痛程度,出血量以及出生后胎儿的健康程度.结果:试验组产妇的产程、疼痛程度,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的健康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初产妇在进行全面的爱力减痛分娩训练后能够提高分娩的主动性,减少产程,降低疼痛以及出血量,同时还能保障胎儿的健康程度.通过本次试验,爱力减痛分娩法对初产妇的临床效果得到了验证,但是系统性的训练可能存在不便.
作者:毕庆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管内视检查中的配合、及检查前后的护理.方法:对500例患者行乳管镜检查过程中的配合和检查前后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提高了患者接受该检查的依从性,保证了检查的依从性.结论:乳管内视镜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周全的无菌物品的准备,与医生的密切配合,做好乳管内视镜的清洗、消毒、保养,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乳管内视镜检查成功的保证.
作者:薛娜;闵美林;张夏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超声评价指标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47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超声检查法对健康组和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LVEDV、LVESV、LVEF及SDI展开测定,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心衰组患者的LVEDV、LVESV 及SDI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超声评价指标能够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进行直观的评价,值得关注.
作者:崔靖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讨论亚急性IE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诊治水平.方法:对27例亚急性IE炎病患的基础疾病、临床特点、致病茵、心脏彩超、是否手术治疗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资料亚急性IE的基础疾病构成无改变,以风湿性心脏病所占比例高,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及无基础心脏病;临床特征仍以发热、心力衰竭、中性粒细胞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增加、贫血等常见;血培养阳性率达55.55%,致病菌以草绿色链球茵为主.心脏彩超发现心腔内有赘生物形成;本资料亚急性IE的近期病死亡率18.5%.结论:亚急性IE的基础疾病构成、临床特征、致病茵和以往比较无改变,经积极治疗,病死率很高,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李五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500ml,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多发生于产后2小时内(约占产后出血量的80%以上).因此,了解产后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围产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急救的临床效果,同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急诊门诊在2011年2月~2012年8月所收治48例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患者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不使用灶切除术治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死亡的有2例,植物生存的有5例,重残的有7例,轻残的有10例;对照组2死亡的有7例,植物生存的有6例,重残的有5例,轻残的有6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由于事故或斗殴导致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时,在急救时给予行开颅血肿、挫伤脑组织清除术合并骨瓣减压术同时把梗死病灶切除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有效生存率.
作者:廖晓悦;王炜;张东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了解后腹腔镜对结核肾切除手术的应用,回顾分析了临床资料2008年2月~2012年7月我科9例肾结核患者行后腹腔镜结核肾切除术,与同期15例行开放性结核肾切除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恒太;朱文浩;王永雄;蕫学义;钟利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被误诊成腹膜后脓肿的原因以及造成其易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5月到2011年7月来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患者,其中有3例胃肠道间质瘤被误诊为腹膜后脓肿,分析其造成误诊的原因.结果:造成将胃肠道间质瘤误诊成为腹膜后脓肿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就是因为胃肠道间质瘤在CT和胃镜下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很容易与其它肿瘤相互混淆.但经过手术治疗后,均被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并且给予了相应的手术和治疗,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由于胃肠道间质瘤没有什么特异性的特征,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不能只按照表面的症状下结论,应该做好两手准备,并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对患者的病症进行重新的评估,对症施术,增加患者恢复的几率,减小患者的痛苦,对患者的生命负责.
作者:刘正永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因此,家庭护理在配合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然后给病人宣教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再从药物护理、饮食疗法、运动指导等方面入手进行护理和指导.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雅超;唐平;刘子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