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民
目的:探讨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至今收治的4800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输血前对其做不规则抗体筛检及鉴定,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将4800例患者的输血前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30例,其阳性率为0.63%,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20例(非孕妇8例,孕妇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孕妇高于非孕妇.在临床医疗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尽量避免和防止患者体内注入不规则抗体,减少溶血现象的发生,保障输血的安全性,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忠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运动综合疗法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以我辖区内多个社区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存在的脑卒中后患者8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行基于病情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增加中医针灸和运动疗法项目,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得分低于对照组,在认知功能、言语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等三个生活质量评价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灸和运动综合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并降低在卒中病程中脑部功能损伤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朝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病人输液,还用于NICU 的病人[1],在产科暂无相关文献报导.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共有三例危重产妇应用PICC导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唐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面肌痉挛.每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1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30例患者,痊愈22例,显效5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配合TDP治疗面肌痉挛,方法简单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书清;袁艳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方法是阑尾切除术,大多是麦氏切口,约5厘米左右,随着外科微创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本人2003年8月~2012年8月期间共进行阑尾小切口切除手术72例,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半年无近远期并发症.结论:通过小切口行阑尾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技术,报告如下.
作者:崔洪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同时使用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如何.方法:选取100例消化系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枸橼酸铋钾等药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枸橼酸铋钾和奥美拉唑等药治疗,然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如何.结果:对照组有24例痊愈,有8例无效,总的有效率是84%;观察组有39例痊愈,有例2无效,总的有效率是96%,两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治疗消化性溃疡联合使用枸橼酸铋钾和奥美拉唑的效果很好,要明显的优于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
作者:李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语教学在实习医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学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我院需进行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培训的实习医学生78人纳入研究,随机分双语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并对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双语教学组外科基本操作技能理论成绩与传统教学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践成绩和总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语教学组学生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实习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的更加深刻,同时还提高医学专业英语的水平,可见双语教学理念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高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质量方面作用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展开相关的调查,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本院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效果均有显著改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满意程度细化评分与护理效果比较,均存在显著统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胎膜早破、胎位不正时导致早产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正常产妇80例及胎膜早破、胎位不正的产妇8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正常产妇为对照组,胎膜早破、胎位不正的产妇为治疗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是否早产及早产人数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观察及分析后,实验组患者早产人数明显较对照组多,且因胎膜早破、胎位不正导致的并发症较多,多数较严重不易治愈,对胎儿及产妇造成威胁.结论:产妇怀孕时胎儿出现胎膜早破及胎位不正时较正常产妇容易有导致早产,因此在临床上发现胎膜早破及胎位不正时应及时予以治疗,对产妇和胎儿均有积极作用,减少早产对产妇和胎儿产生造成伤害.
作者:胡明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导致儿科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及相关完善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儿科发生的48例输液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导致这些事件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出完善的护理对策.结果:查对不严、责任心不强及环境混乱嘈杂是导致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要减少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需要从加强护理制度督导、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等几方面防范,以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特征与防治策略.方法:对4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整理及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治愈10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死亡5例(12.5%),其中因脑疝致死1例,急性肾衰竭1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心脏骤停1例.所有患者中,出院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7例(20%),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自理28例(80%).结论:各种原因所致的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应该积极治疗房颤防止脑栓塞的发生,并且颈内动脉系统比椎-基底动脉系统更趋于形成栓塞,预后更差.
作者:杨昌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及体会.方法:总结分析我门诊部5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干预效果.结果:50例中隐瞒患者在1天内认可,否认患者在3天内接受患病事实,焦虑患者在4天内焦虑症状减轻,丧失信心者在5天内愿意接受治疗,恐惧者在1周内能正确转换角色,除1例病人因病情过重死亡,3例病人不明原因流失外,余患者通过心理干预自愿转到艾滋病治疗中心接受治疗.结论:对50例患者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后,有效地促进患者正确转换角色,接受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护士对各种心理反应病人的心理护理,同时也推动了专业护理的发展.
作者:何艳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我校隐翅虫皮炎进行调查研究,总结我校隐翅虫皮炎发病的特点,并制定一系列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我校隐翅虫皮炎患者6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我校隐翅虫皮炎发病的特点,并针对疾病的季节性提出一定的预防对策.结果:患者发病部位主要包括面、颈、四肢和躯干等暴露部位,每年9-10月为我校隐翅虫皮炎多发月份,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结论:隐翅虫皮炎要以预防为主,要及时组织师生和工作人员进行学校周边的卫生扫除,利用杀虫剂进行有效喷洒,使隐翅虫皮炎得到及时控制.
作者:何岳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病,易致人骨折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逐渐被人们所关注.1 骨质疏松的危害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骼中的骨质流失,会使骨结构变得稀疏,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及容易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此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快速增加.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男、女性40 岁组发病率分别为11.5% 和19.9%,男、女性60 岁组发病率分别为11% 和24%,70 岁组为20% 和40%,80 岁组为31%和65%.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1].
作者:郑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院NICU病房的患儿,一般病情较重,带气管插管维持呼吸道通畅,但由于对气管插管患儿重视不足,严重者危及生命.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气管插管患儿认识,及早预防和控制痰痂的形成,采用定时定量向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临床观察效果明显.
作者:杨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一般情况下冠心病的治疗通常分为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三大类,而介入治疗创伤小、疗效显著、疗程短,因而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以及患者们的青睐.本文针对近些年来的诸多患者案例数据进行分析,以及介入治疗过程中的相关药物运用及近些年的一些新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文金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很多,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其主要的病因.我院2008年1月~2012年9月共出现70例产后出血患者,虽然他们的出血原因以及出血量不尽相同,但是我们通过积极、有效的抢救以及优质护理服务及措施,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陵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并探讨剖宫产术前与术后护理的方法,为临床护理剖宫产患者提供一定的指导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包括术前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以此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6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护理满意度为98.3%.护理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减轻产妇的心理应激,保证母婴的安全.
作者:韦延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方法:调取我院2011年10月份~2012年10月住院病历,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时会出现与用药适应症不符,用药超量或用量过少,溶媒不符以及药物联用等情况.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提示临床医师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规范用药,以确保用药合理性.
作者:成惠;高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指妊娠物种植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作为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其可能导致患者子宫破裂,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本文主要通过对剖共餐瘢痕妊娠的概述,阐述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措施.
作者:施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