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与DR诊断矽肺的应用价值

王培宏

关键词:CT, DR, 矽肺, 诊断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与DR对于矽肺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2年7月3年来进行矽肺检查的200例从事粉尘作业的从业人员,对其分别进行DR检查和CT检查,对比两种医学检查方法对于不同时间段的矽肺检出率及判定患者粉尘接触时间.结果:CT检查确诊矽肺52例,检出率为26.00%.DR检查确诊矽肺44例,检出率为22.00%.CT的检出率略高于DR,其中CT确诊的I期矽肺检出率为13.00%,DR为11.00%,两组Ⅱ、Ⅲ期矽肺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DR确诊矽肺患者的粉尘接触时间明显长于CT确诊患者.结论:对于矽肺患者的检查及确诊,DR和CT影像技术都是辅助检查的良好手段,尤其对于早期矽肺的确诊,CT及DR更具有一定的优势.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阑尾炎合并COPD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COPD患者合并急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75例在我院外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阑尾炎合并COPD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75例患者经明确的诊断、正确的治疗和系统的护理后,均获得痊愈,肺功能亦无明显影响.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所以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水囊宫腔压迫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纱布填塞与水囊压迫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68例,分为两组,宫腔放置压迫水囊(水囊组)42例,宫腔填塞纱布(纱布组)26例,比较两种止血方法的疗效.结果:水囊组平均手术治疗时间及平均填充物留置时间均小于纱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水囊压迫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效果优于纱布填塞,值得推广.

    作者:肖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癫痫治疗中的安全用药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临床药师通过癫痫病人治疗过程中血药浓度的检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现代色谱学技术(HPLC)在对血样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色谱学分析,检测不同分组患者的血药浓度情况.结果:三组患者中,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比例分别为卡马西平(69.3%)、苯巴比妥(72.2%)、苯妥英钠(46.4%),其中14例患者未检测到待测药物.结论:癫痫患者临床用药必须重视用药过程的指导和检测,药师的临床指导有利于提高癫痫患者的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作者:于力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妇科盆腔治疗仪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物理治疗(妇科盆腔治疗仪)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我中心妇科就诊的120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妇科盆腔治疗仪)联合康妇消炎栓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在疗效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方面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物理治疗(妇科盆腔治疗仪)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恢复,且操作简单,有利于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杨慧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析

    目的:观察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性价值,推动颈椎病临床治疗工作的有效展开.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16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三组,其中治疗1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联合,治疗2组采用单一针灸治疗,治疗3组采用单一推拿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以及总体疗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组(98%)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组(89%、87.5%)(P<0.05).结论:临床实践证明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肯定,打破了两种方法的单一限制性效果.

    作者:张榕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解剖学实验教学探析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种形态结构的一门科学,是医学生的基础的医学课程,解剖实验是教学关键课程.实验教学力度的增大,对学生的解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同时促进了解剖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讲述了解剖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对教学基本环节的加强,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

    心血管疾病直接危及到老年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要熟悉并掌握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特点和护理要求,大限度的保证老年人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就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贾相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毒症患者动静脉瘘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尿毒症患者动静脉瘘的护理总结以及分析,减少了一些并发症的出现,使得动静脉瘘的寿命得到延长.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09年12月期间的104例尿毒症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这些患者进行透析护理,并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对穿刺方法的正确掌握以及在透析后正确的拔针方法和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104例患者都是慢性肾衰竭,对他们实行动静脉瘘的手术并采取有效的护理,这些患者的病理资料各不一样,年龄、性别以及引起的病症的因素都不一样,但进行手术都十分的顺利.使用的时间在9~35个月,平均护理时间为19个月.结论:加强尿毒症患者动静脉瘘术的围手术期以及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可以延长动静脉瘘的寿命,保证了血透析的顺利进行,进而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邓震平;庞永艳;陈文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急危重症患者呼吸规范性阶梯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采用呼吸规范性阶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至今入我院急诊的急危重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呼吸规范性阶梯治疗组)和对照组(传统呼吸支持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复苏成功率及呼吸稳定时间.结果:呼吸规范性阶梯治疗组呼吸复苏成功率及呼吸稳定时间均优于传统呼吸支持组(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规范性阶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复苏成功率及呼吸稳定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桃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骨伤科教学的改革和研究

    随着中医科学的不断发展,骨伤科逐渐成为中医科学中一门发展迅速的临床科学.而随着中国老年化越来越严重,骨头(改为骨骼或骨关节)有问题的老人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这也是推动骨伤科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科学,尤其是像骨伤科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临床科学,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前期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基础科学很好地运用在骨伤科的临床医治中,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本文就如何在现有的临床骨伤科的教学基础上加以改革,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作者:陈光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实习医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双语教学的体会

    目的:探讨双语教学在实习医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学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我院需进行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培训的实习医学生78人纳入研究,随机分双语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并对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双语教学组外科基本操作技能理论成绩与传统教学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践成绩和总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语教学组学生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实习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的更加深刻,同时还提高医学专业英语的水平,可见双语教学理念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高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98例髋部骨折护理体会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如治疗不当,将加重个人及社会的负担.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高龄髋部骨折98例,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工作中的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娄益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区注射,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20例患者治疗,以视力、眼底情况为观察与评估的指标.结果:120例中显效67例,有效3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7.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临床中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蒋运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引产方对孕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的引产方式对延期妊娠分娩的影响,寻找提高引产的成功率的引产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的妊娠40周末临产且要求自然分娩的226例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A组和B组,A组使用欣普贝生,B组用催产素.欣普贝生组125例,用欣普贝生促成宫颈成熟后引产,催产素组101例,使用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引产.以欣普贝生放置后12h和24h的宫颈Bishop评分、临产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引产的成功率、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子宫过度刺激、子宫破裂、心率、血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测量指标.结果:两组的宫颈Bishop评分差异、临产时间差异、引产的成功率差异、子宫过度刺激、血压、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期妊娠具有高危险性,使用欣普贝生等促宫颈成熟药物引产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对产妇和胎儿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潆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05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的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都有明显的变化,治疗组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克拉霉素应用于慢性阻塞性的肺疾病中能够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探讨

    目的:为了保证临床抗生素治疗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具体总结分析抗生素应用的现状、原因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后期临床门诊治疗工作的有效展开,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所开出的抗生素使用处方进行随机调查分析,共计3267份,具体总结抗生素处方的合格以及不合格情况,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制定.结果:调查统计的3267份抗生素中出现了不合格处方312份(9.5%),具体总结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主要涉及到:药物的用法、使用的剂量、适应症选择等.结论:抗生素出现不合理应用是由多方面原因所引起的,不但会降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命健康质量,为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医疗纠纷问题,所以要控制好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在保证药物使用有效性的基础上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尹久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胸腺肽治疗老年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胸腺肽治疗老年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使用胸腺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分组治疗,观察组的退烧时间为(2.12±1.01)天,气急缓解时间为(3.54±1.31)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4.02±1.35)天;对照组的退烧时间为(3.41±1.21)天,气急缓解时间为(5.21±1.50)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6.12±1.40)天.观察组的各种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优12例,疗效良21例,疗效差1例,疗效优良率97.06%;观察组疗效优5例,疗效良20例,疗效差9例,疗效优良率73.53%.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老年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过心理干预对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24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其中一组进行心理干预,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进行心理干预患者的心理变化较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生存质量评分与未干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I型糖尿病,尤其是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多鼓励、安慰、疏导、理解和支持患者,对提高生存质量及病情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让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分娩医疗化的反思——以岜沙苗族妇女的分娩空间与垂直式生产为例

    批判的医学人类学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医疗化现象进行了广泛讨论,分娩的医疗化亦是其中一大主题.本研究对贵州岜沙苗寨生育文化进行了田野工作考察,并以当地妇女的分娩空间与垂直式生产为例,对分娩医疗化进行了讨论和反思.本文的主要观点为:分娩是一种自然、健康、正常的生理过程,分娩医疗化是一种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其背后彰显了权力的更迭.并且,分娩医疗化的社会建构不适用于岜沙这样的传统少数民族社会.本文是通过个案研究法对分娩医疗化的批判,对于我国批判的医学人类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作者:刘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胸部急性创伤X线诊断观察

    目的:旨在加强对急性胸部创伤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本组 58 例,均有较完整临床,X 线资料,对其主要 X 线征象从发生机理及病理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本病有 9 种常见的 X 线表现,其发生率是:肺部渗出性改变 41% (23/58),肺血肿 3.4% (2/58),肺囊肿 3.4% (2/58),肺不张 5.2% (3/58),血气胸 44.8% (26/58),气胸 20.6% (12/58),纵隔及皮下气肿37.9% (22/58),创伤性膈疝 3.4% (2/58),肋骨骨折 87.9% (51/58).结论:所有急性胸部创伤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X 线表现,紧密结合临床,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姚茂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