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林巧;孙燕萍;王科钦;姚默;李文婧;张洁;巩江;倪士峰
查和萍教授从湿邪致病为主,兼以肝脾肾亏虚、久病致瘀阻络论治颈源性眩晕,认为湿盛困脾而气机不畅、脾虚不运则生化无源,均可导致颈椎病眩晕的产生.因此提出健脾升阳祛湿,兼顾调理肝肾,辅以活血化瘀的治法,临床上以查氏颈眩晕方治疗颈源性眩晕收效明显.
作者:曹忠耀;徐菁菁;范志勇;查和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基础上,采用避免患侧输液、功能位摆放、按摩活动患肢、音乐疗法、心理疏导、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康复护理干预,并与35例常规护理组做对照结果:4周后观察到干预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和残疾程度,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李翠英;张娟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角色扮演法和案例教学法都是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经常采用的两种教学方法.但二者在教学理念、教学材料、教学目的、实施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应该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应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上,使二者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提高《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路;王凌志;季颖;王德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冠心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其主要的病因病机为“痰浊”、“血瘀”,二者各自作用或相互转化,致使机体经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终导致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的发生.
作者:于丹;王凤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于睿主任医师提出中医辨治眩晕,强调肝,但不独责肝、又必及肝的独特见解,形成了以和调治五因,必兼治肝两种思路为导向,泻肝、平肝、疏肝、养肝四种治法为主线的特色辨治经验.
作者:钟黎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文章阐述了阴虚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关系,认为阴虚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形成的基本因素,指出养阴增液对本病治疗的重要性,提出芪芍复脉汤,临床灵活变通论治,疗效显著.
作者:化金凤;李廷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有关中医古典文献英译,研究实词者多,研究虚词者少.然古医籍行文中虚词的比重不小,其语法与词法远比实词复杂,所以中医古典文献中虚词的英译,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本研究从翻译《黄帝内经·素问》入手,分析其虚词的分类、句子成分及其上下语境,总结出必译、不译、半译、多译四种对应的英译规律,同时归纳出虚词句法标记作用(句式、时态、语态与语气)对英译的影响.
作者:孙琴;李昌响;晋永;朱萃;王尔亮;杨明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蛇串疮是疼痛性疱疹性皮肤病,文章从一般护理常规、辨证施护、皮肤护理、疼痛护理、情志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方面较详细阐述了蛇串疮的辨证施护体会,提示多方面联合进行中医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脾凉血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患者31例,采用健脾凉血中药水煎内服治疗6个月,自治疗起始连续观察9个月评估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3.87%.结论:健脾凉血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袁征;邵铭;何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与痛泻要方相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纳入符合标准的6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用痛泻要方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用痛泻要方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与痛泻要方相结合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明显优于痛泻要方组.
作者:李娜;张庆伟;刘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教育信息化时代,对高校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高校教师信息文化建设,提升信息素养,促进专业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搭建教师交流互动平台,创建学习型教学团队则是提升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必由之路.
作者:史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结合广东省当地经济特点,充分利用当地中药企业优势,采用“两段式,双导师”培养模式,按研发实验、研发实践、自主研发、自主创业四个层次进行,开展中药专业研究生培养,取得较好的培养效果.
作者:全世建;潘华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红景天的应用历史悠久,青藏高原的人在2000多年前就以它入药,用来消除疲劳,强身健体,抵抗山区寒冷等不良环境的影响,并且它具有扶正固本、调和阴阳、益气补血、健脑益智等功效.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红景天有效成分不仅具有抗疲劳、抗肿瘤、抗缺氧、抗辐射等多方面药理作用,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尤为显著.该文就红景天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系统明确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红景天提供参考.
作者:孔玉洁;石晓峰;马骏;张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降糖片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瑞格列奈的含量、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结果:瑞格列奈质量浓度在0.0125~0.0625mg·mL-1,r=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2%,RSD为1.6%(n=9),低检测限为5.0ng,低定量限为10.0ng,含量均匀度为5.56,45min累积溶出度为99.79%.结论:所建立降糖片的质量标准,符合相关要求.
作者:吴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合成牛蒡苷元的氨解衍生物N-苯甲基-2-(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3-(3",4"-二甲氧基苯甲基)丁酰胺.方法:本实验采用氨解的方法对牛蒡苷元的内酯环进行结构修饰,牛蒡苷元和苄胺溶液反应合成氨解衍生物.结论:通过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较为详细的考察,确定佳工艺条件.
作者:张辉;陈桂荣;窦德强;康廷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通过降糖三黄片治疗热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中药组23例,安慰剂组22例.在拜糖苹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分别加用降糖三黄片或安慰剂.彩超检测治疗前和后6个月治疗后患者双侧下肢血管管壁、内-中膜厚度及血流情况.结果:6个月治疗后患者热瘀互结证候明显改善,降糖三黄片组与安慰剂组治疗后比较,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腘动脉、股动脉,4组动脉的内径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腘动脉、股动脉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足背动脉、胫前动脉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4组动脉的内中膜IMT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4组动脉血流峰值流速Vmax比较可见,腘动脉及股动脉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足背动脉、胫前动脉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三黄片对热瘀互结型DM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张学群;潘竞霞;曾燕静;潘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都可喜和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量表积分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HDS、AD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MMSE、HDS量表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ADS量表评分改善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可有效改善VD患者的智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友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文章通过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标准的论述,从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3种疗法的临床比较,说明中医药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CFS,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冯龙海;杨继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眼针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眼针加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7天后分析两组的降压疗效.结果:治疗组降压痊愈率为36.6%,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分别为23.3%、56.6%;两组降压疗效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用眼针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探讨及广泛应用.
作者:庞蕾蕾;于莉;邵洪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较佳疗法.方法:利用半导体激光的近红外线光束照射迎香、上迎香、列缺、肺俞和风门穴并配合神阙穴闪罐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36例.结果:治愈22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结论:腧穴激光照射加神阙穴闪罐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94.5%.
作者:乔志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