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吕玲玲;沈小珩;陈敬贤

关键词:抑郁症, 动物实验, 中医药, 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目前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机制方面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收集、整理、分析了近5年来抑郁症的动物模型及单味药材、中药复方或针灸治疗抑郁症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文献.结果:中药治疗抑郁症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来实现的,作用温和,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结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双黄连粉针剂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在体内外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取分离于临床的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用Kirby—Bauer(KB)法测定双黄连作用前后药物敏感性;另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西药联合组,2.5×108/mL菌液尾静脉注射造模,按照分组连续给药5天,记录一般情况,于感染后1h及5天后检测血培养、白细胞计数,用KB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经双黄连作用后,头孢哌酮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抑菌圈直径增大(P<0.05);体内实验中,与模型组和西药组比较,治疗后中西药联合组体温下降明显(P<0.05),白细胞下降较显著(P<0.05),中西药联用组,头孢哌酮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抑菌圈直径较治疗前和同时模型组、西药组均有所增大(P<005).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可以增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有协同抗菌作用,可提高抗生素对耐药菌疗效.

    作者:吴峥嵘;何明;李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天人相应 四时护理

    四时变化会对疾病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认识自然环境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可以顺应四时地进行延年益寿、调节饮食、怡情悦志和择时服药.从而抓住时机辨证施护,以使病人正胜邪退而获愈.

    作者:谢静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补中益气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使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期间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的34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血清CK升高的因素.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予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常规使用替比夫定同时予补中益气汤治疗,连续4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K、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①CK的变化与AST、LDH有线性回归关系.②补中益气汤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K和LDH水平.结论:AST、LDH是慢性乙肝患者CK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补中益气汤能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尤其对于伴有CK和LDH升高的慢性乙肝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江远;张玲;曾炜权;李玉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肠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等的综合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低复发与转移率,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抑制多药耐药,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胡清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蛇串疮辨证施护55例体会

    蛇串疮是疼痛性疱疹性皮肤病,文章从一般护理常规、辨证施护、皮肤护理、疼痛护理、情志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方面较详细阐述了蛇串疮的辨证施护体会,提示多方面联合进行中医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助阳通便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助阳通便汤对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助阳通便汤及麻仁滋脾丸治疗2周,通过便秘症状的改善情况以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自身对照均有显著疗效(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助阳通便汤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有效药物.

    作者:隋楠;田振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红景天有效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红景天的应用历史悠久,青藏高原的人在2000多年前就以它入药,用来消除疲劳,强身健体,抵抗山区寒冷等不良环境的影响,并且它具有扶正固本、调和阴阳、益气补血、健脑益智等功效.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红景天有效成分不仅具有抗疲劳、抗肿瘤、抗缺氧、抗辐射等多方面药理作用,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尤为显著.该文就红景天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系统明确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红景天提供参考.

    作者:孔玉洁;石晓峰;马骏;张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方法:将8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清热祛毒汤及米诺环素口服,对照1组(西药组)给予米诺环素口服.两组患者同时配合氯霉素酊(院内制剂)外用.以上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面部皮损有效率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显著.

    作者:赵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研究进展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且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西医在此方面的治疗单一,且副作用较多,而中医在此病的治疗方面颇具优势,现将近几年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胡长庚;唐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理治疗与痛泻要方相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与痛泻要方相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纳入符合标准的6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用痛泻要方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用痛泻要方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与痛泻要方相结合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明显优于痛泻要方组.

    作者:李娜;张庆伟;刘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论肝与中医美容

    肝主疏泄、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的生理功能在中医美容中占重要地位,影响人的神态美、肢体美、头发美、皮肤美等.若肝功能失常则会导致许多碍容性疾病,因此提出在日常美容保健,抑或临床治疗时,都应注意运用疏肝补血的方法.

    作者:凌天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从痰瘀浅析冠心病

    冠心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其主要的病因病机为“痰浊”、“血瘀”,二者各自作用或相互转化,致使机体经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终导致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的发生.

    作者:于丹;王凤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查氏颈眩晕方治疗颈源性眩晕

    查和萍教授从湿邪致病为主,兼以肝脾肾亏虚、久病致瘀阻络论治颈源性眩晕,认为湿盛困脾而气机不畅、脾虚不运则生化无源,均可导致颈椎病眩晕的产生.因此提出健脾升阳祛湿,兼顾调理肝肾,辅以活血化瘀的治法,临床上以查氏颈眩晕方治疗颈源性眩晕收效明显.

    作者:曹忠耀;徐菁菁;范志勇;查和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50例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采用消痔灵注射液(五倍子、明矾等)注射配合外剥内扎手术治疗本病50例.结果:治疗50例,治愈5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二者结合治疗混合痔,本方法在临床应用上优点能互相补充,既能够防止术后继发出血,皮桥水肿,还能促进愈合缩短病程,减少了患者痛苦,是治疗混合痔先进的方法.

    作者:张晓明;李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论以提高临证能力为中心的《金匮要略》教学

    中医的优势在临床,临床能力是其传承的关键.《金匮要略》是现存早诊治杂病的专著,作为一门临床基础课,肩负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治能力的重任.因此,《金匮要略》的教学应时刻以提高临证能力为中心实施,而临床辨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课堂和课后全方位的系统教学.文章从课堂促学、课后导学两个方面,就如何围绕提高临证能力这个中心进行《金匮要略》的教学提出部分观点.

    作者:王丽娜;杨学;刘龙;岳小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扶正软坚散结法对甲减大鼠心肌α-MHC和β-MHC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扶正软坚散结法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心肌肌球蛋白重链α和β(简称α-MHC和β-MHC)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甲减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L-T4组、芪贝复元饮组.正常对照组:普通饮食,双蒸水;模型对照组:低碘饮食,双蒸水.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大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测大鼠血清总T3(TT3)、总T4(TT4).砷铈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实时定量RT-PCR法测心肌组织α-MHC和β-MHC mRNA的表达.结果:56天(8周)时,与模型组比较,予处理因素的L-T4组和芪贝复元饮组大鼠血清TT3值均升高(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血清TT4值均升高(P<0.001),二组之间比较无差异;TSH值明显降低(P<0.01),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P<0.05),芪贝复元饮组优于L-T4组.L-T4组、芪贝复元饮组的α-MHCmRNA的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1.77倍、2.03倍,与模型组比均有上升,芪贝复元饮组较L-T4组上升明显;L-T4组、芪贝复元饮组β-MHCmRNA的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2.61倍、1.22倍,与模型组比均有下调,均未降低至正常水平,芪贝复元饮组下调明显.结论:扶正软坚散结法在甲减心肌损伤的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提高心肌α-MHCmRNA的表达,降低β-MHCmRNA的表达有重要的关系.

    作者:尹慧丝;高天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基础上,采用避免患侧输液、功能位摆放、按摩活动患肢、音乐疗法、心理疏导、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康复护理干预,并与35例常规护理组做对照结果:4周后观察到干预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和残疾程度,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李翠英;张娟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脂联素在高-中分化结直肠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目的:探讨高—中分化结直肠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脂联素蛋白的表达规律.方法:选择24例结直肠高-中分化腺癌组织标本,分为结直肠癌组(A组)、横向癌旁组织(B组)、纵向癌旁组织(C组)及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D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脂联素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组(结直肠癌组)脂联素表达的水平为0.12±0.04,显著低于B组(横向癌旁组)的0.27±0.07和C组(纵向癌旁组)的0.25±0.08(P<0.05).结论:高-中分化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脂联素蛋白表达水平较结直肠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提示脂联素可能是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保护因素.

    作者:王俊江;周天羽;张扬;王荣;刘希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进展

    近年来小儿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具有明显的副作用.文章通过对近10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文献的综述,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治愈率高、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等优点.

    作者:朱树丽;王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弦脉探析

    弦脉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脉象,古今医家多有研究.作者特从生理与病理意义两个方面对古今医家的观点及现代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对临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晗;滕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