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梅超
崩漏是妇科常见疾病,同时也是疑、难、急、重症之一,病因多端,病机复杂.导师遵循古训,认为崩漏的成因虽错综复杂,但瘀血的存在是各症型共有的特征,瘀血阻滞胞宫是本病的根本原因.作者随导师临证之时,深切体会导师论治崩漏的用药特色,辨证施治,采用通因通用之反治法,即以通治通,治疗血瘀型崩漏,达到祛陈致新,以通为塞的目的,临床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思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脾凉血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患者31例,采用健脾凉血中药水煎内服治疗6个月,自治疗起始连续观察9个月评估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3.87%.结论:健脾凉血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袁征;邵铭;何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介绍陈莹教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与肾脾肝三脏有直接的关系,脾虚生痰、命门火衰、痰浊不化、肝郁血瘀共同导致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多毛、肥胖、闭经、不孕等症状.治疗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温补肾阳、健脾化痰、疏肝祛瘀为大法,并注意月经行经周期节律诱导用药,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加强锻炼降低体重.
作者:侯英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弦脉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脉象,古今医家多有研究.作者特从生理与病理意义两个方面对古今医家的观点及现代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对临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晗;滕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TDP(Teding Diancibo Pu,特定电磁波谱)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00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针刀结合TDP照射组(治疗组)、针刺结合TDP照射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疼痛、功能活动、肌力等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率、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针刀结合TDP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其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结合TDP照射组.
作者:罗永宝;何纯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母儿血型不合是孕妇和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其中以ABO血型不合常见,需依据检验血清抗体确诊,其发病率高且危害性大,越来越受到重视.吾师王翠霞教授认为母儿ABO血型不合的病因主要为湿热内蕴及气滞血瘀,湿热蕴阻胞胎,冲任瘀阻,胎元不固,胎失所养而成本病,并以清热利湿及活血化瘀佐以补肾安胎法为治疗原则,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薛晓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对各期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影响.方法: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每分钟60mL/1.73m2且未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20例,分为羟苯磺酸钙组(31例)、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59例)、肾衰方组(30例).羟苯磺酸钙组和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采用羟苯磺酸钙组胶囊500mg,每日3次口服: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和肾衰方组采用肾衰方50mL,每日3次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观察各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结果:①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CKD Ⅲ期、IV期、V期)治疗2周后BUN下降(P<0.01),Scr显著下降(P<0.001),Ccr明显上升(P<0.001);(②羟苯磺酸钙组(CKDⅢ期、IV期)在治疗后BUN、Scr下降,Ccr上升(P<0.05);③肾衰方组(CKD Ⅲ期、IV期)肾功能在治疗后BUN、Scr下降,Ccr上升(P<0.05);④与羟苯磺酸钙组和肾衰方组比,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疗效优于羟苯磺酸钙组(P<0.01).结论:①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对慢性肾脏疾病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组或肾衰方.②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对于血肌酐的作用明显优于尿素氮.③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组或肾衰方对于慢性肾脏病V期的患者肾功改善不明显.
作者:李志明;何学红;赵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保健灸法对自然更年期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雌性大鼠24只,3月龄8只,为青年组,10月龄16只,随机分为更年期对照组和更年期保健灸组.采用ELISA方法,观察实施保健灸法后更年期大鼠血清中雌二醇、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与青年组比较,更年期对照组E.含量显著降低(P<0.01),LH、FSH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更年期对照组相比较,更年期保健灸组E2含量显著升高(P<0.01),LH、FSH含量降低(P<0.01,P<0.05).结论:保健灸法能够提高E.含量,降低FSH和LH含量,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调节雌性激素的分泌水平,从而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赵胤;王淑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与痛泻要方相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纳入符合标准的6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用痛泻要方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用痛泻要方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与痛泻要方相结合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明显优于痛泻要方组.
作者:李娜;张庆伟;刘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使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期间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的34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血清CK升高的因素.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予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常规使用替比夫定同时予补中益气汤治疗,连续4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K、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①CK的变化与AST、LDH有线性回归关系.②补中益气汤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K和LDH水平.结论:AST、LDH是慢性乙肝患者CK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补中益气汤能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尤其对于伴有CK和LDH升高的慢性乙肝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江远;张玲;曾炜权;李玉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四时变化会对疾病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认识自然环境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可以顺应四时地进行延年益寿、调节饮食、怡情悦志和择时服药.从而抓住时机辨证施护,以使病人正胜邪退而获愈.
作者:谢静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中药熏洗并按摩保守方法治疗小儿脱肛.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002年以来诊治的35例小儿脱肛患者,以中药熏洗和按摩方法合并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5例小儿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中药熏洗并按摩治疗小儿脱肛安全可靠,此治疗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小儿易于接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勤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吹药是喉科多种外治法中的一种,其临床运用,简便易行,疗效卓著,历来被喉科医家所重视.喉科吹药是将各种功用不同的药物制成极细粉末,喷吹于咽喉、口腔黏膜上,使药物直达病所,以达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有学者戏称“名家喉科,都是‘吹’出来的”[1],就古代喉科主要治疗方法(吹药)而言,的确如此.该文按时代顺序主要介绍了喉科吹药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作者:晏英;严道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文章从崩漏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方面,简介杨鉴冰教授论治崩漏的学术思想.
作者:刘霞;陈梅;孙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医的优势在临床,临床能力是其传承的关键.《金匮要略》是现存早诊治杂病的专著,作为一门临床基础课,肩负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治能力的重任.因此,《金匮要略》的教学应时刻以提高临证能力为中心实施,而临床辨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课堂和课后全方位的系统教学.文章从课堂促学、课后导学两个方面,就如何围绕提高临证能力这个中心进行《金匮要略》的教学提出部分观点.
作者:王丽娜;杨学;刘龙;岳小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疏导汤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疏导汤配合穴位按摩,与口服非比麸分别治疗2周后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导汤配合穴位按摩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陈百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文章从针灸治疗、中药治疗以及针药结合治疗3个方面,综述了近3年来传统中医促排卵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研究进展,提示针灸及药物治疗,尤其是针药结合治疗,不仅有与西药相当的促排卵效果,而且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作者:狄丹华;周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围绝经期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孟安琪教授运用中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取得良好疗效.孟教授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并从饮食、起居、情致等方面进行调理,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明明;孟安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医教育是中医文化能够得以延续的关键,而如何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是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要点.文章认为应该从中医形成的文化背景出发,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中医理论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并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三个方面真正提升中医的教育效率和水平.
作者:骆殊;邵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文章从病因病机、整体观指导下的综合治疗论述王垂杰教授治疗CAG经验.王垂杰教授将CAG病机概括为气虚、郁热、血瘀.综合治疗CAG开拓了治疗新思路.
作者:朱旭;王垂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