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岚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莲花针拔罐对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治疗组予针刺配合莲花针拔罐,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14%,较对照组(80%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降低H-B分级得分、改善面神经功能积分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莲花针拔罐对面瘫有较好疗效.
作者:秦祖杰;宋宁;黄鑫;申晓晴;梁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确切、方法多样,但缺乏对不同时期采用何种针灸方法对提高本病疗效的认识,文章就不同时期带状疱疹针灸治疗做以初步探讨,以期为临床选用方便、合理、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刘福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文章阐述了阴虚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关系,认为阴虚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形成的基本因素,指出养阴增液对本病治疗的重要性,提出芪芍复脉汤,临床灵活变通论治,疗效显著.
作者:化金凤;李廷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合成牛蒡苷元的氨解衍生物N-苯甲基-2-(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3-(3",4"-二甲氧基苯甲基)丁酰胺.方法:本实验采用氨解的方法对牛蒡苷元的内酯环进行结构修饰,牛蒡苷元和苄胺溶液反应合成氨解衍生物.结论:通过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较为详细的考察,确定佳工艺条件.
作者:张辉;陈桂荣;窦德强;康廷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且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西医在此方面的治疗单一,且副作用较多,而中医在此病的治疗方面颇具优势,现将近几年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胡长庚;唐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针灸运动康复专业是近年新增的专业方向,其课程体系中的运动生物化学对于中医药专业属新开课,如何使这门课程与中医药学各科衔接,如何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冯晓帆;柳春;王艳杰;赵丹玉;李宝坤;贾连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平肝宣肺祛痰法治疗儿童急性发作期哮喘(热哮)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临床病例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平肝降气免煎颗粒,对照组予定喘汤免煎颗粒,持续治疗1周.主要观测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的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治疗组在减轻患儿中医症状,改善患儿咳嗽、咳痰、哮鸣音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肝宣肺祛痰法能够显著控制哮喘(热哮)的发作,是治疗儿童急性发作期哮喘(热哮)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海英;任光明;闫兆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围绝经期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孟安琪教授运用中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取得良好疗效.孟教授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并从饮食、起居、情致等方面进行调理,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明明;孟安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采用消痔灵注射液(五倍子、明矾等)注射配合外剥内扎手术治疗本病50例.结果:治疗50例,治愈5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二者结合治疗混合痔,本方法在临床应用上优点能互相补充,既能够防止术后继发出血,皮桥水肿,还能促进愈合缩短病程,减少了患者痛苦,是治疗混合痔先进的方法.
作者:张晓明;李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痔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痔病的本质、出血原因与机制的研究尚未获得确切和一致的结论,肛垫局部微循环障碍可能是主要病因;非手术疗法效果明显、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尚缺乏相关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统一而规范的疗效与安全评价体系.
作者:皇甫少华;丁曙晴;丁义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Issue 1,2011)、PubMed(1980-2011.7)、MEDLINE(1966-2011)、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1991-20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2011.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1.7)、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1.7)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83-2011.7),同时手工检索4种中医杂志,检索时间均为2010.1-2011.8,语言限于中英文,收集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对偏倚风险的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5个RCT,均为低质量研究,共3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0,95%CI(1.09,1.54)],针灸配合药物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药物.结论: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有一定疗效,但由于纳入试验质量均较低,仍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定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
作者:刘敏;刘迈兰;于美玲;兰蕾;唐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弦脉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脉象,古今医家多有研究.作者特从生理与病理意义两个方面对古今医家的观点及现代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对临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晗;滕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角色扮演法和案例教学法都是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经常采用的两种教学方法.但二者在教学理念、教学材料、教学目的、实施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应该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应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上,使二者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提高《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路;王凌志;季颖;王德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基础上,采用避免患侧输液、功能位摆放、按摩活动患肢、音乐疗法、心理疏导、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康复护理干预,并与35例常规护理组做对照结果:4周后观察到干预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和残疾程度,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李翠英;张娟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疑难杂症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内异症的病机及治疗的研究也日趋重要.文章从冲任循行和生理功能,冲任与肝脾肾,冲任与女性生理病理,冲任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及治疗等几个方面对冲任瘀滞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通过论述及典型病例,探讨出“冲任瘀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本质病机,根据此病机,临床采用中药调理冲任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周英;曹佳佳;黎海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张晓春教授运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多种儿科疾病,效果显著.文章仅从小儿汗证、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厌食、过敏性紫癜等方面举病案说明,并加以论述,体现张晓春教授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学术思想.
作者:朱树丽;王广青;张晓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与痛泻要方相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纳入符合标准的6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用痛泻要方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用痛泻要方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与痛泻要方相结合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明显优于痛泻要方组.
作者:李娜;张庆伟;刘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查和萍教授从湿邪致病为主,兼以肝脾肾亏虚、久病致瘀阻络论治颈源性眩晕,认为湿盛困脾而气机不畅、脾虚不运则生化无源,均可导致颈椎病眩晕的产生.因此提出健脾升阳祛湿,兼顾调理肝肾,辅以活血化瘀的治法,临床上以查氏颈眩晕方治疗颈源性眩晕收效明显.
作者:曹忠耀;徐菁菁;范志勇;查和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根据赵历军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小儿厌食的病因标为饮食、情志所伤,本为脾胃虚弱,治疗以健脾益气,益胃助食为主,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闫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四时变化会对疾病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认识自然环境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可以顺应四时地进行延年益寿、调节饮食、怡情悦志和择时服药.从而抓住时机辨证施护,以使病人正胜邪退而获愈.
作者:谢静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