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系统评价

刘敏;刘迈兰;于美玲;兰蕾;唐勇

关键词:针灸, 麻痹性斜视,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Issue 1,2011)、PubMed(1980-2011.7)、MEDLINE(1966-2011)、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1991-20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2011.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1.7)、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1.7)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83-2011.7),同时手工检索4种中医杂志,检索时间均为2010.1-2011.8,语言限于中英文,收集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对偏倚风险的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5个RCT,均为低质量研究,共3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0,95%CI(1.09,1.54)],针灸配合药物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药物.结论: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有一定疗效,但由于纳入试验质量均较低,仍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定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都可喜和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量表积分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HDS、AD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MMSE、HDS量表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ADS量表评分改善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可有效改善VD患者的智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友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基础上,采用避免患侧输液、功能位摆放、按摩活动患肢、音乐疗法、心理疏导、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康复护理干预,并与35例常规护理组做对照结果:4周后观察到干预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和残疾程度,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李翠英;张娟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目的:探索目前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机制方面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收集、整理、分析了近5年来抑郁症的动物模型及单味药材、中药复方或针灸治疗抑郁症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文献.结果:中药治疗抑郁症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来实现的,作用温和,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结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吕玲玲;沈小珩;陈敬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药促排卵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研究近况

    文章从针灸治疗、中药治疗以及针药结合治疗3个方面,综述了近3年来传统中医促排卵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研究进展,提示针灸及药物治疗,尤其是针药结合治疗,不仅有与西药相当的促排卵效果,而且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作者:狄丹华;周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胡玲香针灸治疗失眠临床经验总结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文章介绍四川省名中医胡玲香主任医师运用针灸治疗失眠病症的临床经验,强调选用跷脉交会穴、鬼穴及夹脊穴,配合各种针刺手法治疗失眠.

    作者:丰芬;阎博华;安雪梅;黄史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红景天有效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红景天的应用历史悠久,青藏高原的人在2000多年前就以它入药,用来消除疲劳,强身健体,抵抗山区寒冷等不良环境的影响,并且它具有扶正固本、调和阴阳、益气补血、健脑益智等功效.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红景天有效成分不仅具有抗疲劳、抗肿瘤、抗缺氧、抗辐射等多方面药理作用,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尤为显著.该文就红景天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系统明确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红景天提供参考.

    作者:孔玉洁;石晓峰;马骏;张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射干中多种异黄酮类化合物HPLC检测含量研究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射干中多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腈-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66nm,柱温:25℃,用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中鸢尾苷、野鸢尾苷、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和白射干素等6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经过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射干药材的含量以及在根茎与其须根的含量上进行比较,发现彼此之间含量具有很大差异,通过本次实验所得到的各成分含量数值作为参数,能够准确、真实、直观地揭示HPLC法对建立10个不同产地射干药材及须根中多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的质量控制的标准性.结论:对不同产地射干中6种异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此法可用于射干药材中6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刘声音;王静;张振秋;李国信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将6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口服,给药1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疾病、证候积分、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肺功能改善及安全性.结果: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疾病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症状喘息、咳嗽、胸膈满闷、哮鸣音单项计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小青龙汤治疗哮喘急性期有较好疗效,尤其对哮喘主要症状喘息、咳嗽、胸膈满闷、哮鸣音的改善方面具有优势,且用药安全.

    作者:郑忻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蒲地兰消炎口服液中板蓝根等4味药材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构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HLC)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的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进行专属定性鉴别.结果:各味药材的薄层色谱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溶液无干扰.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李亚玲;叶云;余德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134例患者分为中药联合西药组与西药组,疗程为3周,应用心绞痛及心电图双重标准进行疗效的评估.结果:中药联合西药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9.7%,分别优于西药组75.0%、6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孙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喉科吹药沿革及现状初探

    吹药是喉科多种外治法中的一种,其临床运用,简便易行,疗效卓著,历来被喉科医家所重视.喉科吹药是将各种功用不同的药物制成极细粉末,喷吹于咽喉、口腔黏膜上,使药物直达病所,以达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有学者戏称“名家喉科,都是‘吹’出来的”[1],就古代喉科主要治疗方法(吹药)而言,的确如此.该文按时代顺序主要介绍了喉科吹药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作者:晏英;严道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黄连粉针剂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在体内外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取分离于临床的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用Kirby—Bauer(KB)法测定双黄连作用前后药物敏感性;另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西药联合组,2.5×108/mL菌液尾静脉注射造模,按照分组连续给药5天,记录一般情况,于感染后1h及5天后检测血培养、白细胞计数,用KB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经双黄连作用后,头孢哌酮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抑菌圈直径增大(P<0.05);体内实验中,与模型组和西药组比较,治疗后中西药联合组体温下降明显(P<0.05),白细胞下降较显著(P<0.05),中西药联用组,头孢哌酮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抑菌圈直径较治疗前和同时模型组、西药组均有所增大(P<005).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可以增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有协同抗菌作用,可提高抗生素对耐药菌疗效.

    作者:吴峥嵘;何明;李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耳穴治疗面肌痉挛研究进展

    文章将近20年有关耳穴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报道进行归纳、总结,并介绍近年来耳穴结合针刺、中药治疗面肌痉挛的概况.同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重点解决的难点.

    作者:孙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枇杷花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用HPLC法建立枇杷花的化学指纹图谱,为枇杷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以1%醋酸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315nnm波长下,以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为参照物,建立枇杷花指纹图谱.结果:测定枇杷花样品11批,标定出共有峰13个,其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0.900~0.983),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3%;用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标准品做标准曲线,r=0.9999;加样平均回收率99.87%,RSD为0.9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且精密度好,为枇杷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韩晓娜;韩蓉;谭文伟;张倩;刘春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孟安琪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经验

    围绝经期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孟安琪教授运用中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取得良好疗效.孟教授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并从饮食、起居、情致等方面进行调理,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明明;孟安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熏洗并按摩治疗小儿脱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药熏洗并按摩保守方法治疗小儿脱肛.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002年以来诊治的35例小儿脱肛患者,以中药熏洗和按摩方法合并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5例小儿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中药熏洗并按摩治疗小儿脱肛安全可靠,此治疗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小儿易于接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勤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平肝宣肺祛痰法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平肝宣肺祛痰法治疗儿童急性发作期哮喘(热哮)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临床病例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平肝降气免煎颗粒,对照组予定喘汤免煎颗粒,持续治疗1周.主要观测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的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治疗组在减轻患儿中医症状,改善患儿咳嗽、咳痰、哮鸣音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肝宣肺祛痰法能够显著控制哮喘(热哮)的发作,是治疗儿童急性发作期哮喘(热哮)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海英;任光明;闫兆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辨证论治荨麻疹经验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治荨麻疹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荨麻疹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复杂,主要为禀赋不耐,卫表不固,风寒束表,风热犯表;胃肠湿热,复感风邪;病程日久,血虚风燥;肝肾不足,冲任不调.治疗原则为:疏风散寒,疏风清热,通腑利湿泻热,齐血润燥,滋补肝肾.自拟疏风散寒汤,疏风清热汤,疏风通腑汤,祛风养血汤等.结论:辨证论治荨麻疹疗效显著.

    作者:周宝宽;周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如何提高大学生外语听说能力

    文章通过几个方面论述了怎样做才能真正加强对大学生外语听说的训练,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口语中出现的错误,鼓励学生们大胆地说外语,改善外语的教学条件,提高大学生外语听说能力.

    作者:王晓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陈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介绍陈莹教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与肾脾肝三脏有直接的关系,脾虚生痰、命门火衰、痰浊不化、肝郁血瘀共同导致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多毛、肥胖、闭经、不孕等症状.治疗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温补肾阳、健脾化痰、疏肝祛瘀为大法,并注意月经行经周期节律诱导用药,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加强锻炼降低体重.

    作者:侯英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