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枇杷花HPLC指纹图谱研究

韩晓娜;韩蓉;谭文伟;张倩;刘春宇

关键词:枇杷花,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摘要:目的:用HPLC法建立枇杷花的化学指纹图谱,为枇杷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以1%醋酸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315nnm波长下,以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为参照物,建立枇杷花指纹图谱.结果:测定枇杷花样品11批,标定出共有峰13个,其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0.900~0.983),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3%;用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标准品做标准曲线,r=0.9999;加样平均回收率99.87%,RSD为0.9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且精密度好,为枇杷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134例患者分为中药联合西药组与西药组,疗程为3周,应用心绞痛及心电图双重标准进行疗效的评估.结果:中药联合西药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9.7%,分别优于西药组75.0%、6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孙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天人相应 四时护理

    四时变化会对疾病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认识自然环境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可以顺应四时地进行延年益寿、调节饮食、怡情悦志和择时服药.从而抓住时机辨证施护,以使病人正胜邪退而获愈.

    作者:谢静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目的:探索目前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机制方面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收集、整理、分析了近5年来抑郁症的动物模型及单味药材、中药复方或针灸治疗抑郁症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文献.结果:中药治疗抑郁症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来实现的,作用温和,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结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吕玲玲;沈小珩;陈敬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基础上,采用避免患侧输液、功能位摆放、按摩活动患肢、音乐疗法、心理疏导、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康复护理干预,并与35例常规护理组做对照结果:4周后观察到干预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和残疾程度,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李翠英;张娟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射干中多种异黄酮类化合物HPLC检测含量研究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射干中多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腈-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66nm,柱温:25℃,用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中鸢尾苷、野鸢尾苷、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和白射干素等6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经过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射干药材的含量以及在根茎与其须根的含量上进行比较,发现彼此之间含量具有很大差异,通过本次实验所得到的各成分含量数值作为参数,能够准确、真实、直观地揭示HPLC法对建立10个不同产地射干药材及须根中多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的质量控制的标准性.结论:对不同产地射干中6种异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此法可用于射干药材中6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刘声音;王静;张振秋;李国信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方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运用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表现为四肢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滑膜炎,并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目前无特效疗法及针对性治疗药物.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中医临床中多运用经方治疗本病,颇有疗效,现将近年来乌头汤、白虎加桂枝汤、木防己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与本病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景嵘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陈莹教授从脾肾论治围绝经期崩漏心得体会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是指经血非时而下,或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围绝经期妇女多因脾肾两虚,冲任失调而致病.导师陈莹教授因人制宜,治疗从脾肾两脏着手,运用补脾益肾,调理冲任之法,收获不俗疗效.

    作者:张烁;陈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王垂杰教授运用中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经验荟萃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文章从病因病机、整体观指导下的综合治疗论述王垂杰教授治疗CAG经验.王垂杰教授将CAG病机概括为气虚、郁热、血瘀.综合治疗CAG开拓了治疗新思路.

    作者:朱旭;王垂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50例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采用消痔灵注射液(五倍子、明矾等)注射配合外剥内扎手术治疗本病50例.结果:治疗50例,治愈5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二者结合治疗混合痔,本方法在临床应用上优点能互相补充,既能够防止术后继发出血,皮桥水肿,还能促进愈合缩短病程,减少了患者痛苦,是治疗混合痔先进的方法.

    作者:张晓明;李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和案例教学法的比较

    角色扮演法和案例教学法都是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经常采用的两种教学方法.但二者在教学理念、教学材料、教学目的、实施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应该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应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上,使二者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提高《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路;王凌志;季颖;王德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孟安琪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经验

    围绝经期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孟安琪教授运用中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取得良好疗效.孟教授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并从饮食、起居、情致等方面进行调理,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明明;孟安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刺配合莲花针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莲花针拔罐对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治疗组予针刺配合莲花针拔罐,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14%,较对照组(80%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降低H-B分级得分、改善面神经功能积分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莲花针拔罐对面瘫有较好疗效.

    作者:秦祖杰;宋宁;黄鑫;申晓晴;梁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药促排卵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研究近况

    文章从针灸治疗、中药治疗以及针药结合治疗3个方面,综述了近3年来传统中医促排卵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研究进展,提示针灸及药物治疗,尤其是针药结合治疗,不仅有与西药相当的促排卵效果,而且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作者:狄丹华;周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刀结合TDP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TDP(Teding Diancibo Pu,特定电磁波谱)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00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针刀结合TDP照射组(治疗组)、针刺结合TDP照射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疼痛、功能活动、肌力等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率、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针刀结合TDP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其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结合TDP照射组.

    作者:罗永宝;何纯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于睿教授从肝论治眩晕探析

    于睿主任医师提出中医辨治眩晕,强调肝,但不独责肝、又必及肝的独特见解,形成了以和调治五因,必兼治肝两种思路为导向,泻肝、平肝、疏肝、养肝四种治法为主线的特色辨治经验.

    作者:钟黎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熏洗并按摩治疗小儿脱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药熏洗并按摩保守方法治疗小儿脱肛.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002年以来诊治的35例小儿脱肛患者,以中药熏洗和按摩方法合并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5例小儿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中药熏洗并按摩治疗小儿脱肛安全可靠,此治疗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小儿易于接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勤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灸学运动康复专业运动生化教学探讨

    针灸运动康复专业是近年新增的专业方向,其课程体系中的运动生物化学对于中医药专业属新开课,如何使这门课程与中医药学各科衔接,如何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冯晓帆;柳春;王艳杰;赵丹玉;李宝坤;贾连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概况

    文章主要从口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西医结合及其他疗法等4个方面综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但在本病的规范化治疗及临床科研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李俊飞;费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如何提高大学生外语听说能力

    文章通过几个方面论述了怎样做才能真正加强对大学生外语听说的训练,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口语中出现的错误,鼓励学生们大胆地说外语,改善外语的教学条件,提高大学生外语听说能力.

    作者:王晓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脂联素在高-中分化结直肠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目的:探讨高—中分化结直肠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脂联素蛋白的表达规律.方法:选择24例结直肠高-中分化腺癌组织标本,分为结直肠癌组(A组)、横向癌旁组织(B组)、纵向癌旁组织(C组)及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D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脂联素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组(结直肠癌组)脂联素表达的水平为0.12±0.04,显著低于B组(横向癌旁组)的0.27±0.07和C组(纵向癌旁组)的0.25±0.08(P<0.05).结论:高-中分化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脂联素蛋白表达水平较结直肠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提示脂联素可能是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保护因素.

    作者:王俊江;周天羽;张扬;王荣;刘希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