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馥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平肝宣肺祛痰法治疗儿童急性发作期哮喘(热哮)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临床病例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平肝降气免煎颗粒,对照组予定喘汤免煎颗粒,持续治疗1周.主要观测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的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治疗组在减轻患儿中医症状,改善患儿咳嗽、咳痰、哮鸣音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肝宣肺祛痰法能够显著控制哮喘(热哮)的发作,是治疗儿童急性发作期哮喘(热哮)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海英;任光明;闫兆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文章通过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标准的论述,从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3种疗法的临床比较,说明中医药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CFS,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冯龙海;杨继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标准化病人”的建设思路.方法:从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概况入手,探讨“中医标准化病人”的建设目的、方法,及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结论:“中医标准化病人”建设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有其自身的价值,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作者:杨玥;周桂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文章介绍郭振武教授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依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提出急性感染期以宣散表邪调和营卫为主,恢复期以治病求本,擅调脏腑虚实,补益脾肺为主.
作者:徐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表现为四肢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滑膜炎,并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目前无特效疗法及针对性治疗药物.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中医临床中多运用经方治疗本病,颇有疗效,现将近年来乌头汤、白虎加桂枝汤、木防己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与本病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景嵘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男性血糖调节受损阶段(IGR)血清总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变化并用相关中医理论加以论述.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对男性IGR、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男性健康体检者各45名进行血清T、E2水平测定并将测定结果比较.结果:IGR组和T2DM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T明显降低(P<0.05),而E2水平明显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T2DM组与IGR组比较血清T亦明显降低(P<0.05),E2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在IGR阶段即存在性激素分泌功能的紊乱,若此期加以重视并有效干预,可能减少或减慢发展成糖尿病,一部分IGR可以逆转为正常糖调节状态,则T、E2水平有希望恢复正常水平.
作者:杨杨;王东;韩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TDP(Teding Diancibo Pu,特定电磁波谱)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00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针刀结合TDP照射组(治疗组)、针刺结合TDP照射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疼痛、功能活动、肌力等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率、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针刀结合TDP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其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结合TDP照射组.
作者:罗永宝;何纯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较佳疗法.方法:利用半导体激光的近红外线光束照射迎香、上迎香、列缺、肺俞和风门穴并配合神阙穴闪罐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36例.结果:治愈22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结论:腧穴激光照射加神阙穴闪罐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94.5%.
作者:乔志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文章就壮医经筋手法的十二经筋理论进行探讨,提出“松筋解结”手法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为手法治疗筋病痛证开辟一种新途径.
作者:韦英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8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5%葡萄糖150mL静脉滴注(糖尿病患者葡萄糖中加入短效胰岛素2单位),1次/d,两组均治疗28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心钠素、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心肌酶学情况.结果: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增加:ET1、hsCRP、心钠素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心肌酶学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安全可靠.
作者:王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方法:将8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清热祛毒汤及米诺环素口服,对照1组(西药组)给予米诺环素口服.两组患者同时配合氯霉素酊(院内制剂)外用.以上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面部皮损有效率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显著.
作者:赵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文章阐述了阴虚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关系,认为阴虚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形成的基本因素,指出养阴增液对本病治疗的重要性,提出芪芍复脉汤,临床灵活变通论治,疗效显著.
作者:化金凤;李廷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肝主疏泄、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的生理功能在中医美容中占重要地位,影响人的神态美、肢体美、头发美、皮肤美等.若肝功能失常则会导致许多碍容性疾病,因此提出在日常美容保健,抑或临床治疗时,都应注意运用疏肝补血的方法.
作者:凌天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确切、方法多样,但缺乏对不同时期采用何种针灸方法对提高本病疗效的认识,文章就不同时期带状疱疹针灸治疗做以初步探讨,以期为临床选用方便、合理、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刘福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弦脉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脉象,古今医家多有研究.作者特从生理与病理意义两个方面对古今医家的观点及现代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对临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晗;滕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在治疗哮喘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中药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在治疗哮喘中显示多种药理机制.文章归纳和分析了治疗哮喘中药的有效成分,并对不同类型中药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以期找到相同类型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的共性.
作者:侯光菡;郭宏伟;邓家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蛇串疮是疼痛性疱疹性皮肤病,文章从一般护理常规、辨证施护、皮肤护理、疼痛护理、情志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方面较详细阐述了蛇串疮的辨证施护体会,提示多方面联合进行中医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且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西医在此方面的治疗单一,且副作用较多,而中医在此病的治疗方面颇具优势,现将近几年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胡长庚;唐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脾凉血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患者31例,采用健脾凉血中药水煎内服治疗6个月,自治疗起始连续观察9个月评估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3.87%.结论:健脾凉血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袁征;邵铭;何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文章主要从口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西医结合及其他疗法等4个方面综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但在本病的规范化治疗及临床科研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李俊飞;费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