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壮医经筋手法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

韦英才

关键词:壮医经筋手法, 理论探讨, 临床应用
摘要:文章就壮医经筋手法的十二经筋理论进行探讨,提出“松筋解结”手法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为手法治疗筋病痛证开辟一种新途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及血浆TNF-α的影响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及血浆TNF-α的影响.方法:将11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制备组,造模后第5天,将成活的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纽、旋覆代赭汤原方组、倍用甘补组、西药对照组,干预14天后,观察模型大鼠食管及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原方组、倍用甘补组及西药组大鼠食管组织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倍用甘补组及原方组与西药组比较,食管组织TNF-α含量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可以通过调节食管及血浆TNF-α水平,干预炎症反应过程,改善食管组织的炎症反应和舒缩功能,对反流性食管炎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袁红霞;张鹏;杨幼新;贾瑞明;刘清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珍稀濒危药材沉香质量评价方法与市售沉香质量分析研究

    沉香作为一种药材在世界许多国家应用,历史悠久.在我国各民族中,沉香除药用外,在饰品、高档香料、家具等应用广泛,影响较大.沉香药材市场价格较高,国家药品标准不够完善,一些不法商人采用高科技手段针对沉香国家药品标准缺陷制假,完全可以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各项要求,以假乱真,药材质量得不到保障.亟需新技术、新方法甄别真假沉香.

    作者:胡德奇;张建军;刘志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目的:探索目前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机制方面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收集、整理、分析了近5年来抑郁症的动物模型及单味药材、中药复方或针灸治疗抑郁症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文献.结果:中药治疗抑郁症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来实现的,作用温和,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结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吕玲玲;沈小珩;陈敬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慢性肾脏病疗效的研究

    目的:观察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对各期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影响.方法: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每分钟60mL/1.73m2且未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20例,分为羟苯磺酸钙组(31例)、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59例)、肾衰方组(30例).羟苯磺酸钙组和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采用羟苯磺酸钙组胶囊500mg,每日3次口服: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和肾衰方组采用肾衰方50mL,每日3次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观察各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结果:①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CKD Ⅲ期、IV期、V期)治疗2周后BUN下降(P<0.01),Scr显著下降(P<0.001),Ccr明显上升(P<0.001);(②羟苯磺酸钙组(CKDⅢ期、IV期)在治疗后BUN、Scr下降,Ccr上升(P<0.05);③肾衰方组(CKD Ⅲ期、IV期)肾功能在治疗后BUN、Scr下降,Ccr上升(P<0.05);④与羟苯磺酸钙组和肾衰方组比,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疗效优于羟苯磺酸钙组(P<0.01).结论:①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对慢性肾脏疾病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组或肾衰方.②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对于血肌酐的作用明显优于尿素氮.③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组或肾衰方对于慢性肾脏病V期的患者肾功改善不明显.

    作者:李志明;何学红;赵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论传统文化素养对中医学教育的作用

    中医教育是中医文化能够得以延续的关键,而如何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是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要点.文章认为应该从中医形成的文化背景出发,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中医理论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并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三个方面真正提升中医的教育效率和水平.

    作者:骆殊;邵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丹皮酚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损伤的HUVEC-C形态学、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皮酚(Paeonol Pea)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形态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损伤的HUVEC-C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ea含药血清干预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其活性.结果:Pea呈剂量依赖性升高损伤的细胞OD值,且随着药物组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形态趋向正常细胞.结论:Pea能够抵抗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中有害因子对HUVEC-C的损伤作用,能增强细胞的活性和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并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张竞之;陈小忆;金伟孝;李华锋;区鸿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研究进展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且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西医在此方面的治疗单一,且副作用较多,而中医在此病的治疗方面颇具优势,现将近几年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胡长庚;唐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现代中医对慢性肾衰竭辨证分型治疗进展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内科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对本病的辨证治疗存在其独特的优势,现代中医根据个人临床经验对于本病的辨证分型治疗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但尚缺乏全面统一的标准.

    作者:马莹;孙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痔病出血非手术治疗概况

    痔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痔病的本质、出血原因与机制的研究尚未获得确切和一致的结论,肛垫局部微循环障碍可能是主要病因;非手术疗法效果明显、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尚缺乏相关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统一而规范的疗效与安全评价体系.

    作者:皇甫少华;丁曙晴;丁义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陈莹教授从脾肾论治围绝经期崩漏心得体会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是指经血非时而下,或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围绝经期妇女多因脾肾两虚,冲任失调而致病.导师陈莹教授因人制宜,治疗从脾肾两脏着手,运用补脾益肾,调理冲任之法,收获不俗疗效.

    作者:张烁;陈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8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5%葡萄糖150mL静脉滴注(糖尿病患者葡萄糖中加入短效胰岛素2单位),1次/d,两组均治疗28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心钠素、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心肌酶学情况.结果: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增加:ET1、hsCRP、心钠素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心肌酶学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安全可靠.

    作者:王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因疾病变得焦虑,性格急躁易怒、敏感、悲观抑郁等,这些心理异常变化对病情和手术治疗有着很大的影响.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给病人以良好的心理支持或必要的心理干预,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取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海明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治疗哮喘中药有效成分研究

    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在治疗哮喘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中药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在治疗哮喘中显示多种药理机制.文章归纳和分析了治疗哮喘中药的有效成分,并对不同类型中药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以期找到相同类型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的共性.

    作者:侯光菡;郭宏伟;邓家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药促排卵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研究近况

    文章从针灸治疗、中药治疗以及针药结合治疗3个方面,综述了近3年来传统中医促排卵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研究进展,提示针灸及药物治疗,尤其是针药结合治疗,不仅有与西药相当的促排卵效果,而且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作者:狄丹华;周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阴虚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关系探微

    文章阐述了阴虚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关系,认为阴虚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形成的基本因素,指出养阴增液对本病治疗的重要性,提出芪芍复脉汤,临床灵活变通论治,疗效显著.

    作者:化金凤;李廷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辨证论治荨麻疹经验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治荨麻疹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荨麻疹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复杂,主要为禀赋不耐,卫表不固,风寒束表,风热犯表;胃肠湿热,复感风邪;病程日久,血虚风燥;肝肾不足,冲任不调.治疗原则为:疏风散寒,疏风清热,通腑利湿泻热,齐血润燥,滋补肝肾.自拟疏风散寒汤,疏风清热汤,疏风通腑汤,祛风养血汤等.结论:辨证论治荨麻疹疗效显著.

    作者:周宝宽;周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逍遥散联合介入术对肝郁脾虚型肝癌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肝郁脾虚型肝癌介入术后联合逍遥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和肝郁脾虚辨证标准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单纯介入疗法,采用5-FU、MMC和DDP经股动脉灌注化疗,碘化油栓塞,4周左右重复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逍遥散加减汤剂,日1剂,连续服1个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并未见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生存质量(卡氏评分)改善情况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常见症状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肝区胀痛等缓解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郁脾虚型肝癌介入术后联合逍遥散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缓解常见不良症状,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吉婧;黄慧琴;王轩;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保健灸法对更年期大鼠血清E2、FSH、LH含量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保健灸法对自然更年期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雌性大鼠24只,3月龄8只,为青年组,10月龄16只,随机分为更年期对照组和更年期保健灸组.采用ELISA方法,观察实施保健灸法后更年期大鼠血清中雌二醇、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与青年组比较,更年期对照组E.含量显著降低(P<0.01),LH、FSH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更年期对照组相比较,更年期保健灸组E2含量显著升高(P<0.01),LH、FSH含量降低(P<0.01,P<0.05).结论:保健灸法能够提高E.含量,降低FSH和LH含量,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调节雌性激素的分泌水平,从而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赵胤;王淑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寿胎丸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目的:寿胎丸加味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寿胎丸加味配合口服西药黄体酮胶丸及肌注绒促性素.对照组口服西药黄体酮胶丸及肌注绒促性素.结果:治疗组40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寿胎丸加味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显著.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枇杷花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用HPLC法建立枇杷花的化学指纹图谱,为枇杷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以1%醋酸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315nnm波长下,以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为参照物,建立枇杷花指纹图谱.结果:测定枇杷花样品11批,标定出共有峰13个,其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0.900~0.983),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3%;用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标准品做标准曲线,r=0.9999;加样平均回收率99.87%,RSD为0.9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且精密度好,为枇杷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韩晓娜;韩蓉;谭文伟;张倩;刘春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