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育斌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对8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卫生行为、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认知情况,改善卫生行为,并可改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值得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蔡文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LAVH)与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的临床效果,探寻一种有效治疗子宫切除术的方法.方法:将2007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行子宫切除术的200例妇女随机地均分为两组,各为100例,分别行LAVH与LVH术,对比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TVH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80.22±10.21)min,(117.38±28.87)mL以及(18.11±3.33)h,明显短于LAVH组[(99.00±11.27)min,(144.29±33.97)mL及(27.88±5.54)h],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VH与LAVH两组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H与LAVH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差不大,同LAVH相比,TVH手术所需时间段、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丁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人民生活的逐年提高,冠心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主要杀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老年住院患者所患主要疾病中,冠心病占19.4%[1].由于中老年人脏器功能的衰减,药物治疗往往带来较大的副作用,寻求安全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作者:陈海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孕妇分娩的第一产程中使用间苯三酚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选取法,将自2010年7月到2011年10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中随机选出90例,并将这90例孕妇再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5例,其中,对第一组的孕妇采取静脉注射间苯三酚40mg的方法进行助产,作为分析组;而另外一组则采用注射地西泮(安定)10mg的方式进行助产,作为对照组.在对两组孕妇采取了不同的助产方式后,对两组孕妇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指数的情况等进行整理,并将这些数据汇总成表格,得出结果.结果:经过数据的整理后发现,分析组孕妇的活跃期要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活跃组的第二产程时间要小于对照组.而分析组的新生儿自然分娩的几率也要大于对照组.结论:孕妇在第一产程时出现子宫口扩张缓慢或者活跃期延慢的情况下就可以为孕妇静脉推注间苯三酚来进行助产,这样可以加快孕妇子宫口的扩张速度,帮助胎儿自然分娩,且对母婴均没有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马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我县近年来剖宫产率难以降低的因素,探讨具体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8年-2012年全县县、乡级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分娩方式统计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结果:2008年-2012年剖宫产率分别为:51.37%、52.76%、57.85%、58.56%、59.87%,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因素、社会因素、瘢痕子宫及母体因素显著上升,其中社会因素所占比例大,其次是胎儿因素.结论: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因素和手术指征掌握不严格.
作者:陈淑珍;徐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中员工的素质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护理团队;加强对供应室内各个区域的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在供应室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结论:有效提高了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对医院内部的感染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同时也为临床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
作者:马月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比较局部定向锥颅穿刺治疗与传统常规内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的疗效,以了解局部定向锥颅穿刺治疗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病领域的发展前景.方法:选取本院一定期间收治入院的42例患者,按随机抽样的分配原则分为锥颅穿刺治疗组(A组)和常规内科对照组(B组)两组,进行局部定向锥颅穿刺治疗和传统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经治疗比较锥颅穿刺治疗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明显好于常规内科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病而言,局部定向锥颅穿刺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广泛推广.
作者:张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病理学这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所涉及的范围将更广,应用领域将更宽.因此,病理学的教学在观念和教法上都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医学行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
作者:贺岭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西藏五个产地的冬虫夏草药材内在质量.方法:通过性状鉴别、水分测定、灰分测定、含量测定,检测五个产地的冬虫夏草内在质量.结果:不同产区的冬虫夏草质量有些许差异.结论:那曲冬虫夏草从性状及含量来看,处于质量优良前例.
作者:梁举春;严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30例腹股沟疝小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所有小儿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现象.结论: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手术中出血量和损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冉龙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阑尾炎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肠漏的治疗方法,并总结其诊断、治疗和预防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 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例阑尾炎术后肠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对患者进行抗感染、引流、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中期增加对患者的营养支持,为护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持续抗感染治疗;治疗后期对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和监测,对于尚未完成肠漏愈合的患者确定病情后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研究中4例患者经过低负压吸引联合经常营养支持治疗或腹腔胆管引流治疗后获得治愈,另外8例患者为高流量肠漏,经上述治疗行2-6个月的治疗后病情稳定,性择期手术后获得治愈.结论:手术医师加强手术技能的锻炼,能够正规的处理手术环节,熟练掌握基本功,能够灵活的应对手术变化,可以避免阑尾炎术后肠漏的发生.
作者:王剑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实际观察分析,来了解产妇顺产之后出现阴道壁血肿的实际形成原因,然后对会阴保护技术以及具体的缝合技术和有效预防产妇顺产之后,出现阴道壁血肿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探讨.方法:结合我院2010年4月到2012年9月间所接收的产妇中,18例产妇顺产后出现阴道壁血肿的患者,然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在这18例顺产后出现阴道壁血肿的患者中,头位顺产16例,因为产妇用力过大来保护会阴,使得产妇阴道壁出现局部组织损伤以及血管破裂,出现了血肿情况.结论:加强产妇围产期的保健,重视产妇妊娠和分娩时期的保健,提高接生技术,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接产,能够有效的避免产妇出现阴道壁血肿的情况,从而减轻产妇的身体病痛.
作者:赵俊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大黄白芨三七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上消化道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以大黄白芨三七粉为主的中药汤剂,两组均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2%,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大黄白芨三七粉为主的中西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夏维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减少和预防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有效的治疗措施,尽量减少和降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发律.平时注意儿童良好的饮食习,主要均衡营养,多参加户外活动,合理服用儿童抗生药物,根据气温的变化,注意增减衣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可以很好的增强儿童免疫力和身体的抵抗能力,减少儿童商会呼吸道的感染.
作者:杨润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法,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33%,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针灸能有效的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可作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葛荣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住院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中医情志护理.结果:干预组完全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SAS、SDS标准分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予以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病人因疾病而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有效改善.
作者:王颖霞;王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总结分析不同内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内固定治疗的2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内固定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1组(Gamma 钉)、治疗2组(DHS)、治疗3组(ender 钉),分析三组患者的总体优良率情况.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临床对比分析意义(P>0.05).结果:从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效果来看(优良率、术中输血量、切口长度、失败例数等),治疗1组明显优于其余两个治疗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总体手术效果来看,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来说,治疗1组所采用的微创Gamma钉内固定治疗更具有应用优势(固定效果好、操作简单、手术输血量少以及创伤小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角严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具体总结分析通过药师开展药学指导后,对于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改变情况,为后期糖尿病的用药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在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药学指导,在用药12周后进行用药依从性的评价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组前用药依从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用药12周后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药学指导能够直接促进糖尿病患者的总体用药依从性认识,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
作者:姚兢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院医学心理门诊中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方法:2012年1月-12月本院医学心理门诊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于符合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43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43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确诊为双相-Ⅰ型38例(88.4%),双相-Ⅱ型5例(11.6%),其中病情平稳36例(83.7%),处抑郁状态4例(9.3%),处躁狂状态3例(7.0%).本组病例中,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37.2%、11.6%.结论:在医院医学心理门诊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诊断时,必须深入了解相关诊断标准,注重经验的积累,从而确保患者的确诊率,及时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疗.
作者:郑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为该疾病的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对象:我院收治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98例.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历资料,分析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因素.结果:经过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可以看出3至10岁的患者发病率高,患者春冬两季发病率较高,所有患者中患者发病原因不明者30例,占30.61%,明确发病原因的有68例,占69.39%,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者36例,占36.73%,寄生虫感染者7例,占7.14%,蚊虫叮咬感染者5例,占5.10%,药物过敏者10例,占10.20%,食物过敏者8例,占9.18%,疫苗注射2例,占2.04%.所有患者均出现皮肤症状,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有45例,占45.45%,出现关节症状的患者48例,占48.98%,出现肾炎的患者26例,占26.53%.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高发年龄为3至10岁,好发季节是春冬季节,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儿童过敏性紫癜的首要原因,所有患者感染时均出现了皮疹.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