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杨关林;周鑫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90例(180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后加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术后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治疗组在术腔上皮化时间及疗效上优于未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的对照料组.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后进行中医药辨证治疗能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刘春松;邱宝珊;王士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发生于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和鼻痒.
作者:张积友;齐文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胸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典型症状为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现对胸痹的病因病机加以阐述,分析痰浊闭阻引起胸痹的病机,并结合临床,对栝萎薤白半夏汤在此证中的运用加以简单分析.
作者:陶砂;于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舒咽止痛喷雾剂的水提制备工艺.方法:以绿原酸作为考核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水提的制备工艺条件,确定舒咽止痛喷雾剂的佳水提工艺.结果:水提制备工艺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加水量(A)>煎煮次数(C)>煎煮时间(B),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2B1C2,即处方药材加12倍量水,煎煮1h,煎煮2次.结论:筛选出佳的水提工艺.
作者:杨燕云;包永睿;许亮;孟宪生;曹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情感性精神障碍.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多发病,然而西医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却仍然不很理想.中医治疗抑郁症有着广阔的前景,其本身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将就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一些新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吴林;徐兴华;陈炜;张其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治疗14天后比较其血清VEGF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无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含量,促进血管新生.
作者:陈苡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对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张仲景学术思想方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保证基本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中医药人文及资源优势设置课程,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突出张仲景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思维的中医毕业生.并就中医学专业(张仲景学术思想方向)培养方案的实施及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石景洋;魏小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制前列宁片纯中药制剂的组方设计、提取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制订.方法:根据祖国医药学理论,设计了新处方,采用了沉淀工艺制备中成药片剂,同时采用TLC法和规格检验法制定了质量标准.结果:减少了用药剂量,提高了药物的有效性、稳定性,显微鉴别法实用性强,TLC法结果可靠,无干扰.结论:处方合理、用药独特、制剂稳定、质量标准可靠.
作者:孔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银杏活血方)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药(银杏活血方)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156例.结果:总有效率84.62%.结论:中药(银杏活血方)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新玲;李素琴;张宏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各种感染性事件,分析与之相关的各种风险因素.方法:这是一个回顾性研究,调查和随访2003年6月-2008年6月5年间在我科接受治疗超过1年以上RA患者,统计其因感染性疾病而住院的事件,收集患者的各种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病期、药物、合并疾病等,汇总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总共观察98例病人,结果在治疗期间有7例患过急性肺炎,2例患过急性尿路感染,2例患过软组织感染,1例患过化脓性关节炎,1例患过Ⅲ型肺结核,1例患过PCP肺炎,肺部感染总数9例,与其他部位感染人数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3年以上患者的感染率与治疗3年以下的感染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感染组患者的强地松和甲氨喋呤的服用剂量与未感染组比较,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此外感染组的年龄、病程与未感染组比较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研究表明在治疗RA的长期过程中,遭受肺部感染的风险高.[2]RA患者感染风险与强地松和甲氨喋呤的服用剂量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年龄和病程成正相关关系.
作者:王银山;刘柏炎;周兵;郑爱华;蔡光先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覆盖了生理、生物化学、病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临床等诸多学科.在医学院校药理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及药物化学等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
作者:张秋华;王丹;赵松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梁学林,女,1954年生,辽宁抚顺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中医药大学名医、名师.
作者: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上对其的治疗方法甚多,疗效各异,现将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划分为单纯疗法和综合疗法,并比较其优劣,从中找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提高疗效,减轻痛苦的目的.
作者:姬乐;朱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推拿、针灸、牵引治疗配合静脉点滴神经妥乐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传统推拿、针灸、牵引并配合静脉点滴神经妥乐平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针灸、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8%,对照组为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点滴神经妥乐平配合推拿、针灸、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殖功能的临床常见疾病,王秀云教授认为湿瘀互结在慢性盆腔炎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采用活血化瘀除湿的治疗方法,并根据其证候寒热虚实不同而随症治之.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樊宝剑;王秀云;张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王清任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医学家,现存著作仅为<医林改错>,是他历经42年研究才写成的,字数不算太多,然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影响,他对医学的巨大贡献为后人称赞,在医学史上他和他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作者:钱亚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李敬林,男,1949年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硕士,辽宁省名中医,辽宁省政协委员,辽宁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营养药膳学会理事,辽宁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通讯评审专家.
作者: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高催乳素血症是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症之一,西医治疗本病疗效肯定但副作用大,停药易复发,旨在从HPRL的形成及临床特点、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3个方面来探讨中医药防治HPRL的思路,认为肝气郁滞为其发病的关键,肾虚为其主要病机,预防重于治疗,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外结合,按月经周期分期论治,以调补肝肾为基本大法,疏肝解郁,补益肝肾,尤重疏肝养肝,佐以健脾为法.
作者:段祖珍;朱辉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及腺苷蛋氨酸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效果.方法:将60例PNAC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Ⅰ组予常规治疗+胃肠外营养+茵栀黄注射液,治疗Ⅱ组予常规治疗+胃肠外营养+腺苷蛋氨酸.结果:治疗Ⅰ组及治疗Ⅱ组均能降低PNAC患儿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在降脂方面.治疗Ⅰ组降低甘油三酯有统计学意义,治疗Ⅱ组在降脂方面治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均能有效降低直接胆红素水平,茵栀黄注射液能降低血脂水平.
作者:张水堂;周守方;高晓燕;袁贵龙;林碧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伤肌宁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随机分为治疗60例及对照组60例,两组均用洋地黄、卡托普利治疗组加用伤肌宁,对照组加用生脉制剂,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7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制剂伤肌宁是治疗扩张性心肌病,改善心功能有效制剂.
作者:张景红;王晋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