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苡靖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中医药学人才,成为了中医药教育教学的重要历史使命,中医教学改革是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关键.从实践角度出发,对在中医教学改革中运用PBL教学模式并辅助信息技术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作者:胡文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补骨脂主要含香豆素类、黄酮类,单萜酚类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骨脂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抑郁等作用.现就国内外有关补骨脂及其相关化学成分的药理和毒理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全面开发利用补骨脂提供依据.
作者:辛丹;颜冬梅;王跃飞;苏艳芳;王虹;高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舒必利是苯甲酰胺类药物,对治疗幻觉、妄想、抑郁消极、淡漠退缩、木僵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文献报道舒必利也具有抗抑郁作用[1].盐酸丁螺酮片是一种新型抗焦虑药,已有不少报道认为该药对抑郁症亦有较好的疗效[2-3].但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与丁螺环酮比较,疗效如何报道尚少,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卫军;孙桂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对中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具体实验课程的教学规律与特点,提出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目标与措施,重新设计将各门实验课程联系起来的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加强中药学学生专业素质与实际应用能力教育,培养新一代创新中药人才.
作者:王海波;张建逵;张振秋;孙德峰;邸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是培养高级药学人才的高等学府,是培养企业家和学者的摇篮.
作者:刘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探讨功能锻炼对颈椎病牵引推拿术后的疗效,选择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行牵引推拿治疗后观察组40例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30例仅行牵引推拿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P<0.05),疗程短(P<0.01)随访1年,治愈者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功能锻炼对于颈椎病的康复作用肯定,具有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预防复发的积极作用.
作者:金诚久;陈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对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张仲景学术思想方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保证基本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中医药人文及资源优势设置课程,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突出张仲景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思维的中医毕业生.并就中医学专业(张仲景学术思想方向)培养方案的实施及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石景洋;魏小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互动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提倡的教学模式.介绍了互动式教学的内容和要求,阐述了在医药电子商务教学中进行互动式教学设计、实施的方法和实践教学体会.
作者:郭冰洁;杨晓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综合近5年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文献,介绍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各种疗法,并提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作者:苏苇;赵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注射用喜炎平的药理作用.方法:进行了体内抗菌试验,解热试验,抗炎试验及止咳试验.结果:注射用喜炎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ED50分别为389.2mg/kg、475.9mg/kg;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对枸橼酸致豚鼠咳嗽次数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注射用喜炎平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咳的药理作用.
作者:余洋;丛艳;权晓丹;魏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阐述以推拿手法为主,配合针灸、中药湿敷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意义.方法:研究2008年共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40例,执行严格的诊断、纳入标准,采用推拿、针灸、中药湿敷等综合治疗.结果:4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疗效的痊愈率为57.5%,有效率为92.5%.结论:以推拿手法为主,配合针灸、中药湿敷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
作者:荣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结合古今医家对糖尿病病因病机及辩证施治的认识,阐述用滋阴润燥法、益气养阴法、化痰除湿法、活血化瘀法、舒肝解郁法治疗本病辨治心得.可根据本病发生、发展和演变不同阶段,采用上法之一,亦可联合应用.
作者:胡永东;王惠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发生在中风患者中的抑郁障碍,核心的症状表现为心境低落.抑郁症干扰和阻碍了中风患者的康复过程,是目前阻碍中风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中风后抑郁症可分为轻、重二型.中风发病较急,变化大,对于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生活自理困难,加上对自己病情的不了解,使患者对预后产生过多的恐惧,陷入了绝望和担忧的情绪之中;患者患病后社会活动相对减少,与社会交往贫乏;此外,近期负性事件、家庭支持程度、病人对生活的满意度等都与抑郁的发生有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抑郁症的学习和重视,准确全面地了解患者情况.因此,临床上中风后出现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者,应想到中风后抑郁症的可能,并及时进行抗抑郁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既影响中风病的康复,又给患者和家庭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如何对中风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作出正确的评估,帮助患者正确地面对现实,改善不良心态,建立治疗信心,十分重要.
作者:王晓玲;唐永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治疗14天后比较其血清VEGF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无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含量,促进血管新生.
作者:陈苡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藏象理论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藏象理论体系的基本成熟.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内经>脏腑概念的形成,旨在实现对脏腑概念的认识的返朴归真.
作者:王国英;鞠宝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外阴湿疹是临床女性病人常见病症之一,多因消渴、中风、久卧病床、二便失禁、尿液及局部潮湿分泌物刺激引起,临床表现以外阴部潮湿,皮肤潮红肿胀,边界弥漫,或有淡红色斑片,轻者微痒,重者不可忍受,呈间歇性或阵发性发作.常在夜间增剧,影响睡眠,若护理不当极易引起皮肤黏膜溃烂.
作者:王晓娜;董永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介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研究现状,并找出研究中存在问题,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方法:复习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结果:目前研究中存在若干问题.结论:应加快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其与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作者:莫霄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伤寒论>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在中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古典临床专著,它以六经辨证为其核心,以外感病为其基本内容,同时亦可指导对多种杂病的辨证论治.本学科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既是学习和研究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又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桥梁[1],因此,学好<伤寒论>对于增强学生的中医理论与实践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树鹏;朱辉;林大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总结陈莹教授治疗经行情志异常的经验.方法:跟师应诊,整理老师经验.结论:陈莹教授在治疗经行情志异常时注重扶助人体正气,体现整体观念,以舒肝解郁,温化痰饮为主,辅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佐以补脾肾化水湿之法,并根据辨证所涉及的脏腑、见症不同而用药有所侧重,且配合心理治疗,提高疗效.
作者:李佳;陈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临床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相对特殊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学习和将要从事的是生命所系,健康所托的工作,所以对临床医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临床医学生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焦虑、抑郁的关系,人格特征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及其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研究者能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医学生的个性特征,关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王凌志;季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