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变应性鼻炎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检测与中医辨证关系研究

贾清华;王东方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中医辨证
摘要: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复杂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将变应性鼻炎免疫机制,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红/蓝光光动力联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25例面部寻常痤疮患者行红/蓝光光动力联合中药治疗及使用物理方法,为寻常痤疮患者开展治疗新技术寻找相应的理论依据,探讨红/蓝光光动力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的特点.方法:治疗组采用英国欧美娜治疗仪,以LED为光源,通过1700个聚焦发光二极管矩阵发出高纯度能量为40~50J/cm2的窄波蓝、红光(415nm±3nm,633nm±3nm);每周光疗2次,2次蓝光2次红光交替进行,疗程4周,治疗8次.每次治疗时间20min,剂量48 J/cm2,光照间隔不小于48h.每日口服痤疮灵颗粒冲荆,每次2包,每日3次.结果:两组疗效积分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17%;两组炎症皮损清除率比较,治疗组显效64%,有效36%,无效0;对照组显效24%.有效65%,无效12%.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红/蓝光光动力治疗寻常痤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安全、高疗效的新技术,迎合了患者的美观需求.

    作者:秦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按摩保健操预防社区孕妇痔病疗效观察

    目的:为观察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按摩保健操,预防孕妇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孕14~36周社区女性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常规干预加肛门保健操.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结果:90例中完成84例,干预组中4例剔除,对照组2例脱落.痔病发生率干预组8例(19.5%),对照组13例(30.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痔病发生频率干预组(0.40)低于对照组(0.43).未发现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结论: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按摩保健操,是预防孕妇痔病的一种安全、简易、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彬;虞洁薇;杨文宏;董凤英;顾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论检验专业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沟通能力对于现代社会已日显重要,对于实验室医学工作者而言是生存的要素,也是ISO15189质量体系的要求.检验专业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改善医患关系、协调与临床各科室关系、就业现实的需要.通过实习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优质服务意识的强化、明确语言与非语言沟通的禁忌、善用语言与非语言性沟通的技巧、发挥带教老师的表率作用、倾听、融专业知识于实践中等方面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

    作者:钱丽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研究现状及展望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治疗本病提供思路及方向.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的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前景颇为广阔,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值得重视及研究.

    作者:吴佳;孙志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在皮肤科运用的思路

    传统医药对一些疾病具有独到的疗效,这一现象已获共识.本科多年来重视中药在皮肤科的运用,其作用因疾病不同亦不同.现归类阐述如下:

    作者:许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水通道蛋白-4与脑水肿研究进展

    水通道蛋白为水分子转运通过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的一种膜蛋白,AQP4(aquapodn-4)为11种哺乳动物水通道蛋白之一.脑水肿是脑血管病、颅脑损伤、炎症和颅内占位等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目前发现AQP4参与了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介绍了AQP4在脑内的分布、功能、调节机制及其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陈理;彭拥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参附注射液对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Wistar大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复制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射)及假手术组.动物缺血90min再灌4h采集标本,检测门静脉血清TNF-α、IL-10及血浆ALT水平,肝叶组织常规固定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肝脏缺血90min再灌注4h后参附注射液组的鼠血清IL-10水平比对照组增高,而血清TNF-α及ALT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通过提高IL-10、抑制TNF-α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翟东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200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儿科收治的200例HMD患儿,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素与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应用治疗组(观察组)100例,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组(对照组)100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并发症及存活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但是观察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均有明显疗效,临床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

    作者:邓喜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和单纯手术治疗疗效观察对比,运用科学的方法证明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优势,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搜集2006年12月-2008年12月之间在本院蒙医骨科住院的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应用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对照组:四肢骨折手术治疗.阐述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治疗与手术治疗之间的差异.结果:①治疗组四肢骨折患者治愈率为97%,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蒙医症候治愈率为97%,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对骨痂形成、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上述结果分析:蒙医传统整骨与小夹板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进一步推广价值.结论:经系统临床研究,在临床上用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好,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巴虎山;王青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健脾清肠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思密达,两组均可根据病情给予补液、降温、调整饮食等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7%、61.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主要症状腹泻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72h内的大便恢复率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大便人轮状病毒(HRV)抗原检测转阴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肠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袁雪晶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复方芎芷散治疗血管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测复方芎芷散对瘀血阻络型血管性头痛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9年5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和神经科90例诊为瘀血阻络型血管性头痛患者,经超声多普勒检测均有脑血管痉挛,血流速度改变.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单纯中药组(A组)、中西医结合组(B组)、单纯西药组(C组),治疗3个月后观测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9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过程中各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试验后患者血、肝肾功能、尿常规均未出现明显异常.②A组治愈20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90.00%;B组治愈23例,显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C组治愈18例,显效5例,无效7倒,有效率76.67%.A组与B组的疗效均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③治疗前,3组之间全血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A组、B组全血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A组、B组之间全血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无显著性差异,C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芎芷散与西比灵胶囊合用有协同作用,对瘀血阻络型血管性头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机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抗增殖、缓解平滑肌的紧张状态,改善瘀血的病理状态,从而对属于瘀血阻络的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盖云;张彤;蔡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0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切开引流治疗.结果:两组近期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6个月~3年,两组术后形成肛瘘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对预防术后肛瘘的形成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张玉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补肾活血汤并中药雾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中药补肾活血汤对老年骨质琉松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将7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补肾活血汤内服并外用做雾化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盖中盖、龙牡壮骨冲剂、TDP照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补肾活血汤并中药雾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腰背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石宝营;胡平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安律胶囊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安律胶囊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了安律胶囊对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结果:①安律胶囊清膏2、20、200μg/L可使IKl幅值从给药前的(-2.06±0.29,nA)降低到(-1.95±0.34、-1.67±0.43和-1.62±0.25,nA),大剂量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IK1时效关系的实验中,在200μg/L的安律胶囊清膏作用下,未计时时大内向峰值钾电流为(-1.60±0.27,ha),1min、4min、8min后,大内向峰值钾电流分别为(-1.56±0.35,-1.34±0.26和-1.26±0.29,nA),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安律胶囊清膏2、20、200μg/L可使 Ito1幅值从未给药时的(1.14±0.17,nA),降低到(1.13±0.17、1.10±0.16和1.06±0.13,但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安律胶囊清膏2、20、200μg/L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Ik,分别使Ik幅值从给药前的(1.45±0.15,nA),降低到(1.42±0.15、1.29±0.10和1.20±0.11,nA),中剂量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大荆量具有极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对Ik时效关系的实验中,在200μg/L的安律胶囊清膏作用下,未计时时大内向峰值电流为(1.45±0.15,nA),1min、4min、8min后,大内向峰值钾电流分别为(1.21±0.10,1.20±0.12和1.11±0.13,nA),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律胶囊对IK1有一定的阻滞作用且可剂量依赖性的阻滞Ik,但不具有时间依赖性,对Ito1无阻滞作用,这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理之一.

    作者:徐惠梅;任凤梧;李雁;姜小刚;任家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材国际市场营销的包装策略研究

    伴随着中药材国际市场的蓬勃发展,中药材包装策略成为中药材国际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中药材国际市场营销的包装现状和策略的研究,发挥中药材包装策略的优势,让中药材包装策略为中药材国际市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邱蕾;崔潇;周世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辨证治疗功能性低热50例

    功能性低热属于祖国医学内伤发热范畴,临床上颇为常见,治疗上也颇棘手,笔者多年来辨证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小结如下:

    作者:吕志生;张先茂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桂枝茯苓丸及其温阳利水和活血化瘀两组药物对小鼠子宫肌瘤模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及其温阳利水和活血化瘀两组药物对小鼠子宫肌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桂枝茯苓丸及其温阳利水和活血化瘀两组药物对子宫肌瘤模型小鼠子宫重量、血清中雌、孕激素含量和子宫组织的影响.结果:桂枝茯苓丸及其温阳利水和活血化瘀两组药物有降低子宫肌瘤小鼠子宫重量和雌激素、孕酮水平和趋势,并能减轻子宫肌瘤模型小鼠子宫的病理改变.

    作者:刘畅;付永强;王英;王辉;刘文君;王振华;张芳;孙科峰;贾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思考

    强直性脊柱炎(AS)病因复杂,病程漫长,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残废,极大地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西医学对该病尚无特异性疗法.近年来,中医药对AS的治疗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优势日益突出,但是中医药防治AS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中医对AS的概念尚不统一,缺乏规范的诊断分型,中医特色的临床调研还很少等.学会独立地运用中医学理论思考,不断发现并弥补这些缺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中医诊治AS的水平.

    作者:蔡平;夏建龙;王辉文;顾振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导管冲洗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58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导管冲洗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辨证施治,配合导管冲洗.结果:有效56例,无效2例.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导管冲洗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官卓娅;田彦华;侯俊伟;赵小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舞蹈症1例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少见的血液病,其病程中多伴发神经系统症状,而伴发舞蹈症较少见.

    作者:由世浩;孙立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