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营;胡平安
目的:探讨囊立消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该药对小鼠耳廓微循环、出血和凝血时间及对大鼠体外血栓的影响.结果:该药能扩张小鼠耳廓微循环动静脉管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延长小鼠尾出血和凝血时间,降低大鼠体外血栓的重量.结论: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
作者:祝司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后如意全黄散外敷治疗及护理五步蛇伤患肢肿胀的疗效.方法:收集病例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针刺拔罐后如意金黄散外敷,对照组43例如意金黄散外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9.9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拔罐后如意金黄散外敷法治疗五步蛇伤患肢肿胀是一种简单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笑怡;何元凤;赵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朱仁康是我国著名的中医皮外科专家,就<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反映出的其治疗疮疡皮肤病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探析.
作者:赵颖;黎立;王振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预测慢性疲劳综合征将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慢性疲劳综合征文献的回顾,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存在问题,如本病的中医临床证候表现、证候分型、临床疗效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等提出建议.
作者:田玉静;唐雪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半夏为临床常用药物,但因其有毒,所以必须进行炮制之后方可安全使用.详细介绍了3种半夏常用的炮制方法,分别是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并对炮制方法及炮制过程中所使用的辅料能够降低半夏的毒性进行了论述,以期能够使医务工作者更好的掌握半夏的使用.
作者:关开;姜楠;田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从狐惑病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面探讨了二者的不同点,找出了二者的共同点和治疗的互补性,并且根据临床实践,采用升麻鳖甲汤与清胃散加减后的新方解毒愈疡汤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文中强调二者的临床相同点和互补性,为提高狐惑病和消化性溃疡病的疗效,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作者:罗化云;薛玉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刘冕堂轶事刘冕堂(1876-1947),原名润苍,号冕堂,民国年间沈阳四大名医之一.自幼研读儒书,后潜心医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以优等成绩毕业于奉天官立医学研究所.1916年被推举为奉天医学研究会研究长,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教育家,一生桃李芬芳,培育出众多中医人才.
作者:张存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当前国人健康现状喜忧参半,开展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应以多种形式开展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
作者:阎琪;杨靖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水通道蛋白为水分子转运通过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的一种膜蛋白,AQP4(aquapodn-4)为11种哺乳动物水通道蛋白之一.脑水肿是脑血管病、颅脑损伤、炎症和颅内占位等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目前发现AQP4参与了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介绍了AQP4在脑内的分布、功能、调节机制及其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陈理;彭拥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强直性脊柱炎(AS)病因复杂,病程漫长,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残废,极大地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西医学对该病尚无特异性疗法.近年来,中医药对AS的治疗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优势日益突出,但是中医药防治AS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中医对AS的概念尚不统一,缺乏规范的诊断分型,中医特色的临床调研还很少等.学会独立地运用中医学理论思考,不断发现并弥补这些缺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中医诊治AS的水平.
作者:蔡平;夏建龙;王辉文;顾振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亦是重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而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PCI)术后冠脉再狭窄发生率高达20%~40%.有研究证实,炎症反应是PCI术后再狭窄的关键;而TLR-4是连接炎症反应与PCI术后再狭窄的桥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中医从多角度出发在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唐虹;李胜涛;余昕;吕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在校和实习护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引起社会关注,以采取有效方法缓解或解除压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63名在校护生和50名实习护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在校护生大压力源为学习压力,其次为就业压力,压力小的是情感困惑,常用应对方法是向他人述说;实习护生主要的压力源为就业压力,其次为自身知识技能不足,相对其他压力小的是经济,常用应对方式是向他人述说、顺其自然(二者所占比例相似).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存在不同来源的压力,其中关键问题在于学习,而缓解压力的对策缺乏,相关教育不足,社会的关注度亦不高.根据学生压力源情况,对相关者提出应对措施的建议,以正确应对护生的压力.
作者:林新新;李睿明;王旗春;方娟;王盛华;倪丽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仙草胶囊对Iga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给小鼠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加四氯化碳及脂多糖建立IgA肾病模型.定期观察镜下血尿,观察IL-6,TNF-α.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仙草胶囊小鼠组肾组织IL-6,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中药复方仙草胶囊对Iga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国东;文惠韬;马晓露;禹长杰;向少伟;乔莉;许健;何小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川芎为妇科常用药,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历代本草记载甚多,探讨川芎在古代妇科临床中的应用,希望在现代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郝星华;谷红萍;尹巧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结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1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措施13例,全部治愈.手术治疗97例,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术式,91例治愈,住院7~64天,平均18天;随访1~4年均无远期并发症,6例死亡,3例因创伤严重于术中死亡,其他3例术后1~12天死亡,死亡原因:严重颅脑损伤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结论:详细了解病史,全面体检,床头B超,CT及腹腔穿刺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有适应证非手术治疗也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综述近年针刺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方法:将2005年起相关文献的内容.分为机理探讨及针刺、电针疗法、穴位注射、针刺加物理疗法等不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肯定了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结论:针刺治疗颈椎病有良好效果,无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顺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自本校中医妇科学招收研究生以来,中医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科研、教学、临床输送了一大批高质量、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中医高等教育的历史不长,研究生制度的建立则更短,体制虽已建立但不完善,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对本校中医妇科研究生的培养经验、教训和对未来的展望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于燕;张燕;包姗姗;吴效科;侯丽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补虚祛瘀法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改良付氏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模型对照组(A组)、复方愈疡散组(B组)、补虚方组(C组)、祛瘀方组(D组),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研究各组第10天时创面瘢痕组织中Smad3、TGF-β1的变化.结果:第10天时,B组Smad3、TGF-β1表达低于An,C组Smad3的表达低于A组.提示复方愈疡散在实验性大鼠难愈合创面肉芽组织形成期,对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秦海洗;何长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病人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取得较好的疗效,经本组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1%,只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各种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变化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种指标也有明显好转.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消秘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自制温阳消秘汤(制附子、党参、炒白术、炙甘草、干姜、火麻仁、杏仁、砂仁、当归、黄芪、升麻等)治疗功能性便秘103例,并与76例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总疗程为6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23%、76.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消秘汤治疗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谢胜;冯金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