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超
目的:研究白粉藤的植物形态和显微结构特征,为鉴定、开发利用和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植物形态和显微鉴别方法.结果:根具初生射线;茎皮层簇晶断续排列成环,厚角组织将皮层分隔成两部分,木质部导管多单个纵向排列;叶主脉维管束数个排列成环;粉末中可见大量黏液细胞,草酸钙晶体.结论:以上特征具有鉴别意义,可做为鉴别白粉藤的参考依据.
作者:朱华;赵旭;高雅;张可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通过分析在英语生理学教材中出现的由tat、which引起的定语从句及同位语从句,来分析这类医学英语及汉译的特点.
作者:张力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建立菟丝子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标样,对菟丝子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采用甲醇超声提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00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总黄酮在7.456~44.73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A=0.0123C+0.0337(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2%(RSD为1.3%).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控制质量.
作者:王刚;杨松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半夏为临床常用药物,但因其有毒,所以必须进行炮制之后方可安全使用.详细介绍了3种半夏常用的炮制方法,分别是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并对炮制方法及炮制过程中所使用的辅料能够降低半夏的毒性进行了论述,以期能够使医务工作者更好的掌握半夏的使用.
作者:关开;姜楠;田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后如意全黄散外敷治疗及护理五步蛇伤患肢肿胀的疗效.方法:收集病例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针刺拔罐后如意金黄散外敷,对照组43例如意金黄散外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9.9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拔罐后如意金黄散外敷法治疗五步蛇伤患肢肿胀是一种简单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笑怡;何元凤;赵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从痰的色、质、量、味、咯出难易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作者:关秋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率低,老年患者发病更是罕见,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为1例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愈的老年格林巴利综合征,现对其诊治经过进行剖析,可供临床参考.
作者:胡春平;黄天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对石虎[Evodia rutaecarpao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ng]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表征.方法:采用溶剂法、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石虎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昊茱萸碱,羟基吴茱萸碱.
作者:赵正煜;李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功能性低热属于祖国医学内伤发热范畴,临床上颇为常见,治疗上也颇棘手,笔者多年来辨证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小结如下:
作者:吕志生;张先茂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测复方芎芷散对瘀血阻络型血管性头痛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9年5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和神经科90例诊为瘀血阻络型血管性头痛患者,经超声多普勒检测均有脑血管痉挛,血流速度改变.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单纯中药组(A组)、中西医结合组(B组)、单纯西药组(C组),治疗3个月后观测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9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过程中各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试验后患者血、肝肾功能、尿常规均未出现明显异常.②A组治愈20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90.00%;B组治愈23例,显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C组治愈18例,显效5例,无效7倒,有效率76.67%.A组与B组的疗效均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③治疗前,3组之间全血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A组、B组全血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A组、B组之间全血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无显著性差异,C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芎芷散与西比灵胶囊合用有协同作用,对瘀血阻络型血管性头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机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抗增殖、缓解平滑肌的紧张状态,改善瘀血的病理状态,从而对属于瘀血阻络的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盖云;张彤;蔡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后世医家根据当归六黄汤的药物组成及配伍特点,开拓了本方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作者依据异病同治的辨证施治原则,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病症,喜用此方,每获佳效.
作者:崔梅梅;郭跃;闫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因关节软骨进行性消失、骨质过度增生而导致的以慢性关节疼痛、僵硬、肥大及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骨伤科常见病,严重地影响了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从2008年3月-2009年2月,笔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结合内服六味地黄丸及中药烫疗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的治疗方法治疗该病患者50例,疗效较好.
作者:何兴能;梁琼平;刘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和单纯手术治疗疗效观察对比,运用科学的方法证明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优势,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搜集2006年12月-2008年12月之间在本院蒙医骨科住院的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应用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对照组:四肢骨折手术治疗.阐述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治疗与手术治疗之间的差异.结果:①治疗组四肢骨折患者治愈率为97%,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蒙医症候治愈率为97%,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对骨痂形成、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上述结果分析:蒙医传统整骨与小夹板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进一步推广价值.结论:经系统临床研究,在临床上用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好,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巴虎山;王青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支生力军,是各个学科梯队建设的重点培养对象,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及<中医内科学>的学科特点,探讨青年教师开展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李培武;刘凤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防褥疮气垫配合翻身在骨科卧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骨科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不使用气垫床,观察组使用防褥疮气垫,比较两组骨科患者的翻身时效积分和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翻身时效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翻身间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皮肤潮湿感、皮肤灼热感、皮肤发红及压疮发生例数均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卧床患者应用防褥疮气垫床配合翻身、按摩有良好的疗效,对减少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减轻护士劳动强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梁鼎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介绍邵铭教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辨证论治经验,他认为热毒瘀结、肝脾损伤是丙型肝炎的病机特点,指出凉血化瘀解毒、调养肝脾是基本大法.
作者:陈广梅;赵红兵;车军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导管冲洗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辨证施治,配合导管冲洗.结果:有效56例,无效2例.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导管冲洗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官卓娅;田彦华;侯俊伟;赵小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肾衰竭的超声诊断意义.方法:1例患者行超声检查,测量双肾大小、双肾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超声检查衰竭肾与正常肾差异显著.结论:彩色超声对肾衰竭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莉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200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儿科收治的200例HMD患儿,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素与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应用治疗组(观察组)100例,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组(对照组)100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并发症及存活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但是观察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均有明显疗效,临床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
作者:邓喜琳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