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杨松松
目的:探讨传统方荆知柏地黄丸不同剂量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观察不同荆量知柏地黄丸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用药前后的体重变化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知柏地黄丸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知柏地黄丸中、高剂量组与单用CTX组比较,抑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能有效地抑制S180肿瘤生长,从而证实了从肾阴虚论治肿瘤的可能性.
作者:吕玉萍;张健;王冬梅;高晶晶;喻明;曹阳;霍岩;王文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FESS手术在改善鼻窦炎、鼻息内症状,提高疗效上有重要作用.目前FESS手术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但影响FESS手术后黏膜上皮化存在着诸多因素,在对众多影响因素研究时,诸位学者各有侧重,将影响FESS手术后黏膜上皮化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阐述,并提出中医证型可能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安静娟;王东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少见的血液病,其病程中多伴发神经系统症状,而伴发舞蹈症较少见.
作者:由世浩;孙立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伴随着中药材国际市场的蓬勃发展,中药材包装策略成为中药材国际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中药材国际市场营销的包装现状和策略的研究,发挥中药材包装策略的优势,让中药材包装策略为中药材国际市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邱蕾;崔潇;周世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0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切开引流治疗.结果:两组近期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6个月~3年,两组术后形成肛瘘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对预防术后肛瘘的形成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张玉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HGF的相关性.方法:取本院终末期肾衰患者(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脂蛋白(LP),用高分辨二维颈动脉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动脉硬化斑块.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的HGF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预警指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沙庆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思密达又名双八面体蒙脱石、十六角蒙脱石,是一种高效、无毒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和清除剂.近年来在儿科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笔者对思密达儿科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春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加参方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因子和细胞因子检测,以探讨加参方增强心功能、减少水钠潴留的作用机制.方法:各组大鼠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取血5mL,,用放免方法测定内分泌因子和细胞因子变化.结果:加参方能够明显抑制CHF大鼠的RAAS系统的Ang Ⅱ、ALD,降低ET、AVP、ANP,升高CGRP.结论:加参方很可能通过干预神经内分泌系统,减轻了心衰的发展,改善了水钠潴留.
作者:郭志军;高秀梅;王保和;徐强;王怡;刘艳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综合评价豆类及豆制品摄入是否为乳腺癌的保护因素,为人群乳腺癌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国1994-2008年间有关豆类及豆制品摄入和乳腺癌关系的研究文献,应用Cochrane协作罔制作和保存系统评价的专用分析软件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6g,其中4篇为中国学位论文.异质性检验结果:Q=114.56,P<0.0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合并OK=0.74,95%CI(0.55,1.00),Z=1.99,P=0.05,按检验水准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经常摄入豆类及其制品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建议妇女每天撮入豆类食品如豆腐,能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作者:王萍玉;谢书阳;李有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制肿消散辅助治疗下肢水肿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自2005年以来,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自制肿消散治疗下肢水肿性疾病42例.结果:全部病人均在外敷用药2~3天内肿胀开始明显消退,本组病人治疗后肿胀完全消退30例,明显减轻10例,总有效率95.2%.结论:肿消散辅助治疗下肢水肿性疾病简便易行,疗效可靠.
作者:赵先峰;王世清;韩云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也无特异性药物和治疗方法.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DPN上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的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鹏雯;刘长勤;杨叔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f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以侵犯大肠(直肠和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中医对溃结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且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基于中医药对本病治疗作用做扼要综述.
作者:王坤;张伟;查安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解毒饮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基础治疗组40例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甘露消毒丹组40例用甘露消毒丹治疗.解毒饮组40例用解毒饮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3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甘露消毒丹组、解毒饮组能改善肝纤维化,且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两者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与基础治疗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解毒饮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抗肝纤维化,抑制HBV复制.
作者:覃光地;毛德文;龙富立;周阳红;邱华;张荣臻;黄鸿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搜索单纯中药与西药对照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试验质量进行方法学评价,并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治疗1714名病人满足纳入标准,试验均在中国进行.与西药对照组相比,中药对胃癌癌前病变患者的胃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HP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有优势,合并RR、95%可信区间(CI)及P值分别为[RK 1.51,95%CI(1.42,1.62),P<0.00001)、[RR 1.34,95%CI(1.16,1.54),P<0.0001]、(RR1.85,95%CI(1.57,2.19),P<0.00001]、[RR 1.77,95%CI(1.42,2.21),P<0.00001],[RK 2.19,95%CI(1.66,2.88),P<0.00001]、[RK 1.90,95%CI(1.60,2.27),P<0.00001].结论:中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偏低,仍须科学设计临床研究方案,进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提供更具说服力的证据.
作者:缪春润;沈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的作用和优势.方法:在本院外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使用胰岛素泵使血糖维持在围手术期理想的范围.结论:使用胰岛素泵在围手术期可以迅速控制血糖,且方便、安全、有效,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段晓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对石虎[Evodia rutaecarpao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ng]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表征.方法:采用溶剂法、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石虎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昊茱萸碱,羟基吴茱萸碱.
作者:赵正煜;李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当前国人健康现状喜忧参半,开展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应以多种形式开展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
作者:阎琪;杨靖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为观察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按摩保健操,预防孕妇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孕14~36周社区女性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常规干预加肛门保健操.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结果:90例中完成84例,干预组中4例剔除,对照组2例脱落.痔病发生率干预组8例(19.5%),对照组13例(30.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痔病发生频率干预组(0.40)低于对照组(0.43).未发现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结论: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按摩保健操,是预防孕妇痔病的一种安全、简易、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彬;虞洁薇;杨文宏;董凤英;顾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喉源性咳嗽的患者全部用桑杏汤合桔梗汤加减(桑叶、杏仁、川贝母、沙参、桔梗、甘草、蝉衣、射干、百部、牛蒡子等)治疗.结果:治愈52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结论:桑杏汤合桔梗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确切.
作者:洪秀梅;刘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介绍邵铭教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辨证论治经验,他认为热毒瘀结、肝脾损伤是丙型肝炎的病机特点,指出凉血化瘀解毒、调养肝脾是基本大法.
作者:陈广梅;赵红兵;车军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