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影;王忠良;刘敏;张义勤;李家岭;梁田;梅发光;赵光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社会竞争激烈,失眠的发生越来越多,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公布的睡眠障碍比例为29%,并逐年上升.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作者:李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以加味承气汤为主方(大黄、芒硝、枳实、厚朴、香附、桃仁、赤芍等)鼻饲,配合针灸,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张伟;孙久山;赵宝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痛速消涂膜搽剂预防原发性关节炎的药效学作用,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Freund's完全佐剂引起的关节炎模型,观察痛速消涂膜搽剂对其的预防作用.结果:痛速消涂膜搽剂能够对Freund's完全佐剂引起的关节炎大鼠原发性病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能显著延长0.6%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潜伏期并减少扭体次数.结论:痛速消涂膜搽剂对实验性大鼠原发性关节炎有一定预防作用,同时具有显著抗炎镇痛的作用.
作者:王平;李莹;张涛;韩莉;龚彦胜;孙虎;袁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学习孙定隆副教授从脾论治,运用启宫丸加减治疗代谢性疾病,如单纯性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等,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李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返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2005年3月-2007年3月间收治的126例返流性食管炎,笔者以中医的中焦祛火调为病理机制,采用疏肝活气,和胃降热、升清化浊的柴胡栓干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返流性食管炎,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继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草经百种录>:凡药能去湿者必增热,能除热者,必不能去湿,惟黄连能以苦燥湿,以寒除热,一举两得,莫神于此.而疱疹的起因多由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将黄连研细粉制成乳膏外敷患处,效果明显.但是实际应用中黄连细粉不易得,笔者尝试用其有效成分小檗碱的盐酸提取物盐酸小檗碱以同样比例制成乳膏代替黄连粉末乳膏,疗效显著.结论:采用盐酸小檗碱乳膏外敷治疗疱疹具有疗程短、疗效好、安全、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凡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医学蕴藏着丰富的体质医学的内容,从中医学痰湿体质角度入手,讨论了其生理病理特点、形成机理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特点,归纳了痰湿体质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范梦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芪皂苷注射液,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给药,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血浆ET、NO及主要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ET及ET/NO水平明显降低,同时部分主要生化指标也有所下降;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其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皂苷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成考;卞耀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现代医学关于糖尿病的研究日益深入,并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祖国医学中的消渴病在某些临床表现上类似于糖尿病,但由于其以症状命名,故而消渴病中还包含了现代医学中非糖尿病的因素.随着糖尿病的病情发展,终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包括了心脏大血管病变,临床上以中医学胸痹为主要的发病类型.虽然传统医学的消渴和胸痹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二者除了在发病上可能存在的并行关系外,如果从总体的病机着眼,消渴与胸痹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着重论述消渴并发胸痹的病理演变过程,力图从这一过程中找到二者关系的本质.
作者:薄文斌;石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供血的影响.方法: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后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观察临床疗效、静息心电图ST段变化和24h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明显改善静息心电图ST段变化和TIB,且治疗组临床疗效和TIB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心肌供血.
作者:张培影;王忠良;刘敏;张义勤;李家岭;梁田;梅发光;赵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茯苓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isil(TM钻石)C18柱(150mm×4.6mm,5um);以乙腈-水(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nm;柱温35℃;流速:1.0mL·min-1.结果:薯蓣皂苷元进样量在0.4896ug~2.448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加样回收率为97.1%,RSD为1.23%.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良好.
作者:苏红艳;刘玉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报道了应用针灸和中药治疗带状疱疹88例的临床过程,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作者:蔡民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评估中医正骨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29例,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结果:26例患者获得满意复位,复位满意率89.7%;根据Paley足部评分标准,优良率93.3%;关节压缩优良率90.9%,总体优良率92.3%.结论:手法复位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良好,且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喜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胆囊炎、返流性食管炎、血压调节不良、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咽炎,并举案例说明.凡属脾气不足,清阳上升之证均可以加减施治.
作者:唐志东;杨晖;陈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针灸治疗可以充分发挥中医优势,所以,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PSD的主导作用,对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述不同针灸疗法对PSD的治疗,并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作者:朱珊珊;孙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刺络放血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对40例患者采用舌底刺络放血治疗,穴位:金津、玉液,15次为1个疗程,不愈者再进行第2个疗程.在治疗的全程中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总有效率为95%.结论:舌底刺络放血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显著.
作者:宋慧锋;王晓玲;梁肖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温胆汤为历史名方,出自南北朝名医姚僧垣的<集验方>,因其疗效卓著而为历代医家广泛应用,后为<备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引用得以存留.
作者:李燕;董湘玉;周秀芳;周振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补肠汤联合化疗对直肠癌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益气活血补肠汤加化疗治疗,对照组(34例)单用化疗治疗,两组治疗均为每3周1次,共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气虚血瘀症状的改善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41.1%和35.3%;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疗效:控显率治疗组(73.5%)与对照组(2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补肠汤联合化疗对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气虚血症状,减轻化疗部分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王桦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