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举隅

唐志东;杨晖;陈波

关键词:升阳益胃汤, 临床应用, 举隅
摘要: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胆囊炎、返流性食管炎、血压调节不良、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咽炎,并举案例说明.凡属脾气不足,清阳上升之证均可以加减施治.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针刀结合温针治疗肩胛背部肌筋膜炎临床研究

    肩胛背部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多发且颇为棘手的疾患,常由于早期治疗的延误,遗留不少扰人的症状,以至影响日常的工作与生活.笔者自2004年以来以小针刀结合温针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产地葛根中总黄酮和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葛根中总黄酮和葛根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葛根素含量,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um),流动相为甲醇--水(33:67),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总黄酮含量为0.66%~18.41%;葛根素含量为0.21%~4.06%.结论:各产地的葛根药材中总黄酮和葛根素含量间变异较大,以四川产葛根中总黄酮和葛根素含量高.

    作者:任亚东;朱艳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专业《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初探

    通过对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和落后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对药物化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与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作者:陈桂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多平面重建对周围型肺癌支气管血管切迹的检出研究

    作者:张伟;孙久山;赵宝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痛经的辨证与辨病治疗

    通过辩证结合辨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子宫发育不良等引起的病经,分清寒热虚实,瘀血轻重,结合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分别用活血化瘀,清利湿热,补益肝肾等法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唐青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脊髓EAAs及NMD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针刺镇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神经病理性疼痛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为特征,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中枢敏化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脊髓兴奋性氨基酸及其NMDA受体介导了脊髓中枢敏化现象,参与了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的形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刺可通过降低脊髓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及NMDA受体的表迭,抑制中枢敏感化的产生,减缓痛觉过敏的形成从而达到镇痛的效应.

    作者:李翠贤;马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对肿瘤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肌肉注射胃复安,观察对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消化道不良反应及骨髓抑制程度的减毒作用.方法:将选取病例随机分为穴注组和肌注组.穴注组:胃复安10mg注入双侧足三里穴,1次/日,与化疗方案同步;肌注组: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1次/日,与化疗方案同步.结果:消化道反应程度:穴注组0度1例,Ⅰ度6例,Ⅱ度8例,Ⅲ度、Ⅳ度0例:肌注组0度0例,Ⅰ度4例,Ⅱ度9例,Ⅲ度2例,Ⅳ度0例.骨髓抑制程度:穴注组0度0例,Ⅰ度9例,Ⅱ度6例,Ⅲ度、Ⅳ度0例;肌注组0度0例,Ⅰ度3例.Ⅱ度10例,Ⅲ度2例,Ⅳ度0例.结论:穴注组对于减弱化疗患者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程度明显优于肌注组.

    作者:赵艳莉;王会仓;陈明霞;李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痰湿体质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中医学蕴藏着丰富的体质医学的内容,从中医学痰湿体质角度入手,讨论了其生理病理特点、形成机理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特点,归纳了痰湿体质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范梦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参黄芪的性味与配伍对方剂构成的影响

    人参黄芪配伍对方剂构成的影响,叙述<伤寒论>中人参的作用,人参在方剂配伍中的作用;<金匮要略>中黄芪的作用;人参黄芪在方剂配伍中的作用.

    作者:刘月;初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61例肝硬化患者综合分析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为了解我院肝硬化病人的状况,对我院2004-2006年消化科住院治疗的36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性别、年龄结构、并发症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虹;解雅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强化实践环节提高中医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就中医院校学生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计算机复合医学人才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颖;刘建平;杨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乙乙乳膏对软组织损伤局部组织中IL-1β含量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乙乙乳膏对实验性损伤性血肿局部软组织炎性介质IL-1β的影响及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通过打击局部建立家兔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乙乙乳膏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分别应用乙乙乳膏或对照药或65%酒精局部给药,于治疗后第1、3、5天同一时相局部软组织取材,部分组织匀浆,用ELISA法测定匀浆液中IL-1β含量,在电镜和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乙乙乳膏组,扶他林凝胶膏组损伤局部软组织瘀血明显消退,肌纤维的修复;盐水组损伤局部软组织IL-1β的含量伤后各时相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乙乙乳膏组有效抑制模兔损伤局部组织IL-1 β的含量(P<0.01),而与扶他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乙乳膏剂可以有效的促进损伤局部瘀血的消散和肌纤维的修复.其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机理与抑制损伤局部软组织炎性因子IL-1 β的产生有关.

    作者:韩涛;何磊;李述新;李洪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温胆汤加减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温胆汤为历史名方,出自南北朝名医姚僧垣的<集验方>,因其疗效卓著而为历代医家广泛应用,后为<备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引用得以存留.

    作者:李燕;董湘玉;周秀芳;周振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复方脚癣灵搽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脚癣灵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CL法对复方脚癣灵中蛇床子、土剂皮进行了定性研究,并用HPLC法对方中君药黄连、黄柏的主要成分小檗碱,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小檗碱在1.824~18.04 ug/m.范围内,黄芩苷在1.84~18.4u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8.97%和98.27%,KSD分别为3.8%和1.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复方脚癣灵的质量.

    作者:荆蕴杰;郭汉文;方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辛芷滴鼻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辛芷滴鼻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白芷所含欧前胡素进行含量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58:4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0nm;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所含白芷、辛夷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欧前胡素进样量在0.116~2.320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100.6%.KSD为2.41%(n=6);薄层色谱显示方中白芷、辛夷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辛芷滴鼻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贾树娟;张会宗;李大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莱阳沙参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对近10年来莱阳沙参在资源分布、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真伪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性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今后对莱阳沙参进行研究、综合利用开发方面的建设性意见,以利于对莱阳沙参的深入研究.

    作者:吕方军;张钦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连翘籽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目的:对连翘籽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研究.方法:用化学方法及层析法对样品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合物分离,采用光谱法对分得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采用溶剂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重结晶等理化提取分离纯化手段,从连翘籽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单体化合物,并利用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Ⅰ),白桦酯酸(Ⅱ).结论:化合物(Ⅰ)和(Ⅱ)为首次从连翘籽中分离得到.

    作者:冯雪;刘玉强;穆春旭;于婷;赵红丹;林长旭;才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补肾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以补肾润肠通便汤(肉苁蓉15g,火麻仁15g,生地15g,麦冬10g,当归10g,枳壳10g,大腹皮10g,川牛膝10g,甘草5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治疗48例习惯性便秘的老年患者.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补肾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良好.

    作者:周俊亮;潘奔前;刘友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运用中医综合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心理、日常生活起居、饮食调护、中药离子导入、康复指导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综合护理,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护的作用.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中医综合护理方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田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瑜伽与中医养生

    中医学与瑜伽都产生于具有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东方古国,都属于历史久远、各自独立并具有巨大体系的养生文化.中医学是我国的原创性医学,古印度文化汲养下的瑜伽也同样具有鲜明的人文与医学的双重属性.就两者各自的指导思想,饮食养生等方面进行粗略的比较,期望给时下中医养生的实践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进而更好地指导养生防病与临床治疗.

    作者:刘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