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产地葛根中总黄酮和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任亚东;朱艳林

关键词:葛根, 总黄酮, 葛根素, HPLC,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产地葛根中总黄酮和葛根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葛根素含量,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um),流动相为甲醇--水(33:67),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总黄酮含量为0.66%~18.41%;葛根素含量为0.21%~4.06%.结论:各产地的葛根药材中总黄酮和葛根素含量间变异较大,以四川产葛根中总黄酮和葛根素含量高.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左金丸治证本质及其配伍内涵探析

    <丹溪心法>左金丸,由黄连六两与吴茱萸一两配伍组成,为治肝火犯胃证之常用方剂.历代医家对其治证及配伍均多有阐发,本文旨在从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人手,探讨左金丸治证本质及其配伍内涵.

    作者:张红梅;范颖;李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茯苓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茯苓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isil(TM钻石)C18柱(150mm×4.6mm,5um);以乙腈-水(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nm;柱温35℃;流速:1.0mL·min-1.结果:薯蓣皂苷元进样量在0.4896ug~2.448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加样回收率为97.1%,RSD为1.23%.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良好.

    作者:苏红艳;刘玉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岩舒治疗食道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岩舒注射液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能手术或手术后复发的中晚期食道癌病人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岩舒注射液20mL.每日1次,连用3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即氟脲嘧啶0.5/m2,1~5天,顺铂25/m2,1~3天,每3周或4周重复1次,1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20例,总有效率65%.对照组15例,总有效率46%.结论:岩舒注射液具有抗癌作用,其临床疗效与化疗药物相近,并具有缓解癌性疼痛的作用,无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高庆华;杨柳;岳峥;张大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强化实践环节提高中医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就中医院校学生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计算机复合医学人才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颖;刘建平;杨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复方脚癣灵搽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脚癣灵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CL法对复方脚癣灵中蛇床子、土剂皮进行了定性研究,并用HPLC法对方中君药黄连、黄柏的主要成分小檗碱,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小檗碱在1.824~18.04 ug/m.范围内,黄芩苷在1.84~18.4u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8.97%和98.27%,KSD分别为3.8%和1.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复方脚癣灵的质量.

    作者:荆蕴杰;郭汉文;方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乙乙乳膏对软组织损伤局部组织中IL-1β含量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乙乙乳膏对实验性损伤性血肿局部软组织炎性介质IL-1β的影响及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通过打击局部建立家兔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乙乙乳膏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分别应用乙乙乳膏或对照药或65%酒精局部给药,于治疗后第1、3、5天同一时相局部软组织取材,部分组织匀浆,用ELISA法测定匀浆液中IL-1β含量,在电镜和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乙乙乳膏组,扶他林凝胶膏组损伤局部软组织瘀血明显消退,肌纤维的修复;盐水组损伤局部软组织IL-1β的含量伤后各时相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乙乙乳膏组有效抑制模兔损伤局部组织IL-1 β的含量(P<0.01),而与扶他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乙乳膏剂可以有效的促进损伤局部瘀血的消散和肌纤维的修复.其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机理与抑制损伤局部软组织炎性因子IL-1 β的产生有关.

    作者:韩涛;何磊;李述新;李洪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开拓进取继承创新——辽宁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建平教授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阐发中医古籍有关血液理论的论述特点

    血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在中医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代医籍对于血液的论述很多,但归纳起来基本上多是围绕血液的生成、功能以及血液异常导致血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治法展开论述的,并且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作者:黄宝冬;吕爱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61例肝硬化患者综合分析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为了解我院肝硬化病人的状况,对我院2004-2006年消化科住院治疗的36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性别、年龄结构、并发症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虹;解雅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益气活血补肠汤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补肠汤联合化疗对直肠癌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益气活血补肠汤加化疗治疗,对照组(34例)单用化疗治疗,两组治疗均为每3周1次,共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气虚血瘀症状的改善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41.1%和35.3%;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疗效:控显率治疗组(73.5%)与对照组(2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补肠汤联合化疗对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气虚血症状,减轻化疗部分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王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莱阳沙参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对近10年来莱阳沙参在资源分布、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真伪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性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今后对莱阳沙参进行研究、综合利用开发方面的建设性意见,以利于对莱阳沙参的深入研究.

    作者:吕方军;张钦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藁本内酯对照品提取与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提取与分离等实验从中药材藁本中得到藁本内酯的对照品.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和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依据,并能够掌握该方法.方法:中药材蒿本中含有藁本内酯、正丁烯酞内酯等多种成分,通过硅胶G柱层析分离制得藁本内酯,经GC-14B气相色谱检测纯度,以UV-2401(PC)S考察其质量标准.结果:制得藁本内酯纯度为98%以上,稳定性实验发现藁本内酯于-20℃下在氟仿溶液中稳定,乙醇溶液中不稳定,四氯化碳溶液中末见漂浮物.结论:该试验分离提取的藁本内酯纯度高、杂质少,质量标准符合中国药典限量规定,并对其稳定性提供依据.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应对医院突发事件组织构成的基本要素

    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决定了各级各类医院具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的责任与义务.如何不辱使命、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紧急救援的重任?必须构建一支与其功能和任务相匹配的现代、正规、统一、高效的紧急救援组织力量,即快速应急机动医疗队.这个医疗队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科学合理的编配结构;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全面具体的应急预案;训练有素的技术队伍;系统严密的规章制度;先进适用的药材装备.

    作者:侯洪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88例有效性分析

    报道了应用针灸和中药治疗带状疱疹88例的临床过程,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作者:蔡民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Hoffa骨折6例临床分析

    对于Hoffa骨折,临床少见,诊断困难,常会漏诊.Hoffa骨折采用保守疗法,易产生移位,因此,临床上常采用手术疗法,对其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叙述.

    作者:赵燕邦;朱永;陈俊英;宋长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取药液150mL,每晚睡前保留灌肠,2周为1个疗程.结果:80例患者,显效46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9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作者:邸大鑫;顾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整合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肝病治疗仪运用脉冲电磁场,以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为核心,辅以耳穴贴压、有氧运动、饮食疗法为整合方案,加强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设计,将112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A、B组,每组56例.在肝病治疗仪统一治疗前提下,观察两组疗程前后血脂值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降低TC、TG、LDL-C有显著疗效(P<0.05),HDL-C升高.两组疗效对比:A组在治疗后调脂作用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整合效应(肝病治疗仪、耳穴贴压、有氧运动、营养平衡)为一体,治疗高脂血症有明显的调脂效果.时防治心脑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痛速消涂膜搽剂预防原发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痛速消涂膜搽剂预防原发性关节炎的药效学作用,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Freund's完全佐剂引起的关节炎模型,观察痛速消涂膜搽剂对其的预防作用.结果:痛速消涂膜搽剂能够对Freund's完全佐剂引起的关节炎大鼠原发性病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能显著延长0.6%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潜伏期并减少扭体次数.结论:痛速消涂膜搽剂对实验性大鼠原发性关节炎有一定预防作用,同时具有显著抗炎镇痛的作用.

    作者:王平;李莹;张涛;韩莉;龚彦胜;孙虎;袁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黄芪皂苷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保护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芪皂苷注射液,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给药,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血浆ET、NO及主要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ET及ET/NO水平明显降低,同时部分主要生化指标也有所下降;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其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皂苷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成考;卞耀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针刀结合温针治疗肩胛背部肌筋膜炎临床研究

    肩胛背部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多发且颇为棘手的疾患,常由于早期治疗的延误,遗留不少扰人的症状,以至影响日常的工作与生活.笔者自2004年以来以小针刀结合温针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