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肛窦炎42例

贺小婉;刘波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慢性肛窦炎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肛窦炎临床疗效.方法:以中药祛毒汤保留灌肠;同时用硝酸甘油软膏肛内上药,治疗慢性肛窦炎42例.结果:治愈12例,有效28例,无效2例.结论:中西结合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肛窦炎,改善症状,疗效更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癌痛消颗粒调节大鼠移植性肝癌VEGF和MVD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用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癌模型研究癌痛消颗粒对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以探讨该药癌痛消颗粒抗肝癌作用的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癌痛消颗粒高剂量组(A组)、癌痛消颗粒低剂量组(B组)、5-Fu组(C组)、生理盐水组(D组),于造模后第8天对癌痛消治疗组及生理盐水组灌胃给药,5-Fu组腹腔注射给药,连续用药14天后停药24h,处死大鼠,取出瘤块,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块中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另设正常饲养组(E组)大鼠10只,不进行造模及给药,供实验结束时作空白对照用.结果:造模各组(A、B、C、D组)VEGF及MVD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E组)(P<0.01);两者的表达均以D组高;和D组比较,A、B、C组均可明显降低VEGF及MVD的表达(P<0.01),A组比B组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癌痛消颗粒可下调大鼠移植性肝癌VEGF和MVD的表达,以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

    作者:魏录翠;韦艾凌;唐健;张永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补肾养胎丸治疗滋养细胞发育和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为了观察补肾养胎丸治疗滋养细胞发育和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及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将116例滋养细胞发育和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49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用补肾养胎丸及西药对照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治愈率94.0%,对照组总治愈率83.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补肾养胎丸可明显提高滋养细胞发育和功能不全的治愈率,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子宫与卵巢的血流,促进卵巢及子宫的生长发育,促使卵巢黄体及子宫内膜腺体的分泌有关.

    作者:王喜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谈少阳病与小柴胡汤证

    小柴胡汤证与少阳病的关系是历代医家反复探讨的问题之一,少阳病的基本病变是胆气内郁,胆火上炎.小柴胡汤证病机以枢机不利为主,胆火内郁之邪不甚.少阳病与小柴胡汤证,虽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所区别.

    作者:吕新华;王兴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论治

    论述高血压病在中医的归属,病因病机,各种论治方法,重点介绍平调阴阳,急则治标,缓则补肝肾,重视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治疗方法,并倡导生活调理.

    作者:苏小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运用《伤寒论》辨证施治临床验案三则

    运用<伤寒论>辨证施治临床验案,①脾虚气滞腹满证;②寒饮伏肺证;③阴明经证.例举案例说明.

    作者:吴随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骨科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科学的进步,人类寿命不断延长,现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年龄划分有两个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的人群称为老年人,在发展中国家将≥60的人群称老年人.我国将≥60的人群称为老年人[1],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生理功能低下,且不同程度地伴有心、脑、血管、肺、肾等器官疾病,再则骨科疾病手术的特殊性,加强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眩晕源流犀义

    眩晕为临床常见之病症.起作之时,患者自觉头晕目眩,甚者天旋地转,如坐舟车,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祖国医学对于眩晕一证论载颇丰,因其病因多样,病机有异,证分虚实,治疗之法亦有不同.兹不揣愚昧,就中医学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及论治作一浅析,以期对眩晕的临床诊疗有所裨益.

    作者:曹敏;郑丰杰;周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药对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概况

    原发性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肾脏为其主要受损的靶器官之一.因此,重新认识和积极防治逆转高血压性肾损害成为近年来中西医领域研究的焦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高血压肾损害在临床及实验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及系统的大样本研究.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概念及诊断、中医学认识、临床研究、动物研究等几方面对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药研究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宗仁;刘龙民;朱喜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玻璃酸钠注射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58例(73膝)用中药熏洗配合膝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5周,经过6~36个月的随访,平均12.1个月,结果优39例52膝、良11例15膝、中4例5膝、差1例1膝,总优良率为91.78%.结论: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帮剑;梁美君;金红婷;袁建迪;童培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清热化瘀方提取物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耐受作用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缺血耐受机制及清热化瘀方作为预处理药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预处理模型和再灌注模型.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预处理组、药物预处理组.再灌注后以免疫组化法测定Fas/FasL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药物顸处理能够抑制梗死后Fas/FasL表达(P<0.05),其作用程度与缺血预处理接近;药物预处理能抑制缺血半暗区神经元凋亡(P<0.05).其作用程度与缺血预处理相当.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促凋亡蛋白Fas/FasL的合成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Fas/FasL是脑缺血耐受机制之一:清热化瘀方通过下调脑缺血后Fas/FasL的表达而减轻再缺血后神经元凋亡.

    作者:胡跃强;胡国恒;龙华君;祝美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天癸学说探讨

    目的:对天癸学说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方法:参阅相关的古代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结论:天癸存在于脑中,与肾气的盛衰关系密切,能够促进人体生殖机能成熟并维持其功能.天癸是决定精血是否正常发生并应时而至的重要因素,是促进并决定人体生殖遗传的生殖信息类物质,具有维持生殖功能的重大生理作用.

    作者:赵永明;吴效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述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导致多种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危害极大.中医认为血瘀是高血压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越来越受到现代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将重点介绍高血压与血瘀证关系的现代研究以及活血化瘀法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余达明;史亦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职医药卫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按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更加适合高职教育.

    作者:张红;靖宇;石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脂肪肝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患者增加,脂肪肝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就中医治疗脂肪肝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高永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几种因素对包合物制备的影响.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表进行包合工艺的优选.结果:佳包合工艺为A2B3C2即紫苏子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8,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2.5h.

    作者:曲静;王艳春;刘丽;陈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头针体针并用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并用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头针、体针结合治疗组56例和单纯体针对照组50例,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针体针并用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较好.

    作者:徐涛;王翠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抗炎症治疗进展

    阐述中西医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细胞炎性因子的实验及治疗研究现状,从现代医学、中医药等治疗对衰抗炎症进行探讨.

    作者:王晓琳;胡静;钟丹;田付华;王卫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失眠从脾胃论治

    历代医家对于失眠论治颇详,大多认为主要病位在心.主要涉及脏腑有肝、胆、肺、肾,较少论及脾胃脏.现从脾胃的生理病理角度,探讨了脾胃的功能失调对失眠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提出从脾胃论治失眠的观点,以冀完善失眠的论治思维.

    作者:张聪颖;于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张仲景痹证病机治法浅析

    浅析了张仲景对痹证的病机和治法认识的特点.仲景认为,痹证病因学上湿邪占据了主要地位,而正虚感邪是痹证的主要病机.仲景治疗痹证以祛湿为大法,此外,依据证候的寒热虚实不同,尚有温经散寒、化湿止痛和清热通络止痛以及补虚扶正、祛邪蠲痹等不同治法.

    作者:刘孟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心理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通过量表测评评价心理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45例伴有抑郁状态的RA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5例与抗风湿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与抗风湿和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与抗风湿、抗抑郁治疗联合CBT,并对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通过统计处理评价心理疗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前评分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联合治疗组的抑郁状态改善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

    作者:袁俭;汲泓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