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丁
目的:通过量表测评评价心理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45例伴有抑郁状态的RA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5例与抗风湿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与抗风湿和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与抗风湿、抗抑郁治疗联合CBT,并对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通过统计处理评价心理疗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前评分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联合治疗组的抑郁状态改善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
作者:袁俭;汲泓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固涩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糖尿病低蛋白饮食,适当的运动,维持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固涩的中药.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4h蛋白尿定量,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24h蛋白尿定量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FBG、HbAl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DL-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FBG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HbAlc、24h尿蛋白定量、TC、TG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益气固涩法能明显降低早期DN的24h尿蛋白、TC、TG、升高HDL-C,从而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作者:赵秀玲;田德龙;崔秀兰;李欣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阐述中西医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细胞炎性因子的实验及治疗研究现状,从现代医学、中医药等治疗对衰抗炎症进行探讨.
作者:王晓琳;胡静;钟丹;田付华;王卫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方法:从正气亏虚,癌毒内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方面分析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结果:临证将癌性发热分为气虚发热型、湿热内蕴型、气郁发热型、热毒炽盛型、瘀血内阻型、阴虚发热型六型进行辨治,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具有较明显优势,作用较持久,无明显副作用.临证应谨守病机,辨证施治.同时应注意顾护脾胃.
作者:罗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解忧方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解忧方对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干预作用.结果: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解忧方能明显上调其表达.结论:解忧方能上调节BDNF、TrkB的表达,营养神经元,发挥抗抑郁作用.
作者:徐向东;郑三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上属于慢性腰腿痛患者,通过辨证论治,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100例,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变化,归类分析.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治愈58例,好转31例,未愈11例,有效率为89%.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腿痛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黄瑞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还少胶囊加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随机开放70例受试者在2周筛选期后进入8周的治疗期,A组还少胶囊加枸橼酸西地那非,还少胶囊10g Bid,枸橼酸西地那非8周内至少服用8次.B组单用枸橼酸西地那非.在筛选期及研究结束时填写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研究者根据IIEF、受试者记事表和总评题对受试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还少胶囊加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使用后能明显提高性交满足感、性高潮、性欲,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并不提高患者的勃起情况和性生活总体满足感.服药后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中老年的ED患者,还少胶囊加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是有价值的.
作者:孙志兴;黄健;王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定眩冲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定眩冲剂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不仅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而且在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定眩冲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
作者:王学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方皂黄洗剂的制备工艺、质控方法;观察其对角化鳞屑型手、足癣及甲癣的治疗作用.方法:质量控制采用薄层色谱法;临床疗效采用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复方皂黄洗剂,对照组采用硝酸咪康唑霜剂,观察对角化鳞屑型手、足癣及甲癣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薄层色谱法能检测出大黄、花椒的特征斑点: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愈显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质控方法稳定可行;复方皂黄洗剂是治疗角化鳞屑型手、足癣及甲癣的有效方剂.
作者:梁高山;陈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黄帝内经>关于形神理论的诠释,是对生命和谐延续的描述,全面体现了躯体、内脏、精微物质与生命现象、精神活动的辩证统一,初步奠定了形神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神的盛衰是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作者:孟闫燕;李友林;王伟;晁恩祥;胡立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中药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药制剂分析主要以应用为主的专业课程之一,因此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学生学习起来难以理解.基于此,就如何上好中药制剂分析这门课程,笔者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中一些体会.
作者:英锡相;何凡;王静;杨燕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科学的进步,人类寿命不断延长,现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年龄划分有两个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的人群称为老年人,在发展中国家将≥60的人群称老年人.我国将≥60的人群称为老年人[1],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生理功能低下,且不同程度地伴有心、脑、血管、肺、肾等器官疾病,再则骨科疾病手术的特殊性,加强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缺血耐受机制及清热化瘀方作为预处理药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预处理模型和再灌注模型.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预处理组、药物预处理组.再灌注后以免疫组化法测定Fas/FasL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药物顸处理能够抑制梗死后Fas/FasL表达(P<0.05),其作用程度与缺血预处理接近;药物预处理能抑制缺血半暗区神经元凋亡(P<0.05).其作用程度与缺血预处理相当.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促凋亡蛋白Fas/FasL的合成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Fas/FasL是脑缺血耐受机制之一:清热化瘀方通过下调脑缺血后Fas/FasL的表达而减轻再缺血后神经元凋亡.
作者:胡跃强;胡国恒;龙华君;祝美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探讨学时少的情况下,应改革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手工绘图及计算机绘图能力.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发,论述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几点措施供同行参考.
作者:徐晶;王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瘁证.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每次1片,隔日中药熏蒸,熏蒸后随即用维生素E软膏加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外搽.对照组口服药和外搽药同治疗组,不做中药熏蒸.结果:于治疗后1周进行疗效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皮肤瘙瘁证大多为血虚肝旺或血虚风燥,治法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为主,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证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朱黎明;李英;朱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服用血府逐瘀汤,对照组71例服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在疼痛方面和麻木无力的缓解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照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泽泻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泽泻颗粒.疗程均为4周.结果: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泽泻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瘀型)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史俊玲;刘玉洁;李凤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为了观察补肾养胎丸治疗滋养细胞发育和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及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将116例滋养细胞发育和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49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用补肾养胎丸及西药对照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治愈率94.0%,对照组总治愈率83.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补肾养胎丸可明显提高滋养细胞发育和功能不全的治愈率,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子宫与卵巢的血流,促进卵巢及子宫的生长发育,促使卵巢黄体及子宫内膜腺体的分泌有关.
作者:王喜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检索和评价,了解目前中草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研究质量,为系统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重庆维普、万方全文期刊数据库、Meclline等数据库逐篇检索1994-2006年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文献,根据国际Cochrane协作网Codarane手册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的文献仅占69%,而且随机的质量和可信度较差;盲法没有被采用;另外对组间均衡性的比较、样本量的确定、统计方法的说明、入选标准、疗效评定标准等方面进行讨论的文献较少.结论:目前中草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资料证据级别较低,其研究方法亟待提高.
作者:王见义;韩向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医妇科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中医专业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加强中医妇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又成为重中之重.目前很多国内外较为盛行的教学方法已经引进了医学教育课堂,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对多种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阐明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的特点,说明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上的优势,以及如何解决当前教学中的不足.
作者:冯晓玲;李莹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