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对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概况

胡宗仁;刘龙民;朱喜英

关键词:高血压病, 肾脏损害, 中医药治疗, 综述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肾脏为其主要受损的靶器官之一.因此,重新认识和积极防治逆转高血压性肾损害成为近年来中西医领域研究的焦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高血压肾损害在临床及实验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及系统的大样本研究.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概念及诊断、中医学认识、临床研究、动物研究等几方面对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药研究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优势

    <中医妇科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中医专业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加强中医妇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又成为重中之重.目前很多国内外较为盛行的教学方法已经引进了医学教育课堂,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对多种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阐明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的特点,说明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上的优势,以及如何解决当前教学中的不足.

    作者:冯晓玲;李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朱丹溪养护脾胃思想探析

    朱丹溪吸收了李东垣<脾胃论>的思想,临证用药重视中焦脾胃之气.但其这一思想常被后人忽略,就朱丹溪养护脾胃的思想作一探析.

    作者:赵鸿君;邰东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徐艳玲教授以痰瘀论治COPD经验

    徐艳玲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名医,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30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善于理法,通于方药,衷于经典,临证善用名方而不拘古,运用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医学,以痰瘀论治cOPD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且每收良效,笔者有幸拜于门下侍师1年,获益匪浅,现将徐师施治思想总结如下,不敢独藏,与大家分享.

    作者:夏欣田;徐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失眠从脾胃论治

    历代医家对于失眠论治颇详,大多认为主要病位在心.主要涉及脏腑有肝、胆、肺、肾,较少论及脾胃脏.现从脾胃的生理病理角度,探讨了脾胃的功能失调对失眠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提出从脾胃论治失眠的观点,以冀完善失眠的论治思维.

    作者:张聪颖;于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谈时间医学与心血管疾病

    时间医学是主要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及其在医学上应用的一门科学,现代多个学科中均有时间医学的应用,而以其在医学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应用多.从诊断、治疗,心脏康复以及中医时间医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几个方面探讨了时间医学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和前景,并提出提高临床心血管医生应提高对心血管疾病时间节律和择时给药的意识,掌握针对疾病节律性变化择时施治的技能,以达事半功倍,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姚成增;曹倩;蒋梅先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PCS)不同证型患者与其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现代医学心理学测试量表(EPQ和SCL-90),中医证候诊断问卷对110名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患者的E分及N分均明显高于常模,气质类型则以胆汁质、抑郁质为多见(占73.63%),而气虚血瘀气质类型多表现为抑郁质,而气滞血瘀和湿热瘀血则更多表现为胆汁质.在心理状态方面,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胆汁质、抑郁质患者在抑郁、焦虑、强迫方面积分明显高于常模和黏液质、多血质,且不同文化程度问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结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瘀血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等证候表现至少部分地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心身反应或心身紊乱,初步显示了中医证候类型与个性特征、异常心理状态之间的某些相关性,提示特定的气质类型、情志因素与脏腑之间可能具有内在联系.

    作者:岳明明;程慧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脂肪肝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患者增加,脂肪肝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就中医治疗脂肪肝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高永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职医药卫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按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更加适合高职教育.

    作者:张红;靖宇;石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三黄散加味外用治疗化疗致浅表静脉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黄散加味外用治疗化疗所致浅表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以三黄散加味(处方:大黄、黄芩、黄柏、丹参、冰片)治疗;对照组43例以50%硫酸镁治疗.观察总有效率及Ⅰ、Ⅱ、Ⅲ级静脉炎治愈天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静脉炎治愈天数Ⅰ级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Ⅱ、Ⅲ级两纽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黄散加味外用治疗化疗所致浅表静脉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等中医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探讨学时少的情况下,应改革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手工绘图及计算机绘图能力.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发,论述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几点措施供同行参考.

    作者:徐晶;王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服用血府逐瘀汤,对照组71例服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在疼痛方面和麻木无力的缓解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照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脂康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血脂康)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月52例DN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血脂康组加服血脂康1.2g/天.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4h尿蛋白(U-pro)和血肌酐(Scr)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使用血脂康12周后,TC、LFL、U-pro明显下降(P<0.05),TG、HDL、Scr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血脂康不但能降低DN患者的血脂水平,而且能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从而延缓DN的进展.

    作者:黄宇清;邹亦平;罗红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谈中医体质学说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防治

    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并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通过研究认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体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全方位干预,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作者:石建;冯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从认知的角度谈中医隐喻翻译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拓宽了隐喻的研究视野,使之成为相异事物之间通过映射达到相互理解和体验并具有一定修辞效果的言语行为.试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中医语言的隐喻性特征及其在认知框架关照下的隐喻翻译策略.

    作者:闫舒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泽泻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瘀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泽泻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泽泻颗粒.疗程均为4周.结果: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泽泻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瘀型)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史俊玲;刘玉洁;李凤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药制剂分析理论教学初探

    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中药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药制剂分析主要以应用为主的专业课程之一,因此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学生学习起来难以理解.基于此,就如何上好中药制剂分析这门课程,笔者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中一些体会.

    作者:英锡相;何凡;王静;杨燕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李德新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验案一则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前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重者发生溃疡,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

    作者:张倩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论《伤寒论》脾胃方中的药对应用

    通过统计<伤寒论>治疗脾胃病61首方剂(脾胃方)的药对应用频率,分析脾胃病六经主方药对、脾胃病主证药对、脾胃病补脾益胃药对,探讨仲景用药组方规律.

    作者:周英信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药对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概况

    原发性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肾脏为其主要受损的靶器官之一.因此,重新认识和积极防治逆转高血压性肾损害成为近年来中西医领域研究的焦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高血压肾损害在临床及实验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及系统的大样本研究.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概念及诊断、中医学认识、临床研究、动物研究等几方面对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药研究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宗仁;刘龙民;朱喜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补肾填精丸治疗肾阳虚型少精子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解补肾填精丸对因肾阳虚引起的少精子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补肾填精丸浓缩水蜜丸和浓缩水丸分别治疗33例(简称A组)和36例(简称B组),对照组30例服用五子衍宗丸(简称c组).结果:A、B两组的治愈率、精子密度、a+b级活动精子数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P<0.05),A、B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精子成活率也有轻度提高,但提高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填精丸能显著提高因肾阳虚引起的少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密度和a+b级活动精子数,对此证引起的少精子症不育患者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来;王瑞光;冀瑞英;张国荣;安英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