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国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对手术后、放化疗后的大肠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能延长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其抑瘤作用机理可能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抑制肿瘤内血管生成等,但仍需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等方面研究中医药复方抗肿瘤的机理.
作者:胡丽娟;黄绍刚;周福生;黄穗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方皂黄洗剂的制备工艺、质控方法;观察其对角化鳞屑型手、足癣及甲癣的治疗作用.方法:质量控制采用薄层色谱法;临床疗效采用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复方皂黄洗剂,对照组采用硝酸咪康唑霜剂,观察对角化鳞屑型手、足癣及甲癣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薄层色谱法能检测出大黄、花椒的特征斑点: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愈显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质控方法稳定可行;复方皂黄洗剂是治疗角化鳞屑型手、足癣及甲癣的有效方剂.
作者:梁高山;陈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环境在本病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累积中轴关节,从骶髂部、腰部、背部向颈部发展[1].
作者:王贺元;于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用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癌模型研究癌痛消颗粒对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以探讨该药癌痛消颗粒抗肝癌作用的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癌痛消颗粒高剂量组(A组)、癌痛消颗粒低剂量组(B组)、5-Fu组(C组)、生理盐水组(D组),于造模后第8天对癌痛消治疗组及生理盐水组灌胃给药,5-Fu组腹腔注射给药,连续用药14天后停药24h,处死大鼠,取出瘤块,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块中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另设正常饲养组(E组)大鼠10只,不进行造模及给药,供实验结束时作空白对照用.结果:造模各组(A、B、C、D组)VEGF及MVD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E组)(P<0.01);两者的表达均以D组高;和D组比较,A、B、C组均可明显降低VEGF及MVD的表达(P<0.01),A组比B组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癌痛消颗粒可下调大鼠移植性肝癌VEGF和MVD的表达,以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
作者:魏录翠;韦艾凌;唐健;张永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三黄散加味外用治疗化疗所致浅表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以三黄散加味(处方:大黄、黄芩、黄柏、丹参、冰片)治疗;对照组43例以50%硫酸镁治疗.观察总有效率及Ⅰ、Ⅱ、Ⅲ级静脉炎治愈天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静脉炎治愈天数Ⅰ级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Ⅱ、Ⅲ级两纽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黄散加味外用治疗化疗所致浅表静脉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CKD)引起的肾单位进行性、不可逆破坏,使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越来越少,以致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及多余水份来维持内环境稳定,出现代谢废物和尿毒素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这一病理过程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作者:王雪;张文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时间医学是主要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及其在医学上应用的一门科学,现代多个学科中均有时间医学的应用,而以其在医学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应用多.从诊断、治疗,心脏康复以及中医时间医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几个方面探讨了时间医学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和前景,并提出提高临床心血管医生应提高对心血管疾病时间节律和择时给药的意识,掌握针对疾病节律性变化择时施治的技能,以达事半功倍,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姚成增;曹倩;蒋梅先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音乐护理是音乐、心理学、护理学结合的产物.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和身、精神和物质统一在人的生命系统中,共同影响人的健康.通过对围手术期的音乐护理加心理疏导,改善术前失眠、情绪低落、易激动烦乱、紧张不安焦虑的心理.减轻术后出现的疼痛、疲乏不舒适、食欲下降等问题,特别是在健康教育的指导下效果更显著.
作者:王玉芝;王加荣;刘淑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科学的进步,人类寿命不断延长,现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年龄划分有两个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的人群称为老年人,在发展中国家将≥60的人群称老年人.我国将≥60的人群称为老年人[1],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生理功能低下,且不同程度地伴有心、脑、血管、肺、肾等器官疾病,再则骨科疾病手术的特殊性,加强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服用血府逐瘀汤,对照组71例服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在疼痛方面和麻木无力的缓解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照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两步十法辨证治疗和西医治疗两种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采用西医治疗组和两步十法辨证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对比,匹配条件基本一致.结论:两步十法辨证治疗组有效率96.3%优于西医治疗组有效率74.1%(P<0.01).原因主要在于两步十法辨证治疗根据具体病情灵活运用,改变了一法一方治到底的治疗思路,大限度的发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其针对性更强,所以效果更好.
作者:李启秀;王彭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借鉴ISO9000质量评价标准应用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完善学校现有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思考,提出借鉴ISO9000模式完善我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及其建议.
作者:许南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解补肾填精丸对因肾阳虚引起的少精子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补肾填精丸浓缩水蜜丸和浓缩水丸分别治疗33例(简称A组)和36例(简称B组),对照组30例服用五子衍宗丸(简称c组).结果:A、B两组的治愈率、精子密度、a+b级活动精子数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P<0.05),A、B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精子成活率也有轻度提高,但提高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填精丸能显著提高因肾阳虚引起的少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密度和a+b级活动精子数,对此证引起的少精子症不育患者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来;王瑞光;冀瑞英;张国荣;安英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心肌组织IL-1β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扶正护脑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扶正护脑组和安宫牛黄组,分别于术后6、24、72h 3个时相点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IL-1β蛋白表达,通过图像分析测定IOD值,并与血清CK-MB、cTnI含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IL-1β阳性颗粒主要在心内膜下的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心肌组织IL-1 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其IOD值亦明显升高,扶正护脑组和安宫牛黄组均能明显降低IL-1β蛋白的表达,降低其IOD值.IOD值与cTnI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炎性因子IL-1β参与了脑出血诱发心肌损伤的机制,扶正护脑胶囊通过抑制IL-1 β的蛋白表达减轻脑出血后心肌的损伤.
作者:赵彦青;王伟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朱丹溪吸收了李东垣<脾胃论>的思想,临证用药重视中焦脾胃之气.但其这一思想常被后人忽略,就朱丹溪养护脾胃的思想作一探析.
作者:赵鸿君;邰东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浅析了张仲景对痹证的病机和治法认识的特点.仲景认为,痹证病因学上湿邪占据了主要地位,而正虚感邪是痹证的主要病机.仲景治疗痹证以祛湿为大法,此外,依据证候的寒热虚实不同,尚有温经散寒、化湿止痛和清热通络止痛以及补虚扶正、祛邪蠲痹等不同治法.
作者:刘孟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方法:对近年来的有关文献从辨证用药、专病专方、中药外治、针灸推拿等方面进行总结.结论: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中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魏婧婧;杨秀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宽胸逐瘀汤对离体和在体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在体家兔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宽胸逐瘀汤组和复方丹参片组.每组动物均在末次给药后1h开胸,暴露·心脏,于冠状动脉左室支中1/2处穿线,放置硅胶管后,以备一起结扎,假手术组不结扎,放置60min.其余各组均结扎30min,解除结扎再灌注30min.实验过程中动态观察心电图(ECG),以结扎后出现心电图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高耸,放松结扎后拾高的ST段下降1/2以上为缺血再灌注成功.记录心电图肢体II导联ST段抬高情况,并检测各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肌酸激酶(CK)的活性.结果:宽胸逐瘀汤和复方丹参片均可降低心电图II导联抬高的sT段,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T段抬高程度较轻(P<0.01),宽胸逐瘀汤的作用优于复方丹参片(P<0.01);宽胸逐瘀汤和复方丹参片均可降低血清CK含量,升高血清SOD含量,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且宽胸逐瘀汤的作用优于复方丹参片(P<0.05).结论:宽胸逐瘀汤具有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张林;姜俊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阐述中西医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细胞炎性因子的实验及治疗研究现状,从现代医学、中医药等治疗对衰抗炎症进行探讨.
作者:王晓琳;胡静;钟丹;田付华;王卫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历代医家对于失眠论治颇详,大多认为主要病位在心.主要涉及脏腑有肝、胆、肺、肾,较少论及脾胃脏.现从脾胃的生理病理角度,探讨了脾胃的功能失调对失眠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提出从脾胃论治失眠的观点,以冀完善失眠的论治思维.
作者:张聪颖;于睿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