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利祛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李喜明;谭为

关键词:清利祛瘀汤,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清利祛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治疗组以清利祛瘀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与采用左氧氟沙星和前列康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1%,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利祛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好,值得研究利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推拿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紧张型头痛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和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胶囊、养血清脑颗粒、谷维素片口服治疗.两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推拿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作者:袁广宇;陈其雨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中医脏象学说与藏医三因素学说病机理论研究

    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而三因素学说是藏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通过对两者在病因、病机方面的研究,说明两种理论的差别.中医病因分为四大类,强调内因为主;而三因素学说将病因分为三邪,强调三邪引发的病理变化.通过时三因素学说病机理论的研究,对于丰富祖国医学的知识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尚德阳;李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仲景三味药物联用浅析

    通过对<伤寒论>原文的研读,探讨仲景组方用药特点,三味药固定使用是仲景疗病用药的经验结晶.应用和选择新的三味药物联用以扩大治疗范围,解除病人疾苦,将仲景学术思想发扬光大.

    作者:唐学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丹栀颗粒中原儿茶醛与栀子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丹栀颗粒中原儿茶醛与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mil C18(200mm×4.6mm,5μm,迪玛公司)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5%醋酸(22:78);流速:1.0mL·mim-1;柱温:25℃;检测波长238nm.结果:原儿茶醛与栀子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35~27.0μg·Ml-1(r=0.9999),11.6~232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RSD=1.0%)和97.2%(RSD=0.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丹栀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潘玫玫;高晓霞;薛改进;王婷;于治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论新胃乐胶囊的食疗特色

    中医食疗学是中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专门研究各种食物在人体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实用性学科.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防治有了更高的要求,多数人都希望能获得一种安全、又有效的防病治病措施,以避免受到药物毒性的伤害,这就使得中医食疗学倍受青眯.

    作者:韩雪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大承气汤煎法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现察人承气汤的煎药方法与临床疗效,通过实例和现代药理证明原方的配伍、剂量、煎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在临床临床运用中应严格遵循,才能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张明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益气润肠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顽固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倒,采用自拟中药方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市售成药麻仁丸结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健脾益气润肠类中药结合西医肠道动力药标本同治,具有良好固本培元、润肠通便之功,能有效促进肠道传输功能恢复.

    作者:陈其华;何秀堂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冯世纶教授应用桂枝汤加减验案三则

    冯世纶教授临床善用经方,常用经方加减化裁来治疗各种疾病,冯老临床辨证准确,常能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冯老临床先辨六经再辨方证,对于辨证为太阳病,若见有汗出津液损伤表现而属于太阳中风表虚的,辨为桂枝汤证,常用桂枝汤加减化裁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常能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马家驹;谢培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中医药对肺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机体免疫功能与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中医药不仅可以通过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而且可以通过逆转免疫选逸防治肺癌.

    作者:李明花;丁金芳;黄云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对朱丹溪《格致余论》与《丹溪心法》有关瘀血论述的评析

    朱丹溪论述瘀血的病因病机概括为情志失调、气滞血瘀,血虚脉道失充、血行不畅,寒凝血瘀,痰瘀互结,热壅血瘀、蕴毒成痈,湿热瘀互结,经产留瘀,跌打损伤、瘀血为滞.并阐述治法及选方用药.

    作者:蒋艳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金顶侧耳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研究

    分剐以正常、新斯的明负荷、肾上腺素负荷小鼠为实验研究模型,采用炭末小肠推进试验法,探索金项侧耳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顶侧耳提取液1次性ig给药3.00g·kg-1可显著促进正常小鼠的小肠运动(P<0.01);对新斯的明负荷引起的小鼠小肠推进亢进有显著的拮抗作用(P<0.05),对肾上腺紊负荷引起的小肠推进抑制无明显的拮抗作用(P>0.05).

    作者:吴映明;关见留;黄敏红;邵凤琼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升肝健脾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升肝健脾颗粒对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肝脏TNF-α和IL-1β、IL-8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Cl4肝纤维化模型,予以升肝健脾颗粒大、中、小剂量及秋水仙碱治疗,采用放免法检测肝脏中TNF-α和IL-1β、IL-8的含量.结果:升肝健脾颗粒大、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受损肝脏中TNF-α和IL-1β、IL-8的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升肝健脾颗粒通过降低细胞因子含量,而对损伤肝脏发生保护作用.

    作者:雷力民;田玉玲;邓洪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浅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

    阐述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机制的认识,从胃炎因素、胆炎因素进行讨论,中医认为胆胃不和、胆汁上溢是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的重要病机.

    作者:姚春;赵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张艳教授对慢性心衰的中医认识与辨治

    慢性心衰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病死率高、危害性较弋,在治疗上常常不能令人满意.张艳教授依据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衰的基本痛机是本虚标实,即正气不足,瘀血内停,阳虚水泛等.运用经验效方--强心通脉汤治疔隧性心衰,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高嵩松;杜久钢;刘媛媛;张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参附芎泽注射液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芎泽注射液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参照Ohkusa等介绍的方法复制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左心室插管术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S-P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1-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左室内压力峰值(LVSP)、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LVdp/dtmax)及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LVdp/dtmax)下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升高;Bcl-2蛋白表达光密度值(OD值)减少、Bax蛋白表达OD值增多.参附芎泽注射液组与模型组相比,LVSP、±Lvdp/dtmax升高,LVEDP、SBP、DBP降低;Bcl-2表达明显增多而Bax的表达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依那普利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附芎泽注射液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抑制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提高心功能.

    作者:韩曼;于远望;张淑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均匀设计法优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目的:筛选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以紫外吸光度为考察指标,数据经多元回归处理,建立绿原酸的定量评价方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中影响效果的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三因素及条件进行优化,根据回归方程并结合经验,优选绿原酸提取工艺的佳实验条件.结果:选择乙醇浓度40%,超声时间30min,料液比1/25,超声频率40Hz,提取温度45℃为佳条件,提取次数为3次.

    作者:黄斌;程德军;郭明秀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扶阳温中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扶阳温中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用桂附理中汤加味口服,每日1剂;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20-50mL每日1次,每疗程用药15天.对照组用吗丁林10mg,3次/天,餐前服用;雷尔替丁15mg,2次/天;谷维素30mg,3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扶阳温中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伍德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复方樟柳碱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针灸对缺血性眼底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为对照组,对照组12例(14只眼)和治疗组22例(24只眼).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9.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4.3%.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有一定疗效.

    作者:杭丽;王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腰背肌筋膜炎的中医外治概况

    综述近10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进展.表明中医外治法对其有明确的疗效.常用的方法有:中药外用、针灸、推拿、拔罐、小针刀等.其中以针灸为主的综合外治法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有效的方法.

    作者:韦英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辨证论治中风患者便秘

    概述中风患者常见并发症便秘的治疗现状,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可行方法,根据中医学对中风病病机的认识,认为中风病便秘的辨证可分为3型,即虚秘(阴虚便秘、气秘)、火秘、痰秘,并根据辨证提出了各型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以期与各位同彳亍探讨.

    作者:吴辉;吴家顺;单萍;严峻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