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学敏
目的:观察自拟愈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方愈溃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结果:总有效率96%.提示:愈溃汤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的特点.
作者:骆晓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热毒平抗中暑内毒素血症的机制,为该类药物在重症中暑治疗中的运用打下基础.方法:在干球温度(34.5±0.5)℃,相对湿度(60±5)%的条件下建立小鼠中暑内毒素血症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热毒平组、西黄芪胶组、生理盐水组、高温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提取腹腔巨噬细胞RNA,用KT-PCK的方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TLR4和NF-KB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热毒平组小鼠TLR4和NF-KB mRNA的表达低于西黄芪胶组、高温对照组、生理盐水组(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相近.结论:下调内毒素信号转导上游和中游关键分子的转录表达,减少细胞因子分泌,是热毒平抗中暑内毒素血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梁雪兰;杨光;罗炳德;李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8:62);流速:1.0mL·min-1;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ELSD检测器条件:漂移管温度:45℃;载气压力:2.02 Bar.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2.0~10,0μg(r=0.9995);精密度实验的RSD为1.30%;24 h内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1.71%;重复性试验的RSD分别为1.28%;加样回收率为102.10%,RSD为1.56%.结论: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稳定,重现性好;各产地黄芪中黄芪甲苷元含量间变异较大,其中甘肃产黄芪平均质量较优.
作者:王春怡;李卫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运用黄连阿胶汤(方药组成:黄连、阿胶、白芍、炒枣仁、琥珀、川芎、陈皮、鸡子黄等)治疗失眠30例,取得良好疗效,总有效率96.7%,所以黄连阿胶汤治疗失眠有效.
作者:和红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探讨针刺(头针体针相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中风病的方法和疗效以及治疗佳时机,建立综合康复医疗体系.
作者:曾绮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参附芎泽注射液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参照Ohkusa等介绍的方法复制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左心室插管术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S-P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1-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左室内压力峰值(LVSP)、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LVdp/dtmax)及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LVdp/dtmax)下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升高;Bcl-2蛋白表达光密度值(OD值)减少、Bax蛋白表达OD值增多.参附芎泽注射液组与模型组相比,LVSP、±Lvdp/dtmax升高,LVEDP、SBP、DBP降低;Bcl-2表达明显增多而Bax的表达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依那普利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附芎泽注射液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抑制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提高心功能.
作者:韩曼;于远望;张淑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阐述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机制的认识,从胃炎因素、胆炎因素进行讨论,中医认为胆胃不和、胆汁上溢是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的重要病机.
作者:姚春;赵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紧张型头痛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和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胶囊、养血清脑颗粒、谷维素片口服治疗.两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推拿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作者:袁广宇;陈其雨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为研究小针刀配合自拟消骨痛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时患者先予1次小针刀治疗,待3日后针眼愈合,如仍残留疼痛等不适感觉,在膝关节周围外敷消骨痛酊治疗.结果表明,以小针刀配合自拟消骨痛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既能提高疗效,又可以减少针刀的次数和针刺点,从而缩短疗程和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谢大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慢性心衰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病死率高、危害性较弋,在治疗上常常不能令人满意.张艳教授依据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衰的基本痛机是本虚标实,即正气不足,瘀血内停,阳虚水泛等.运用经验效方--强心通脉汤治疔隧性心衰,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高嵩松;杜久钢;刘媛媛;张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油茶籽不同溶剂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60%丙酮-水提取物)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常规传代培养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人黑色素细胞瘤(A375),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油茶籽丙酮-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A549、SGC-7901和A375细胞在7.8125~500μg/mL范围内均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阳性对照药甲氨蝶呤和硫酸长春新碱在0.1~10μg/mL时亦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3种细胞的增殖.结论:3种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强弱为油茶籽丙酮-水提取物>油茶籽醇提取物>油茶籽水提取物.
作者:唐玲;葛迎春;刘平;陈跃龙;冯宝民;王永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大量的研究报道显示:60C0-γ射线辐照灭菌是实现安全、可靠、高效灭菌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对具体品种达到灭菌效果的吸收剂量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对60C0-γ射线辐照灭菌在中药材、中成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以及与其它灭菌方法的对比作了简单综述.
作者:姚道鲁;李奉勤;史冬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清利祛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治疗组以清利祛瘀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与采用左氧氟沙星和前列康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1%,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利祛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好,值得研究利用.
作者:李喜明;谭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综合分析近5年来有关小儿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文献,发现中医药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 调理脏腑整体功能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应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并认识到其不足之处,善于取长补短,为治疗小儿哮喘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滕绘敏;邓丽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一种针对顽固性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中医药综合疗法.方法:将本院48例顽固性静脉曲张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为治疗组,以西医常规疗法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26例静脉性溃疡病人经中医药内服外敷和患者弹力绑带绑扎等综合治疗23例治愈,2例好转,无效1例,对照组22例病人中4例痊愈,6例好转,12例无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结论:用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勇;彭峥嵘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从药用植物中筛选出有效先导物,不仅对植物新药研发意义重大,也成为化学新药研发的重要源泉.但是,从植物中研发新药困难重重.作者通过借鉴中医药学的科学规律,将医学临床设计为主要研发平台,使用独创的整体状态检测技术,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直接将人体作为新药先导物筛选及新药研发全过程的测试体,结合现代制药研发技术及标准,创建了一种从单味植物(包括中药)中开发新药的新模式.
作者:赵晶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近年来糖尿病炎症发病学说理论备受关注,而传统医家认为消渴的病杌为阴精亏虚、燥热偏盛,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该病的发生发展与湿热、血瘀、痰瘀、毒热密切相关.炎症发病学说和消渴的发病机制的关系非常密切,讨论两者的相关处对消渴病治疗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指导具有很大的意义.
作者:张冰冰;刘伟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针灸对缺血性眼底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为对照组,对照组12例(14只眼)和治疗组22例(24只眼).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9.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4.3%.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有一定疗效.
作者:杭丽;王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发生率有相关性,痛风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痛风的治疗日益重视.西医治疗痛风药物,由于其不良反应及价格昂贵限制了其临床使用.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价格低廉、副作用少等优点,且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痛风效果明显,主要从复方中药(包括内服、外敷)、单味中药两方面对近年来痛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君;余俊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颈腰腿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脊柱正骨手法是治疗颈腰腿痛的关键疗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确实、费用低廉等优点,深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手法操作无不涉及生物力学问题,对生物力学的研究有利进一步提高手法疗效,预防手法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损伤.现将多年来国内有关脊柱正骨手法的生物力学的研究作一概述.
作者:王清富;卫四来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