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炼君;高芳;王玲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临床反应;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按10mm层厚,对23例患者进行快速容积扫描,后进行原始数据重建,发送原始数据到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并进行观看分析.结果:结石患者男性17例,女性6例,男性所占比例为73.9%,显著高于女性比例26.1%.肾脏结石3例,膀胱结石7例,上尿路结石11例,输尿管结石2例.结论:结石患者多见发于男性,尿道结石患者居多.
作者:夏建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8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乙组患者84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术后Zung氏(SAS)进行心理评估、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护理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Zung氏(SAS)进行心理评估情况,安全性较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适宜进行乳腺癌术后患者广泛应用.
作者:蔡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外科再次手术原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 6月至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376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是否患肺或胸膜结核、术前用药时间及结核病变部位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患肺或胸膜结核、用药时间<4 周及胸腰段结核(T10~L2) 患者的复发或迁延不愈发生率较高.结论:引起脊柱结核再次手术的原因很多, 只有正确认识脊柱结核, 提高脊柱结核诊疗技术水平, 早期诊断, 早期正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按不同患者脊柱结核特点做到个体化、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坚持随访, 及时调整化疗药物和治疗措施, 同时应加强脊柱结核基础研究投入, 以减轻脊柱结核患者再次或多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康凤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房颤的疗效. 方法: 对2012年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房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治疗后心率、P-R间期、QT间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为86%.结论: 出现快速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急诊予以胺碘酮治疗,不仅能够迅速的缓解其临床症状,而且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孩子在康复训练时哭闹的相关因素有:饥饿、口渴、环境因素、患儿家长的因素、疼痛因素、时间因素.缓解降低孩子在康复治疗时哭闹的对策有:喂食、喂水、环境温度的调节及适应,音乐疗法、康复操的分段治疗等[1].
作者:朱蕾;周丽;杨卫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辅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高血压慢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降压效果与中西医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配合西药辅助治疗高血压可获得更加稳定与可靠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引导下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管理方法,为构建规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与经验.方法:对三个月内住院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30例)进行连续的动态血糖监测,二组(30例)进行指尖血糖监测.两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分别在第3个月时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对比.结果: 一组在第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其他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并且CGMS能发现常规方法难以发现的血糖波动.结论: 通过正确使用CGMS,进行CGMS引导下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大发挥CGMS的优势,使病人获得更良好的糖脂代谢控制;借助于CGMS直观的血糖图,可进一步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的效果.
作者:师新宁;卜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索手术室实施专科护理组的效果,以适应外科手术专科化发展,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将手术室护士划分为6个专科组,实行护士长一专科组长一组员的三级管理模式,建立培训、考核体系.比较专科分组前后医护配合满意度、理论与操作考核合格率.结果:分组后手术医生对手术配合满意度提高,理论与操作考核合格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术室实施护理专科分组,利于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工作效率,是培养专业化现代手术室护士的有效模式,也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作者:周迎娣;马海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降低胆囊手术中合并消化道肿瘤的误诊率,避免误诊情况出现.方法:对某医院收治的胆囊手术漏诊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漏诊病例的胆囊疾病无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有贫血和不典型腹痛症状,手术之后症状加重.结论:在胆囊手术中,如果患者的胆囊结石症状并不明显,需要医生拓宽诊断思路,完善术前检查从而降低消化道肿瘤疾病的误诊漏诊率.
作者:何绍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水平.方法: 分析目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 基层卫生应急工作存在资金缺乏、系统不完善、应急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结论: 需要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的经费保障,完善基层应急工作管理架构,建立协调机制,增强卫生应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理论水平等措施,提高基层疾控机构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作者:王继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是否能一针见血成为患者担心的问题.特别是老年干部病房的患者,年龄偏大、皮肤薄而松弛,血管脆性大、弹性下降、其血管也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等特点,都增加了护士静脉输液的难度.因此心理因素和扎实的操作技术对护士的静脉输液成败率有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我科通过努力培养和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有效的提高了临床静脉输液的成功率,效果满意.
作者:刘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作者针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预防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原因,并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预防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作者:罗彦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及生存质量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压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春霞;万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慢性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乃肾上腺皮质遭受破坏或萎缩, 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分泌缺乏所致, 又称艾迪生病(Addison 病), 临床表现有乏力、消瘦、恶心、皮肤粘膜色素沉着、低血压等. Addison 病在临床上较少见, 因而容易漏诊、误诊. 我科近一月来连续收治两例肾上腺结核合并Addison 病的患者. 资料如下:
作者:孙晓芳;王艳;陈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病情观察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加强密切病情观察,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郭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物质检测试剂盒(TAM)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及肿瘤相关物质(TSGF)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特异性为91.7%,敏感性为94.4%;观察组治疗前后TS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M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检测方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急性白血病疗效动态监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明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语言障碍恢复的研究进展.随着护理技术的提高及护理经验的总结,临床上逐步认识到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卒中语言障碍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提出并重视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在常规心理及针灸护理的基础上,对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完全性失语,不同的失语类型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训练,护患为主,家属为辅,为患者提供护理和锻炼的各项支持措施,恢复语言功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尹立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以五加生化胶囊为无痛人流患者实施术后并发症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例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术且具备人流适应证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I组17例,以五加生化胶囊治疗,II组11例,以益母草冲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2周,I组术后阴道流血及宫缩疼痛的情况均轻于II组,P<0.05,I组周身乏力、腰酸背痛、食欲不振症状发生率与II组相比,均为I组小于II组,P<0.05.结论:医师选用五加生化胶囊为进行无痛人流的妊娠妇女进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可有效缩短阴道流血与宫缩疼痛时间,使患者身心状况在术后实现快速转归应用价值较高,应加以推广.
作者:何春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银杏达莫对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控制血糖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150mg,1 次/d 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滴1 次/d.两组疗程均为4 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 微球蛋白、CRP.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CRP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4周后,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和尿素氮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银杏达莫能在厄贝沙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糖尿病肾病.
作者:倪国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血液透析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针对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病患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结果: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护理风险后,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护理技能十分重要,其影响着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蒋芳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