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细菌性痢疾96例临床及病原学研究

李成行

关键词:急性细菌性痢疾, 志贺氏菌, 病原学研究
摘要:目的: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相关的检验和分析,对患者进行病原学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的粪便进行相关的细菌培养和研究.结果:经过相关的研究后,发现患者中有46例患者为细菌性痢疾,粪便中的细菌含有志贺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结论:导致患者感染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的一种细菌为志贺氏菌,其中可以使用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等对其进行治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护理工作的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能够引起多种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好糖尿病的护理工作,对保障糖尿病治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防止急性糖尿病并发症、避免和减缓慢性并发症的发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延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临床路径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伤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运用临床路径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探讨其能否降低医疗成本,达到佳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急救护理对于出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作用的研究

    目的:为了研究综合急救护理的应用对于出血性休克抢救的作用.方法:选取过去两年间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急诊抢救的出血性休克患者共46名,46名患者都实施综合急救护理,并根据相关临床记录研究综合急救护理在急救当中的作用.结果:44名患者在急救治疗之后痊愈出院,另有2名患者不治身亡.结论:综合急救护理在出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

    作者:徐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儿耐药菌护理

    目的:对新生儿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出生的3785的新生儿进行针对性的预防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措施,总结其采取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作用.结果:新生儿的耐药菌感染率为0.9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常见,其次还有血液系统、皮肤、软组织等.有效全面的护理能提高新生儿的耐药菌感染的治愈率,如果在感染前对新生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还能有效避免新生儿的耐药菌感染.结论:新生儿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包括:新生儿各器官功能以及免疫系统的发育不完善、免疫蛋白水平低、医院消毒措施不严格、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等.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对新生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帮秀;李书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0例脑出血病人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脑出血病人急性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病人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2例,无变化1例,恶化2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脑出血病人急性期的护理利于预后.

    作者:马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及其质量控制

    我国的中成药品质量标准在近些年来的数次修改中已经基本完善,大体上来说,中成药质量的管理体系也已经形成且正在发挥着他的监督约束的效力,这保证我国中成药从技术和质量方面健康稳步的发展,同时中成药质量标准还有很多地方欠妥当,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推动中成药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四肢骨折患者早期引用冰袋冰敷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冰袋冰敷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疗效并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入院治疗的98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冰袋冰敷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冰袋冰敷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用自制的冰袋对骨折局部进行冰敷,在24h内观察两组病例的疼痛情况、止痛剂服用情况和24h后骨折部位的肿胀情况以及后续皱纹出现的时间. 结果:两组的疼痛程度,止痛剂的应用例数,骨折部位的肿胀程度以及皮肤褶皱的出现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冰袋冰敷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 结论:在四肢骨折的治疗当中应用冰袋冰敷可以有效缓解肿胀、疼痛,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袁曙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的基础上,重视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结果: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科室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纠纷减少.结论:人性化管理是追求规范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佳结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抗真菌药的合理应用

    真菌感染可分为表浅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类,表浅感染是由癣菌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体表部位造成的,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小.深部真菌感染是由念珠菌和隐球菌侵犯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造成的,发病率低,危害性大.在抗真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真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常用的抗真菌药有吡咯类抗真菌药、唏丙胺类抗真菌药和其他类抗真菌药.

    作者:谢珍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口服克拉霉素与静滴红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对比

    目的:治疗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分别采用口服克拉霉素和静滴红霉素的方法,观察两种方法疗效差异.方法: 按数字法将106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小儿患者分为2组,其中53例对照组静滴红霉素治疗,另外观察组患者口服克拉霉素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差异,以及随访一年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32例,治愈率为60.4%(32/53),总有效率为96.2%(51/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47.3%(25/53)和总有效率83.1%(44/53);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明显低于对照组22.6%;随访观察组支原体感染复发率为13.2%,明显低于对照组24.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克拉霉素对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优于静滴红霉素,且副作用轻,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兰树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用于改善ICU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整体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于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在改善心理状态方面的临床效果.分析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到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ICU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得分为(45.32±9.84)分,对照组的为(60.47±11.13)分;实验组患者的SDS的得分为(44.81±12.15)分,对照组的为(60.88±11.58)分.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率为8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4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用于改善ICU患者的心理状态满意度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外伤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偏瘫患者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50例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脑外伤偏瘫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前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与综合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但是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伤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功能,优化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董泽波;唐晓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治疗小儿急性轻型腹泻的疗效观察(附560例报告)

    目的:探讨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治疗小儿急性轻型腹泻的疗效.方法:小儿急性轻型腹泻患者入院后即采用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各2ml臀部肌肉注射,不使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同时需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结果:所有腹泻患儿均1-3次痊愈.结论:穿心莲、复合维生素B针剂治疗小儿急性轻型腹泻,方法简单易行,花费少,疗效满意,患者家属易于接受.

    作者:郑永梅;周卉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直肠癌肠造口病人的心理护理支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支持对直肠癌造口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 年 6 月至 2013 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肠造口病人40例,分析其术前心理状态,并分别对术前、术后、康复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支持.结果:40例患者通过术前及术后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有效的综合性心理护理支持可明显改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术后的康复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辉;宋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干预护理体会

    1963 年,英国首先成功的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从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该手术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临床上行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但由于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术后护理难度大,若护理不当,就可能引起髋关节脱位、静脉血栓形成、肺炎、伤口感染、褥疮等并发症,严重时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术后护理日益受到重视,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完美的术后护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术后严格细致的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非常重要,按时翻身拍背、调整患者的液体出入量,避免心、肺、脑等器官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严密观察局部引流情况,患肢血液循环,神经功能及有无关节脱位征象.术后麻醉过后即开始行床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部静脉血栓发生机会,注意翻身时应翻向患侧.临床经验证明,主动预见性干预护理对防止并发症的产生有积极深远的影响,在此探讨一下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殷雪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针灸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周围性面瘫患者均采取针灸分期疗法,其中急性期针灸患者52例,静止期针灸患者45例,恢复期针灸患者41例,比较不同分期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急性期针灸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静止期以及恢复期针灸患者(P<0.05),静止期针灸患者与恢复期针灸患者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佳介入时间因为发病的早期(即急性期),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周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尿液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探析

    目的:对尿液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尿液细菌培养药敏检查患者1200例,对尿液细菌培养药敏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200例患者中一共分离出细菌384株,比例为32.00%,其中145株为G+菌,比例为38.00%,239株为G-菌,其中以大肠杆菌多.结论:依据尿液细菌培养可得出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较为广泛,可为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抗生素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王美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

    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的发明和输尿镜技术(URS)的发展,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已经转向闭合性微创技术为主.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陈佳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以非老年AP组为对照,初步分析老年AP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住院时间、并发症和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等特点.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次数明显降低,总胆红素水平明显提高;肺功能不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Apache-Ⅱ评分≥8以上的发生率明显提高;Apache-Ⅱ评分、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两项评分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致病因素中,胆源性因素均居第一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ERCP手术居第二位,对照组酒精性因素居第二位.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特点主要为:复发次数少;以胆源性和ERCP术后为主要致病因素;并发症多,病情较重,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杨森;赖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部位扫查对严重输卵管积水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比较经阴道和经腹部彩色超声检查对严重输卵管积水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5例疑为输卵管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报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式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3.85%(61/65),腹部彩超为76.92%(50/65),两种诊断方式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合并子宫肌瘤经阴道超声诊断出5例,误诊1例;腹部彩超诊断出2例,误诊4例.2例合并卵巢囊肿经阴道超声诊断出1例,腹部彩超均误诊;合并子宫腺肌症及盆腔静脉曲张各1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均明确诊断,腹部彩超均误诊.结论:经阴道超声技术对输卵管积水进行诊断,可以较准确地显示出包块形态、位置、大小以及内部回声等情况,不仅诊断准确率高,而且在合并妇科疾病鉴别诊断时有一定优势.

    作者:刘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