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珍香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向相应的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很多医院纷纷为所在乡镇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居民对于疾病的防控以及健康保护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和科学的记录,以居民个人的健康为中心,进而提高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因此,本文主要对健康档案在我国乡镇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作者:吴世稳;潘绍兴;罗秀兰;向廷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在脑出血血肿穿刺引流术的应用,使一些患者得到有效的抢救治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好,操作简易,患者痛苦少,创伤小,安全可靠,费用低且术后患者恢复快,能够大限度地保存功能,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加强微创技术应用和护理变得愈来愈重要.现将本院2008-2012年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微创手术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余东宁;李会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微创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79例乳腺微创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9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仅有1例在手术完成后切口内有血液出现,但通过及时的止血处理后,有效控制了出血,另78例均顺利恢复健康出院;结论:护理在提高乳腺疾病的治疗率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阿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玻璃体混浊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效果;方法:本组180例玻璃体混浊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的同时,配合以中药配方进行治疗,并记录分析临床症状及治疗结果.结果:本例180例(227只眼)玻璃体混浊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满意效果,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视力得到良好改善,169例基本痊愈,有效率达93.88%.结论:中西医疗法治疗玻璃体混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尹树华;刘晓玲;耿美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病因及预后分析的临床价值. 方法:利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46例晚期早脑损伤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人,对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又运用特殊的针对性训练和治疗手法.对照组单纯接受常规治疗.两组分别在2个月后进行常规的各项检查. 结果:发现有显著的差异性,观察组的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结论: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病因与诸多因素有关,要越早治疗越好,并且有针对性的特殊治疗手法值得宣传和推广应用.
作者:艾义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医护工作人员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的临床效果,为路脑外伤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路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为所有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计划,帮助患者术后康复,并分析患者术后康复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干预前后颅脑外伤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半年至两年的随访,40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患者颅脑损伤病情恢复如下:优23例,良17例,所有患者颅脑外形以及各项身体机能恢复均为优良.比较治疗以及护理前后,40里颅脑外伤病人的SDS、SAS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的有效的康复护理对路脑外伤患者术后的恢复十分重要,注重对路脑外伤患者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恢复颅脑外形以及其功能,对病人的身体素质的恢复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系统地给予病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颅脑修复手术后病人的抑郁情绪以及焦虑情绪,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大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从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科采用康复新液配合利福平粉治疗18例Ⅲ、Ⅳ期褥疮患者.通过治疗效果分析,利用康复新液配合利福平粉治疗Ⅲ、Ⅳ期压疮效果满意,未发现过敏及不良反应,无刺激,使用方便、便宜,值得同行们参考.
作者:张伟;杨蕴轶;隋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运用临床路径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探讨其能否降低医疗成本,达到佳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宣教形式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宣教的形式分为3组,即医护人员入户宣教(简称A组)、网络课程宣教(简称B组)、以上两种形式结合宣教(简称C组),每组50例,通过了解产妇出院后1周初访与满月访时的母乳喂养情况变化,比较不同形式的宣教方式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产妇出院后1周初访,A、B、C三组纯母乳喂养例数及所占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为期1个月的不同形式健康宣教后,与初访各组相比,满月访各组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满月访时C组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A、B两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满月访时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宣教可以使产妇正确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接受科学知识,从行为、心理及哺乳技巧上获得帮助,而医护人员入户宣教联合网络课程宣教更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单纯网络宣教或是医护人员入户宣教.
作者:班文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头皮针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可行性.方法: 比较对照组软接式7号采血针和实验组51/2头皮针的一次采血成功率及局部淤血率.结果: 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0%,局部淤血率16%.头皮针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局部淤血率7%.结论:头皮针在早产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比较理想.
作者:李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以此来优选出佳的提取工艺.方法:本文研究中将采取正交实验设计,以荔枝核总皂苷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为指标综合考察提取时间、回流时间以及乙醇的用量与浓度,选取佳的提取工艺.结果:通过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荔枝核皂苷的提取工艺为A3B3C3D2为佳提取工艺.结论:采取正交实验提取荔枝核中的总皂苷,然后通过比色法对荔枝核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以此来选取佳的提取工艺,由于荔枝核总皂苷可起到有效的降糖功能,因此提高提取工艺可促进荔枝核总皂苷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雪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从剂量建成区的角度探究放疗热塑膜面罩在鼻咽癌放疗中对皮肤反应的影响.方法:将使用面颈肩放疗热塑膜面罩的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I组40例放疗过程中使用完整的面颈肩面罩固定,II组40例使用挖去治疗位置的面颈肩面罩固定,观察两组照射野内的皮肤的放疗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I组出现1级放疗反应时间是11-17天,II组时间是22-36天,两组比较,分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时,两组患者面颈部射野内的皮肤损伤反应程度不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剂量建成区的概念,热塑膜面罩增加了鼻咽癌放疗野内的皮肤反应,通过挖去治疗位置的面罩可以达到降低皮肤反应的效果.
作者:甘美珠;肖冰;李晓林;李永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改良弧形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选择性施行改良弧形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其风险.结果:切口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3例,皮肤坏死1,经对症处理痊愈出院.结论:该改良切口切口小、损伤轻、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
作者:邵玉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院60%的妇科手术是在腔镜下完成.与传统手术相比,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更易于被患者接受.然而微创手术配合要求高,对手术体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满足手术医师操作的需要,又要预防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郎颖;盛冬梅;彭炼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药调剂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现阶段中药调剂管理虽然已经比较规范,但仍然存在着偏差现象,仍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加强管理.本文从中药调剂常见偏差及原因和中药调剂常见偏差应对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作者:谭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梅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用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在控制出血方面及血止后3个月内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恢复情况.结果:1 治疗组在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治疗组:治愈率67.5%(27例)好转率30%(12例),未愈率2.5%(1例),观察组:治愈率47.5%(19例),好转率45%(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止血效果及远期疗效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提高和巩固疗效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玉青;边瑜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运用医学统计方法分析医院现有医疗资源,探讨医院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根据国家有关指标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运用医疗统计功能,指导医院医疗资源合理性配置.结果:我院面临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病床数量不够等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调整后情况有所改善.结论:应合理运用医疗统计指标,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作者:周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主动脉夹层是指由于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弹力纤维和平滑肌撕裂,形成的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性,主动脉内膜与中层的附着力下降,在内外力作用下导致内膜撕裂,血液流入内膜与中层之间,使之剥离,向周径及长径方向发展,形成主动脉夹层.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马凡综合症等疾病.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病死率在逐年升高,并且手术是其唯一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重症监护过程中的抗感染措施以及治疗的临床疗效,为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者对于患者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神经外科患者,行开颅手术后出现较为严重的颅内感染情况,分析易感染因素、易感部位.同时,我科临床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及时我科采取静脉抗感染给药、全身支持治疗、鞘内注射给药+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射给药+腰蛛网膜下腔不间断引流、护理干预、提前预防并发症等各项抗感染措施进行治疗.抗感染给药选择:稳可信联合美罗培南给药;稳可信联合罗氏芬给药.结果:神经外科病人出现感染的易感因素包括:术野感染,颅内留置异物,咳嗽反射功能障碍、排痰困难,手术时侵入性操作较多,术后并发症预防懈怠、护理不到位.感染部位包括:手术切口、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胃肠道、软组织以及皮肤.经过我科针对性治疗后,痊愈35例,占76.09%;显效6例,占13.04%;有效3例,占6.52%;治疗无效死亡2例,占4.35%.结论:引起神经外科患者出现感染的易感因素以及感染部位较多,需要针对性排除解决.提前积极预防,合理治疗与护理都可以降低神经外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神经外科患者的感染治愈率.及时采取抗感染给药、全身支持治疗、鞘内注射给药、腰蛛网膜下腔不间断引流、护理干预、提前预防并发症等各项措施是治疗神经外科患者感染的有效措施,值得在临床上针对性推广使用,从而提高神经外科患者的生存治疗、感染治愈率、降低神经外科疾病治疗的复杂性.
作者:明悦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