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路径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伤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张杨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摘要:目的:运用临床路径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探讨其能否降低医疗成本,达到佳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骨科外用方剂洗二方的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骨科外用方剂洗二方在临床常见的关节损伤、僵硬、疼痛等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2月年骨科外用洗二方在我院330例三组骨关节疾病患者的使用情况,并与其同时期相应病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三组病症临床治疗组疗效有效率分别为为99.75%,98.64%,98.33%,相应对照组为95.00%,94.56%,93.23%,从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两组的差异不显著,但是,洗剂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较,耐受性好,物外用膏药及贴剂产生的皮肤不适感;并且,洗剂治疗的恢复快,治疗效果也较对照组好.结论: 在治疗关节损伤风湿疼痛中,洗二方应用广泛,对于各类相应症状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减轻患者的症状的痛苦,同时也大大缩短了病程.

    作者:晏卫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T2DM UTI)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我院T2DM伴UTI病例共120例,对其病原菌及药敏实验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细菌学检出率为90.83%, 其中革兰阴性菌株(G-)占 72.16%, 大肠埃希氏菌(E.coli)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为主要病原菌,占60.2%.革兰阳性菌株(G+)占25.77%.粪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属分别占10.34% 和10.35%.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率在 30%以上的是氨苄青霉素 55%,培氟沙星37%,复方新诺明40%和阿莫西林/棒酸52%; 葡萄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率普遍较高,在 50% 以上的是青霉素c74%,头孢唑啉 75%, 复方新诺明 76%,红霉素73%,氨苄青霉素 51%,阿莫西林/ 棒酸52%, 左氧氟沙星51%,培氟沙星50%.粪肠球菌体外耐药试验主要表现为对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51%,培氟沙星 50%)耐药.结论:T2DM的存在使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较非糖尿病人增加,尿路真菌、革兰阳性球菌及耐药菌感染几率增加,易于被病原菌侵袭和繁殖,从而使抗生素联合应用增加,治疗难度加大,故应重视病原菌及其耐药趋势的检测, 对控制尿路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牟晓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档案在我国乡镇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向相应的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很多医院纷纷为所在乡镇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居民对于疾病的防控以及健康保护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和科学的记录,以居民个人的健康为中心,进而提高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因此,本文主要对健康档案在我国乡镇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作者:吴世稳;潘绍兴;罗秀兰;向廷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康复特效疗法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特效疗法在骨折治疗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不同类型的骨折病人248例,运用辨证施护配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3~12个月,结果骨折对位、愈合较好,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仅1例膝关节功能障碍,其余均可参加体力劳动.讨论:中医康复特效疗法在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巨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疼痛控制对开胸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在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心胸外科收治的8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控制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控制干预有利于减少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CT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应用CT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CT检查,终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60例,并观察CT对这些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结果:CT扫描诊断在符合率方面非常高,并且经过CT扫描后,对60例患者的各种症状进行了正确的诊断并进行治疗.结论:CT技术在进行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面效果十分明显,同时能够准确判断出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江丹琴;王君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24例不合理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在对24例抗高血压不合理处方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该类药物常见的用药误区.方法:对24例处方中不合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4例处方按照不合理因素进行分类可分为5类,其中药物联用搭配不合理是造成处方不合理的首要因素.结论:经过药师干预,处方中不合理因素得到纠正,使患者得到了恰当、有效的治疗.

    作者:熊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院病案管理中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消毒

    病案消毒灭菌是病案管理工作中重要环节,特别是病案管理科工作人员手的卫生消毒更为重要,病案室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大量从病房收回的病案,在病区没有对病案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只是紫外线照射消毒,且照射到的只是病案首页,病案室工作人员手是引发医院交叉感染的潜在因素,可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病案的消毒及工作人员手的消毒尤为重要.

    作者:夏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稳定性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并且分析主动脉夹层的死亡危险因素.总结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的病因及外科治疗经验.分析稳定性Stand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药物与腔内修复治疗的效果,并探讨导致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

    作者:郑志鹏;于文福;关善义;汤继全;王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藻酸盐敷料在肛周脓肿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用于肛周脓肿手术后换药对创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204例肛周脓肿根治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2例,治疗组用藻酸盐敷料或水胶体敷料换药,对照组用011%利凡诺尔纱布条湿敷,观察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治疗组20d、对照组29d,P<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敷料有利于肛周脓肿术后创口的愈合.

    作者:何晓红;李军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选择方案探讨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也是逐年提升,心脑血管的死亡率也在不断增高.面对众多的降压药物选择,机制需互补,副作用相互抵消为优.

    作者:徐伟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长期卧床病人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它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而且一旦发生感染,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因此对压疮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已有压疮的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文通过分别对压疮的护理分期以及压疮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对压疮的护理工作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作者:倪诗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选择与应用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选择与应用.方法:使用药物利用指数DUI和所规定的日剂量DDD对医生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药品的消耗比较指标使用药品度(DDDs)进行比较,DUI为药频度和用药的总天数的比值,合理用药规定值应该≤1.结果:本结果表明,10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使用过抗生素89例(89%),共应用抗生素21种,以头孢他啶的使用率高;联合用药时,主要是一联用药和二联用药,使用较高的7种抗生素中,只有头孢他啶DUI>1.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沈利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B-D实验的方法

    B-D实验是医院洗消中心或是卫生防疫等部分为了检测预真空、脉动真空、或下排气式灭菌器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出效果的检测方式[1].作为考核灭菌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

    作者:孙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轻者影响美容,引起眼部刺激症状,较大的胬肉因引起屈光异常或遮盖瞳孔而导致视力下降,严重的复发性翼状胬肉可引起睑球粘连,结膜穹隆部变窄,眼球运动受限等并发症,我科于60眼中在切除翼状胬肉后用带结膜的角膜缘移植片来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涛;贺秀英;桓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骨科术后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的观察和护理

    疼痛是骨科手术后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的康复.近年来,自控镇痛泵因其持续、稳定的镇痛效果,而日益被临床所接受.本文分析总结骨科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黄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84例肝胆外科患者护理预后效果研究

    探讨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对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84例患者,分别予以循证护理、个体化护理方法,观察并发症及随访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发生胆漏、腹痛、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者23例(25.00%),而对照组发生呕吐、胆漏等并发症27例(29.35 %),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两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发现,对照组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上低于护理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情感功能得分则优于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疾病的护理之中,循证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均对于并发症的影响相同,但循证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的躯体健康效果明显,而个性化护理更侧重于解除患者的情感障碍.

    作者:龚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下眼袋整形手术同时去除鱼尾纹

    目的:使用改良后的手术方法,以改善眼袋的手术效果.方法:①在外眦部切口延长线全程切开皮肤深达肌层;②打开眶隔去除脂肪,去除多余皮肤,同时剪除外眦角上的鱼尾纹;③在外眦角深部钝性分离达骨膜0/6可吸收线把肌层固定在骨膜上;④微创缝合.结果:很据随访资料效果均满意.结论:使用改良后的手术方法能明显改善眼袋术后的综合效果.

    作者:岳宁峰;倪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抗真菌药的合理应用

    真菌感染可分为表浅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类,表浅感染是由癣菌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体表部位造成的,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小.深部真菌感染是由念珠菌和隐球菌侵犯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造成的,发病率低,危害性大.在抗真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真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常用的抗真菌药有吡咯类抗真菌药、唏丙胺类抗真菌药和其他类抗真菌药.

    作者:谢珍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几种常见老年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一般老年人患有多种内科疾病,患病时由于身体状况的原因,老年病人不能完整叙述病史,且有些疾病症状不典型,在一定的程度上给治疗带来一些困难.因此,本文阐述来了几种老年人常见的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并根据相应的症状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为防止疾病症状的加重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胡春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