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旋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能够引起多种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好糖尿病的护理工作,对保障糖尿病治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防止急性糖尿病并发症、避免和减缓慢性并发症的发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延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50例消化道黏膜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行护理配合.结果:50例消化道病变行ESD,均成功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ESD可提高病变黏膜完整切除率,规范的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及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李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寻找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2 月至2012 年12 月因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9 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5 例(21.7%).发生肌无力危象与患者Osseman 分型高(P=0.018)、术前溴吡斯的明用量大(P<0.001)、术前发生过肌无力危象(P<0.001)、术后肺部感染(P<0.001)有关.Osseman 分型高(P=0.016)和术前溴吡斯的明用量大(P<0.001)是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sseman 分型高、术前溴吡斯的明用量大的患者术后易发生肌无力危象.
作者:李玮浩;赵松;崔广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健康教育组,每组各42例,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情况,分析健康教育的意义.结果: 健康教育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患者并发症减少,舒适度及依从性高升高.结论: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骨科患者的恢复.
作者:黄金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1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0岁,因咽痛、呼吸困难1小时急诊就诊.入院检查:BP 145/70mmhg,P 110次/min,R 30次/min,T 38 ℃,神志恍惚,急性病容,口唇发绀,言语含糊不清伴严重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间接喉镜下见咽部粘膜极度充血,会厌高度水肿.血常规提示:WBC 14.2×109/L,中性粒细胞0.818.初步诊断为急性会厌炎.立即置患者半坐卧位,面罩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心电监护,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吸痰器及急救药品.患者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继之出现窒息、呼吸骤停、昏迷.立即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5min后神志转清,待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入耳鼻喉科病房继续治疗.
作者:刘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骨科病种复杂,患者年龄跨度大,治疗方法各异,康复时间较长,加之近年来新技术的开展,业务量增大,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新时期患者心理需求的多样化,护患冲突不断出现,护患关系日趋紧张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针对骨科病人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纠纷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温得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高龄患者临床麻醉的特点、方法、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经验进行比较深入的总结和研究,尽量降低高龄患者临床麻醉的风险性,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方法:选用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接收的114例实施临床麻醉的患者,对他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例患者中,其中行全身麻醉的45例患者麻醉效果良好,大多数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室性早搏症状;69例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也仅有1例患者没有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没有因为麻醉原因在围手术期发生死亡.结论:高龄患者因其身体机能比较特殊,在术前要对患者的身体各方面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评估,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术中和术后都要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让高龄患者都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建超;吴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口腔护理质量.方法:9位口腔护理人员和口腔专业技士,经过7年的系统培训,前后对比.结果:口腔护理工作不断熟练,医生工作效率提高,病人满意,考核合格.结论:通过对口腔护士的系统培训,促使护理人员口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完善和提高,全面服务临床.
作者:周勤;俞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障碍或不足而导致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堆积过多的疾病,易导致眼、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多表现为抑郁、紧张、不安的心态,使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治疗质量.因此,心理治疗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医护人员态度要热情,向患者主动诚恳地解释有关问题,耐心说教,争取患者的信任,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
作者:薛秋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对食道癌术后咳痰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20食道癌手术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增加个性化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和肺不张并发症出现的例数,患者住院的时间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低氧血症和肺不张的患者人数、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少,满意度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改善食道癌术后患者的通气障碍,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高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酶处理法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菌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每份供试品选取注射用头孢替唑钠(1.0g)10瓶,100毫升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进行溶解.实验组采用薄膜过滤过程时,在无菌氯化钠溶中加入少量青霉素酶,对照组只用冲洗液对照.再进行培养阳性菌,观察阳性菌的生长状况.结果:实验组酶能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并使之失去活性,从而有效消除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残留,防止实验结果假阴性的出现,保证了实验质量和临床用药的安全.对照组则有较多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实验效果不明显.结论:酶处理法应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菌检查使操作更简便,实验效果好,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了无菌保障.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对其疼痛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骨关节科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1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311例患者分成两组,将对照组记为A组,干预组记为B组,A组有155例患者,B组有156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B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等.用11点疼痛数字等级量表(PI-NRS)分别评估两组患者关节炎的疼痛程度,评估次数为两次,第一次在入院时,另外一次为入院15天后.结果:在两组患者入院15天后,使用11点疼痛数字等级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关节炎的疼痛程度,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统计数据显示,A组和B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B组效果明显好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谈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的疼痛,有利于治疗患者的症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桂玲;张云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非霉菌性阴道炎临床常规检查结果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0例妇科疾病患者,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并对白带、阴道菌群的变化和清洁度进行分析.结果:经检测可以发现:滴虫性阴道炎61例,检出率15.2%;霉菌性阴道炎25例,检出率6.3%;非霉菌性性阴道炎100例,检出率25%;淋菌阴道炎10例,检出率2.5%;正常204例.结论:有针对性地对阴道分泌物临床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非霉菌性阴道疾病的感染率,有利于女性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邓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应用中药是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成药的品种繁多,剂量复杂,在临床使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如何使中药应用更合理更安全有效是中药临床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李芝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门诊调剂差错情况,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120例门诊处方调剂差错情况.结果:门诊处方差错原因主要有三大类型: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导致差错43例,占35.83%,药师审核把关不严导致差错32例,占26.67%,收费人员录入错误导致差错45例,占37.5%.结论:杜绝门诊处方调配差错是长期的工作,应该加强防范意识.
作者:纳仲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是秋冬季常见病症.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临床需要根据病机分型辨治,才能得以治愈.使用中成药时,需要证、药相符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否则无效甚至加重病情.本文通过对常见病理病机的分析,对不同病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疗咳嗽的目的.
作者:吕国荣;傅桂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佳方法.方法:回顾性的对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4月到2012年6月诊治的128例患者采用综合性治疗.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进行综合性治疗.治疗药物主要有潘立酮、莫沙必利、抗抑郁药、镇静剂及中药制剂的治疗.结果:根据疗效评定方法,128例患者中显效95例,有效14例,无效9例.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情绪障碍有关,临床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良好,患者治愈率高.
作者:周世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延续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3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为两组,对照组112例患者采用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118例患者在常规出院护理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冠心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冠心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出院患者给予实施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燕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狼疮性脑病的疗效.方法:18例确诊为狼疮性脑病患者予行血浆置换3-5次,同时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了解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免疫指标变化.结果:15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复查免疫指标均明显改善,2例无好转(其中1例转上级医院,1例自动要求出院),1例因狼疮性心肌炎死亡. 结论:血浆置换能使迅速清除体内自身免疫抗体、免疫复合物和炎症因子,结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狼疮性脑病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陆猛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针灸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周围性面瘫患者均采取针灸分期疗法,其中急性期针灸患者52例,静止期针灸患者45例,恢复期针灸患者41例,比较不同分期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急性期针灸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静止期以及恢复期针灸患者(P<0.05),静止期针灸患者与恢复期针灸患者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佳介入时间因为发病的早期(即急性期),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周旋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