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氯丙嗪在抢救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

丁娟;库德热提

关键词:氯丙嗪, 急性心肌梗塞, 小剂量
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氯丙嗪在抢救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其给予小剂量的氯丙嗪治疗,分析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对该78例患者,给予(1-2)min静脉注射氯丙嗪或者(5-8)min肌肉注射氯丙嗪,患者心绞痛明显减轻.36例急性左心衰者,注射(2-8)min后,呼吸情况以及双肺的水泡音有明显好转,30min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左心功能有明显的好转,患者情绪逐渐稳定,52例伴有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未出现血压高的患者,在左心衰竭恢复后,收缩压平均降低(1-1.5)kPa,舒张压平均降低1kPa.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应用小剂量氯丙嗪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头皮针在早产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头皮针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可行性.方法: 比较对照组软接式7号采血针和实验组51/2头皮针的一次采血成功率及局部淤血率.结果: 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0%,局部淤血率16%.头皮针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局部淤血率7%.结论:头皮针在早产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比较理想.

    作者:李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肌梗塞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加强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作一总结探讨.

    作者:王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50例消化道黏膜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行护理配合.结果:50例消化道病变行ESD,均成功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ESD可提高病变黏膜完整切除率,规范的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及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李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PBL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名.观察组按照PBL查房模式完成护理查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查房模式完成护理查房.查房后进行问卷调查和护生出科前进行考核.结果:PBL模式较之传统模式有更大的吸引力;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是一种较好的、值得临床推广的教学方法.

    作者:夏伟红;余玲丽;苏沧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全程静脉注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全程静脉注射疗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7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39例与全程静脉注射疗法3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成本-效果.结果:序贯组患者与静脉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序贯组治疗成本(69.78元)、成本效果比(0.82)明显低于静脉组(P<0.05);敏感性分析证实成本-效果分析趋势一致.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成本更低,表现出较好成本-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肇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

    目前进行的大量剖宫产手术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是为常见的麻醉风险,常因凝血机能障碍易在分娩过程中引起大出血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此时对麻醉医师是严峻的挑战.如何既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又能有效地减轻麻醉医师的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观察回顾分析2008~20012年我院13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宣教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防治中护理工作的对策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开展健康宣教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时对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例10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常规组与宣教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常规组接受的是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宣教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之上开展健康宣教护理措施,对比治疗的情况,特别要留意病人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等,尤其注意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对照护理观察,其中宣教组患者控制血压的情况优于常规组,宣教组患者的血压基本得到稳定与控制,收到较好效果.结论:通过在护理中引入健康宣教措施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稳定和控制血压具有重要意义,利于提升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作者:谢爱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充填式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87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充填式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腹股沟疝患者应用天助畅运医疗技术公司出产的善释疝修补补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8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6个月-1年随访无复发病例,无明显异物感及术后慢性疼痛等.结论:该治疗方法具有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手术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特点,以成为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法[1].

    作者:姚晋;刘艳坤;黄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筛查及诊断分析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危及人类健康,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张海英;王为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22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22例单纯剖宫产术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不会增加手术难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奕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改变教学模式减少护生锐器伤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的情况,探讨通过改变带教模式后的效果. 方法:调查2011-2012年及2012-2013年在我院实习满8个月的全部护生,分别设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新的带教方法,对照组用传统的带教方法. 结果:两组发生锐器伤的人数及各类锐器伤人均受伤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除改变带教方法外,还要加强护生防护知识和防护意识.另外实习单位提供有效的防护工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能进一步的减少护生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范昌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动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缺血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下肢主干动脉广泛闭塞缺血的方法.方法:2006年8月-2011年10月,我们应用动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主干动脉广泛闭塞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5-76岁,平均50.5岁.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2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6例.全部患者均有夜间静息痛、间歇性跛行、肌肉萎缩、皮温低等慢性缺血性表现.结果:18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血供均明显改善,生活自理.结论:通过动静脉转流术避免了截肢,该术式具有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远期通畅率高等优点.并且不需要显微外科技术,不需要特殊器械,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赵巨伟;仇晓华;陈为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干预护理体会

    1963 年,英国首先成功的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从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该手术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临床上行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但由于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术后护理难度大,若护理不当,就可能引起髋关节脱位、静脉血栓形成、肺炎、伤口感染、褥疮等并发症,严重时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术后护理日益受到重视,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完美的术后护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术后严格细致的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非常重要,按时翻身拍背、调整患者的液体出入量,避免心、肺、脑等器官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严密观察局部引流情况,患肢血液循环,神经功能及有无关节脱位征象.术后麻醉过后即开始行床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部静脉血栓发生机会,注意翻身时应翻向患侧.临床经验证明,主动预见性干预护理对防止并发症的产生有积极深远的影响,在此探讨一下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殷雪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移植患儿应用口泰和1%双氧水联合含漱的效果观察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通道的重要途径,又是部分消化液分泌的场所,同时也是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良好环境.移植患儿预处理阶段应用的化疗强,对口腔及咽喉部黏膜损伤较大,引起黏膜水肿,深度溃疡,感染等临床表现,从而影响吞咽及食欲.传统口腔护理改善口腔卫生状况的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证实[1],但该方法未充分满足这部分患儿口腔舒适感的需求.口泰漱口液主要适用于牙龈出血、牙周肿痛、口臭及口腔溃疡等病的治疗,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而口腔内,绝大部分的感染是来自于厌氧菌,1%双氧水经常会作为冲洗药物而应用于口腔医学,具有杀灭细菌的作用.为此,我们对移植患儿开始移植时即应用口泰和1%双氧水联合含漱的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

    目的:研究讨论普通外科病人术后康复阶段手术病灶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 的相关易感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为临床护理及术后康复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我院普通外科于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手术治疗患者582例作为本研究样本,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分组依据为是否发现术后感染.对两组患者的的术后情况资料,以及治疗诊断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治疗后手术病灶部位感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582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有31例发生术后感染.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5.33%;经过研究对比得到:在普通外科病人术后感染病例中手术持续时间、污染类手术、治疗前白蛋白量、患者年龄、急诊类手术、ASA分级、住院时间过长及抗生素使用不当均是可能导致SSI.结论:切口类型ASA分级以及治疗前白蛋白水平是SSI的单独易感因素,针对上述众多易感条件要尽早给予有效、合理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患者术后SSI的发生.

    作者:吴德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麻醉处理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下小儿实施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麻醉方法和处理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实施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中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手术,并对患儿在术前和术中各个阶段的各项生命监测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所有患儿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患儿对手术麻醉均感满意,其生命指标在手术气腹后5min和10min时,除血氧饱和度(SpO2)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在手术放气10min后各项指标与术前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针对小儿的生理状况和解剖特殊性,选择合理正确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能够提高小儿实施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吕道玲;杨德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阻肺患者的护理心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气道阻塞性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老年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为不完全可逆的进行性气道阻塞.临床表现为长期的反复咳嗽、咯痰和喘憋,甚至累计全身各系统.其病理基础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血等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正确的护理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缓解,对于该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如下护理要点:

    作者:陈小玉;刘金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是为患者提供安全、经济、高质量的护理的保证.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是抽血化验.静脉采血是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对体检者在静脉采血前、中、后实施健康教育,一方面能减少体检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纠纷的发生,同时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以改善体检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我院体检中心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共静脉采血26885例.体检中心护理人员通过开展对静脉采血病人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秋宁;汪永红;张荔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研究进展

    高血压属于终身性的疾病,发病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开展社区护理对社区防治高血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进展,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运动锻炼干预等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可使高血压患者进一步了解疾病,提高用药依从性,从而更为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韦朝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护士应重视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的全过程,首先做好急躁期的护理.护士应该关心、体贴病人,对于病人提出的问题,护士应该对此解答.才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救治效果,促进康复.

    作者:陶佳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