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佳
目的:了解我单位老年人眼底动脉硬化进展情况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010年~2013年我单位离退休干部参加年度体检为眼底动脉硬化的共538人,年龄≧60岁,以此为总样本分为两组连续观察4年进行分析,第一组为眼底动脉硬化血压平稳在正常范围组,共377人,第二组为眼底动脉硬化血压控制不满意组,共161人.结果:第一组中眼底动脉硬化进展35例,占第一组9.28%,第二组中眼底动脉硬化进展98例,占第二组60.87%.结论:长期保持血压平稳在正常范围可降低眼底动脉硬化进展程度,利于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
作者:高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观察组由专业医疗团队给予指导用药,观察比较两组的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耐单药、耐多药例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用药满意度显著提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合理用药,临床医师应注意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治愈率,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作者:吴鸿;许宗斌;方明仁;李丽;赵江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院物价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执行国家医疗收费标准和物价政策的关键环节.但随着医疗机构新仪器,新技术的逐年增多,医疗收费项目相应增加,单靠医院物价管理部门来实施管理,远达不到满意收费的效果.因此,提高物价管理质量,让患者满意,成为医院物价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标.
作者:卓清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中曲马多对老年慢性疼痛的缓解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7例非癌性慢性疼痛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曲马多对患者慢性疼痛进行缓解治疗,并根据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不良反应情况等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总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治疗后,疗效显著37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7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疼痛程度VAS评分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剧烈疼痛评分则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3例,发生率为5.26%.结论:曲马多对老年慢性疼痛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高,是老年慢性疼痛缓解治疗较为理想的用药.
作者:卓晓麟;胡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将营养物质用一次性肠内给营养器在定时、定速、定温的条件下经鼻饲管送至胃肠内.结果:2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肠内营养液未发生严重的营养不良、腹胀、腹泻的情况.结论:肠内营养具有并发症少,风险低,操作简便,改善营养摄取,明显降得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和感染率,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张宗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美国药品审批制度研究,从中得到启示,为国内药品审批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美国药品审批制度,对比国内药品审批制度,得到启示.结果与结论: 美国药品审批制度申请人与生产商分离;轻资质、重监管;GMP法律效力;有专业的监管队伍.
作者:任丽娜;黄桂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尿液干化学法(干化学法)与显微镜镜检法(镜检法)白细胞(WBC)及红细胞(RBC)检测结果,以强调其镜检法的重要性.方法: 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分别对3528例随机尿液标本中的WBC及RB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干化学法与镜检法检测尿WBC和RBC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化学法检测WBC及RBC时,好不要省去其显微镜检测.
作者:张香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索手术室实施专科护理组的效果,以适应外科手术专科化发展,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将手术室护士划分为6个专科组,实行护士长一专科组长一组员的三级管理模式,建立培训、考核体系.比较专科分组前后医护配合满意度、理论与操作考核合格率.结果:分组后手术医生对手术配合满意度提高,理论与操作考核合格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术室实施护理专科分组,利于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工作效率,是培养专业化现代手术室护士的有效模式,也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作者:周迎娣;马海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宫颈炎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用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共收治的146例宫颈炎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她们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7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上左氧氟沙星,通过半个月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临床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吕红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组,各80例.健康教育组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指导和治疗.结果:教育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及离血压缩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系统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亚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78例HIV感染合并肛瘘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恢复情况.方法:手术前实行心理护理以及做好术前准备,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经过细心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肛瘘痊愈出院.结论:HIV感染者免疫力较低,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对HIV感染合并肛瘘患者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科学精心的护理HIV感染合并肛瘘患者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
作者:李冬梅;福燕;高美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经过有效护理,2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产后出血严重危害孕产妇的生命健康,重视产妇的护理,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从而有利于减少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叶碧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梅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均有低血糖发生(于常规监测血糖中或自我感觉有低血糖症状,进食等处理后症状消失或缓解),其发生与降糖药物的使用、生活方式等有关.结论:向糖尿病患者介绍低血糖发生的原因、表现、预防、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减轻低血糖带来的危害,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马媛媛;马秀花;孙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降压汤降压疗效以及对LVH的影响.方法: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人,A组给予降压汤200ml,次/d,B组给予苯那普利10mg,1次/d,C组降压汤联合苯那普利,总疗程12周.每周门诊监测血压1次;采用SONOS-4500型超声心动仪,测定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计算左室重量指数 (LVMI);观察患者一般情况(睡眠、头晕头疼、耳鸣、面赤潮红等)改善.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指标各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各治疗组均能明显改善血压,A组、B组与C组比较:C组降压明显(P<0.05),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各治疗组均能明显改善左室肥厚,其中以联合用药组效果明显 (P<0.05),A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在改善患者一般情况方面,A组与C组明显优于B组(P<0.5),A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降压汤能明显降低血压,改善患者左室肥厚,与苯那普利药物相比较,二者无明显差异,在改善患者睡眠、头晕头疼、耳鸣、面赤潮红等症状方面降压汤明显优于苯那普利,降压汤与苯那普利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作者:田爱红;高焕萍;高鸿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应用中药是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成药的品种繁多,剂量复杂,在临床使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如何使中药应用更合理更安全有效是中药临床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李芝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也是基层医院必不可少的重要科室之一.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能够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有效防治各类妇科疾病的发生,对于保障妇女的身体和生殖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出发,深入进行剖析,并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作者:郏柳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讨论普通外科病人术后康复阶段手术病灶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 的相关易感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为临床护理及术后康复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我院普通外科于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手术治疗患者582例作为本研究样本,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分组依据为是否发现术后感染.对两组患者的的术后情况资料,以及治疗诊断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治疗后手术病灶部位感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582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有31例发生术后感染.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5.33%;经过研究对比得到:在普通外科病人术后感染病例中手术持续时间、污染类手术、治疗前白蛋白量、患者年龄、急诊类手术、ASA分级、住院时间过长及抗生素使用不当均是可能导致SSI.结论:切口类型ASA分级以及治疗前白蛋白水平是SSI的单独易感因素,针对上述众多易感条件要尽早给予有效、合理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患者术后SSI的发生.
作者:吴德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我科自2006年6月~2012年6月运用柴胡消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0例高脂血症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13~66岁,平均43.2岁;对照组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14~68岁,平均44.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血生化检查结果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对稳定性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并且分析主动脉夹层的死亡危险因素.总结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的病因及外科治疗经验.分析稳定性Stand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药物与腔内修复治疗的效果,并探讨导致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
作者:郑志鹏;于文福;关善义;汤继全;王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