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梅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先天畸形中较常见的一种,是对儿童心功能产生了实际或潜在影响的一组出生缺陷,严重危害儿童的生命和健康.国内根据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的调查结果证实,我国每年的新生儿中,约有10万例以上患先天性心脏病,随着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不断完善,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先心病的患儿时有发现.
作者:汪胜男;尹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8例患病儿童,根据患儿的病症、体征实施干预护理,并注重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指导,统计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38例患儿全部治愈或好转.结论:对患小儿川崎病的患儿实施合理、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地缩短小儿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书梅;吴帮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病情观察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加强密切病情观察,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郭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不孕症中医辨证分型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57例,同时选取1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对57例原发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测定所有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分型组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证以及肾虚证患者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证、肝郁证以及血瘀证患者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型组黄体生成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不孕症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具有相关性,患者肾虚和肝郁是原发性不孕症的原发病机和基本症候.
作者:李春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40-60岁之间的人,但是,现在年龄已趋向年轻化,男性多于女性,病变主要累及颈椎椎间盘和周围的纤维结构,伴有明显的颈神经根与脊髓变性.主要症状有头、颈、臂、手等部位的疼痛,手臂的麻木,并有进行性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颈椎病的症状表现依病变部位,受压组织及压迫轻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症状有的会自行减轻或缓解个别病例症状顽固,影响生活和工作.
作者:范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自1987年3月法国人,P.Mouret,首次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至今,它以对病人创伤小、疼痛轻、疤痕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广大患者的欢迎,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方法.[1]LC是常见的腹腔镜手术,也是开展其他腹腔镜手术的基础.我院自1992年至20013共行一万例左右.本组有500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了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特征,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5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有23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本病初诊误诊19例,误诊率76%, 25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2例,21例痊愈,占95. 45%; 2例治疗失败而行全了宫切除术.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因停经就诊时,要常规行阴道超声检查,对阴道超声怀疑切口妊娠的病例,有必要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切口妊娠的主要方法;甲氨蝶吟加清宫术可作为治疗切口妊娠的主要方法,可有效地避免了宫切除.
作者:谢文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已婚妇女的身体健康情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对在本院院进行妇科体检的2799例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妇科B超及乳腺B超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妇科疾病前3位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和乳腺增生.其中,31~45岁组受检者慢性官颈炎及阴道炎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检出3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Ⅲ.绝经后各项疾病检出率均明显下降.结论:已婚妇女患病情况不容忽视,应努力提高已婚妇女进行体检及自检的自我保健及预防意识,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作者:王璇;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或受到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过度丧失所致的疾病.我院于2013年6月至7月共救治了10例中暑病人,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站于2013年6月至7月共救治10例中暑病人,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30-50岁.其中2例为先兆中暑,7例为轻型中暑,1例为重型中暑.
作者:黄敬华;邹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利用微创腋臭切除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5例患者进行微创小切口腋臭手术治疗, 并观察其效果. 结果:其中70例腋臭患者均获一期愈合,5例换药后二期愈合,69例治愈(无气味),其余6例仅有轻微气味残留,经激光辅助治疗后愈合. 所有患者并未出现皮肤坏死状况,有2例出现轻度出血,未经治疗便自行好转. 随访半年后发现, 所有患者都没有再出现反弹状况, 而且瘢痕愈合状况良好,并未出现畸形以及功能受损. 结论:腋臭的微创手术疗法具有创伤轻微、切口瘢痕小、治疗彻底、愈合后无牵拉感、恢复时间短及其它不适等优点, 是一种对腋臭进行根治的首选疗法,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岩;徐指斌;张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相关的检验和分析,对患者进行病原学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的粪便进行相关的细菌培养和研究.结果:经过相关的研究后,发现患者中有46例患者为细菌性痢疾,粪便中的细菌含有志贺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结论:导致患者感染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的一种细菌为志贺氏菌,其中可以使用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等对其进行治疗.
作者:李成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和分析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过强性构音障碍的语言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式分析2例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过强性构音障碍的语言治疗资料,分析和总结语言治疗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对1例患儿实行相关有针对性的语言治疗后,其构音上的障碍基本消失,构音形式也得到了良好的纠正.结论:对脑瘫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治疗,能有消纠正其不正确的构音方式,对其构音障碍有一定消除作用,同时会对其预后的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作者:赵翠娥;梁磊;李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肾炎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将患者按血补体 C3降低与正常分成两组,分析水肿、尿常规、血红蛋白. 结果:血补体 C3降低组,水肿、血红蛋白下降,尿常规明显改变所占的百分比较血补体C3正常组要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补体C3的降低对急性肾炎的预后有明显影响.
作者:陈慧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视力问题,特别是近视问题,是当代青少年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据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新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率超过25%,初中生近视率达到70%,高中生近视率达到85%,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居世界第一位[1].方法:采用分组实验观察对照的方式,分为四组.目的:进一步明确眼保健操的保健效果,进一步改进眼保健操,提高眼保健操的保健效果.结果:观察组1(107例)视力保健效果优于对照组(96例);观察组2(102例)视力保健效果低于观察组1;观察组3(99例)视力保健效果优于观察组1.结论:经指导后的眼保健操结合服用桑菊明目茶使用学生(观察组3)视力保健效果优于单纯经指导后的进行眼保健操的学生(观察组1);单纯经指导后进行眼保健操后的学生(观察组1)视力保健效果优于由于单纯服用桑菊明目茶的学生(观察组2);观察组1、2、3视力保健效果均优于未经指导进行眼保健操的学生(对照组).
作者:鲜浏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在静脉穿刺引起疼痛和皮下淤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与红外线照射组2种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2种护理方法有明显差异.
作者:陈清梅;李余菊;杨玉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孤儿院的脑瘫高危儿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脑瘫高危儿患者30例,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早期多元化护理措施;对照组脑瘫高危儿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3、6、12月脑瘫高位患儿的体格和智能的评分情况.结果:通过统计观察分析得知,两组脑瘫高危儿患者在体格和智能方面均有所提高,但是治疗组的患儿在体格和智能的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脑瘫高危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随着护理时间的增长,两组患儿的评分差距越来越大,另外,两组脑瘫高危儿的体格评分增长指数优于智能评分指数.结论: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方面有明显的提升,特别是患儿的体格发育方面为明显,这样不仅能降低脑瘫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和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贺新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采用综合社区及家庭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接待的152例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一般性护理指导与健康宣教,而研究组则采用综合社区及家庭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计数平均每年吸入综合征的发生次数、住院次数与时间及费用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出院半年后,每年吸入综合征的发生次数、住院次数与时间及费用等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采取综合社区及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吸入综合征的发生,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血透患者做好专业护理和心理护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科学护理知识做好血液透析前后的护理,积极观察血压及病情变化.结论:血液净化对肾脏起到一个替代的作用,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排除体内毒素;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生存率.
作者:宋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点.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再生的研究进展展开分析和研究.
作者:张卫华;黄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儿科是全院容易发生护患纠纷的科室之一,当今社会,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小皇帝,三、四个大人陪同一个患儿来住院已是常事,家长对儿科护士的期望与对患儿的疼爱成正比例增长.如何减少护患纠纷及冲突,使患儿和家属在平和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也是困扰儿科护士的难题.家属对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及服务质量等要求很高,有时甚至苛刻,危及护士自身安全,有的家长会动手打骂护理人员.
作者:杨卫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