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保健操的保健效果及研究如何提高其保健效果的初探

鲜浏霖

关键词:眼保健操, 明目茶, 假性近视
摘要:视力问题,特别是近视问题,是当代青少年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据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新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率超过25%,初中生近视率达到70%,高中生近视率达到85%,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居世界第一位[1].方法:采用分组实验观察对照的方式,分为四组.目的:进一步明确眼保健操的保健效果,进一步改进眼保健操,提高眼保健操的保健效果.结果:观察组1(107例)视力保健效果优于对照组(96例);观察组2(102例)视力保健效果低于观察组1;观察组3(99例)视力保健效果优于观察组1.结论:经指导后的眼保健操结合服用桑菊明目茶使用学生(观察组3)视力保健效果优于单纯经指导后的进行眼保健操的学生(观察组1);单纯经指导后进行眼保健操后的学生(观察组1)视力保健效果优于由于单纯服用桑菊明目茶的学生(观察组2);观察组1、2、3视力保健效果均优于未经指导进行眼保健操的学生(对照组).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频谱仪佐治肺部感染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频谱治疗仪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后,治疗组再此基础上采用频谱治疗仪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论:治疗组采用频谱照射,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

    作者:向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病因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病因及预后分析的临床价值. 方法:利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46例晚期早脑损伤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人,对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又运用特殊的针对性训练和治疗手法.对照组单纯接受常规治疗.两组分别在2个月后进行常规的各项检查. 结果:发现有显著的差异性,观察组的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结论: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病因与诸多因素有关,要越早治疗越好,并且有针对性的特殊治疗手法值得宣传和推广应用.

    作者:艾义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提高外科手术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对医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外科手术学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医学教育.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体会,发现可以从增强学生对外科手术学的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手术动物及动物手术包的准备、运用多媒体教学、完善考试制度等方面入手,提高外科手术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晶晶;张分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例特重度电烧复合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通过1例特重度电烧复合伤患者的救治,总结该类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烧伤不同阶段、并发症、心理及康复期护理重点.护士掌握烧伤各期特点,把握患者个性化特点,制定详细护理计划,增加患者对疾病的预知,可为患者的平稳治疗提供有效帮助.

    作者:郭芳;张育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应用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对出现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相关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0例出现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5例.A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进行常规急救护理;B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结果:B组患者临床救治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的时间明显早于A组;救治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住院接受救治的实际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应用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对出现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张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目的:观察地佐辛合用氟比洛芬酯在剖宫产手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或Ⅱ级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ICA),随机均分为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舒芬太尼组(B组).于术后2、6、12、24h各时点对两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SA)、Ramsay镇静评分法观察镇痛、镇静效果,并记录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ICA)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两组VAS评分、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合用于剖宫产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与单用舒芬太尼相比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临床使用.

    作者:李曦;代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阻肺患者的护理心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气道阻塞性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老年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为不完全可逆的进行性气道阻塞.临床表现为长期的反复咳嗽、咯痰和喘憋,甚至累计全身各系统.其病理基础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血等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正确的护理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缓解,对于该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如下护理要点:

    作者:陈小玉;刘金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选择与应用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选择与应用.方法:使用药物利用指数DUI和所规定的日剂量DDD对医生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药品的消耗比较指标使用药品度(DDDs)进行比较,DUI为药频度和用药的总天数的比值,合理用药规定值应该≤1.结果:本结果表明,10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使用过抗生素89例(89%),共应用抗生素21种,以头孢他啶的使用率高;联合用药时,主要是一联用药和二联用药,使用较高的7种抗生素中,只有头孢他啶DUI>1.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沈利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在骨肿瘤手术中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时应用异体骨移植的临床治疗效果、出现的排斥反应以及手术应用范围.为临床骨肿瘤手术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3月至为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骨肿瘤患者采取异体骨移植治疗方法,对其临床资料,治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骨肿瘤患者的采用异体骨移植的具体情况是98例患者采取了刮出肿瘤同时采取异体松质骨移植;13例患者采取了刮出肿瘤同时采取异体松质骨移植以及异体大块皮质骨移植;4例患者采取了切除肿瘤段同时采取异体股骨干移植;3例患者采取了切除肿瘤段同时采取异体半关节移植;2例患者采取了切除肿瘤段同时采取大块异体骶骨移植.结果:上述我院收治并采取异体骨移植治疗的120例骨肿瘤患者仅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多表现为手术结束后患者的手术切口出现渗液,伤口红肿,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后,患者的排斥反应逐渐消除,切口愈合,红肿消退,渗出液消失.其他病例均伤口顺利愈合,术后恢复良好.患者的愈合时间自6个月至1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7个月.102例患者在术后5个月内已经发现宿主骨与异体骨的结合部位形成了坚硬的外骨痂,骨性连接理想.其他患者或早或晚出现骨痂生长.结论:异体同种骨块移植在治疗骨肿瘤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临床效果显著,出现排斥反映的概率小,在临床上治疗骨肿瘤手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骨肿瘤的治疗中广大合理应用.

    作者:万朝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外营养支持的风险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肠内、外营养支持在监护室急性胰腺炎中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3-2013.2在本院监护室治疗的76例经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系统护理情况,记录体重变化、支持时间、各项血常规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70例患者体重不同程度减轻,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较少.结论: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进行系统性护理,可帮组患者更好的恢复,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韦美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技巧体会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的技巧,规范手术方法,确保患者术中的安全及术后效果.方法:界定手术的范围;分区域切割前列腺;首先于截石位11,1,4,8点钟方向阻断前列腺学供,以保证术中术野清晰;规范切割过程中的手法,避免超范围切割.结果:400例患者全部治愈,均达到手术要求,即:1、前列腺窝与膀胱三角在同一平面;2、尖部周围呈圆形;3、切割面深达外科包膜且平整;4、无明显活动性出现;5、尿道外括约肌无损伤.结论:探讨前列腺电切术的技巧及归法手术方法有实际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对初学者更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提倡.

    作者:韩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院药剂科管理现状及改革策略

    医院药剂科管理是医院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于医院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和协助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药剂科管理在医院管理中重要性的分析,从多方面指出药剂科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药剂科管理现状的分析,发现药剂科管理的主要问题,并从多方面提出改革方案.

    作者:蔡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9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中医药治疗,采用针药联合治疗)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每组均为45例,治疗四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结果: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后,观察组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恶心反酸、痞满嗳气症状的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胃炎应根据分型辩证治疗,针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程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腔镜下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唯一可能达到根治目的的治疗方法,早、中期食管癌首选手术切除.是食管癌的首选.国内有作者报道,胸段食管癌采取右侧开胸,颈、胸、腹三切口的”三野”清扫术,能明显提高食管癌的远期疗效[1].随着微创技术和观念的普及,我院胸外科已经开展了胸腔镜下微创颈、胸、腹三切口的”三野”清扫术.2012年3月~2013年4月对89例食管癌患者采取该术式,由于该手术操作复杂,时间较长,要求护士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熟练,反应敏捷,保障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新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9年5月至2012年7月发生的86例护患纠纷进行整理分析,对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进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大多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发现86例护患纠纷中,有17例是由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不合格引起,15例是由护患沟通不良引起,25例是由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引起,29例是由患者或其家属的原因引起.护理人员的技术问题及服务态度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操作技术,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改进管理方法,将有利于减少妇产科的护理纠纷.

    作者:高鸿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国犬伤门诊的设置和运行情况

    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几乎达100%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1].被犬或其他哺乳动物咬(抓)伤后,伤口规范的暴露后处置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包括及时、正确地进行伤口清洗、消毒,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及必要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犬伤门诊是实施伤口处理、狂犬病暴露免疫接种的重要场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犬伤门诊的规范化设置,对处置服务能力、软硬件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前我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犬伤门诊的设置、分布和功能等差别较大, 应建立规范的犬伤门诊,从而利于规范开展狂犬病暴露后的监测和处置工作.

    作者:杨鼎君;付乐章;代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秦国政教授辨治阳痿症经验

    阳痿一症病因复杂,分类繁多,诊治困难.秦国政教授在具体施治时采用综合辨证、分型论治和重视局部、整体施治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系统阐述秦国政教授采用辨证治疗和辨病治疗相结合,以疏肝补肾活血为阳痿的治疗大法,分析其以肝郁肾虚血瘀为病机的诊治思路.

    作者:杜宝昕;秦国政;毕严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院病案管理中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消毒

    病案消毒灭菌是病案管理工作中重要环节,特别是病案管理科工作人员手的卫生消毒更为重要,病案室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大量从病房收回的病案,在病区没有对病案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只是紫外线照射消毒,且照射到的只是病案首页,病案室工作人员手是引发医院交叉感染的潜在因素,可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病案的消毒及工作人员手的消毒尤为重要.

    作者:夏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检查有54例骶髂关节表现异常,CT检查显示62例骶髂关节表现异常,MRI检查显示78例骶髂关节表现异常,三种检查方法检出病例数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X线和CT的影像学特点是:骶髂关节局部骨质硬化、囊性病变或侵蚀,关节面有毛刺感,不光滑;MRI影像学特点是:骨髓水肿,骶髂关节软骨损伤,滑膜、关节韧带及软骨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X线是基本的检查方法,具有经济优势但定性分析不如CT和MRI;CT对关节骨质钙化及关节面的骨质情况有清晰的显示,可以较好的表现骨质变化;MRI对早期的骨髓水肿、软骨损伤以及韧带破坏有很好的诊断作用,较X线和CT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曾波;张发尧;杨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实施护理干预降低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率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二次剖宮产产后出血率起到的作用.方法:将收治3360例产妇中进行二次剖宫产260例产妇作为干预组,与随机抽取的首次剖宫产260例产妇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剖宫产后产妇产后出血率、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二次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二次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率.

    作者:梁伟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