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宏
目的:探讨产妇胎膜早破的原因及进行有效护理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对收住我院的胎膜早破的产妇制订完善的护理计划并予实施,定时进行效果评价,摘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l2月期间收治的胎膜早破病例38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7人,羊水污染5人,无新生儿死亡发生.结论:对于胎膜早破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正确处理和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感染发生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王慧英;陈军;谭东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44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补液、妈咪爱、补充电解质、蒙脱石散剂等对症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84.4%,P<0.05;对照组发生3例恶心、2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消失,实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婴幼儿腹泻,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病程,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陈秀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自1987年3月法国人,P.Mouret,首次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至今,它以对病人创伤小、疼痛轻、疤痕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广大患者的欢迎,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方法.[1]LC是常见的腹腔镜手术,也是开展其他腹腔镜手术的基础.我院自1992年至20013共行一万例左右.本组有500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并观察每位住院病人的心理变化作出与之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100例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所有骨折病人心态良好,思想顾虑解除积极配合治疗,均康复顺利出院.结论:了解患者心理,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短时间内得到康复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作者:李忠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 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大的可预防的危险因素.中国目前的烟民约有3.2亿人,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健康[1].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先有医务人员吸烟率下降,才有全民吸烟率下降[2,3].目前,我国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不容乐观,其参与戒烟、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非常薄弱[4].医务人员在预防和控制烟草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作用[5].向群众大力宣传控烟、禁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医务人员责无旁贷的工作,医院控烟健康教育对促进我国控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6].医务人员在控烟方面的榜样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控烟工作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医务人员应以身作则不吸烟.另外在提高控烟知识水平和控烟能力同时,主动对患者进行控烟健康教育,这对做好全社会的控烟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索朗多布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在以单纯良性乳腺肿瘤患者手术为代表的短小时间手术下,通过使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以及丙泊酚行静脉麻醉,从而探讨此类手术小剂量氯胺酮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4种以固定计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及丙泊酚对100例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静脉复合麻醉,术毕送PACU观察.筛选患者为20-45岁,体重45-65 kg,ASAⅠ-Ⅱ级,无麻醉相关禁忌症,手术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对4种静脉麻醉方式术中及术后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术后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8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行不同静脉复合麻醉,良好完成手术,单纯使用氯胺酮麻醉组术中及术后有明显的副反应,较多患者需要再次追加药物剂量;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实验组术中及术后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麻醉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该两类(咪达唑仑、丙泊酚)静脉麻醉药物复合使用氯胺酮行多发乳腺肿瘤此类短小手术可有效减少毒麻药物的相互副作用,增加麻醉安全性,保障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胡建军;段文明;努尔波拉提·加列力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采取保守治疗,7例采取全髋置换术以及行股骨头置换术,另70例均采取多根螺钉和螺纹钉进行固定治疗.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短住院时间仅有18d,而长时间则为64d;结论:对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邱强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本院1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护理,了解假性动脉瘤形成的病因及特点,从而预防和减低动脉瘤的发生率. 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145例血液血液透析患者男性84例,女性61例,年龄在30-85岁之间,透析7个月-13年,每次透析2次12例,3次133例,规格16号内瘘穿刺针.结果:145例患者中28例发生了假性动脉瘤,其中前臂桡动脉瘤25例,占89.3%,上臂耾动脉瘤3例,占10.7%.有2例患者动脉瘤直径>3厘米,1例男性33岁,患者因动脉瘤巨大,动脉分流量过多,心搏出量增加诱发心力衰竭,行动脉结扎术后,于对侧上肢行内瘘再造术;1例女性患者54岁,因动脉瘤膨大,皮肤变薄,胀痛明显,行动脉瘤两端结扎,内瘘再造.其他内瘘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瘤体较小,继续维持性血液透析.讨论:内瘘动脉瘤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新内瘘过早使用,操作技术差,血液反复外渗形成血肿,反复同一部位或区域穿刺,透析结束按压穿刺点方法不正确等都是诱发动脉瘤形成因素.小的动脉瘤便于护士穿刺,成功率高,血流量充足,确保血透顺利进行.大的瘤体皮肤变薄,凸出皮肤表面,患者感觉皮肤肿胀,搏动性胀痛,影响生活质量,瘤体小可行弹性绷带保护,明显扩大达3厘米应手术治疗.小结:护理人员通过了解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原因,掌握正确的熟练的内瘘穿刺法,把握新内瘘成熟穿刺时间,有计划地轮流更换穿刺点,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按压穿刺点及日常自我血管护理.
作者:戈冬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用于肛周脓肿手术后换药对创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204例肛周脓肿根治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2例,治疗组用藻酸盐敷料或水胶体敷料换药,对照组用011%利凡诺尔纱布条湿敷,观察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治疗组20d、对照组29d,P<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敷料有利于肛周脓肿术后创口的愈合.
作者:何晓红;李军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后用脐带夹断脐带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试验组的新生儿使用脐带夹断脐带后,常规消毒,在脐带夹与新生儿肚脐之间用6cm*6cm 的无菌开口方纱将其隔开,然后常规包扎.对照组的新生儿在脐根与脐带夹之间不用无菌开口小纱布,其他步骤同试验组.结果:使用开口小纱布的新生儿,脐带根部收敛快,3天后剪断脐带夹,脐带根部较少发生脐炎.讨论:新生儿出生时用脐带夹夹闭、剪断脐带后,临床护理方法的改进对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云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及生存质量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压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春霞;万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减重训练与口服二甲双胍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减重训练和口服二甲双胍减重治疗,观测减重前后相应的性激素指标、糖代谢指标和体重增减状况等.结果:减重前后FSH、E2、P、PRL、GLU 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明显降低(P<0.05);葡萄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指标明显降低(P<0.05);体重指数和腰臂围比值明显减小.结论:减重训练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内分泌紊乱情况、恢复排卵和月经周期的良好办法.
作者:孙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实验室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师的医疗决策质量,临床实验室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合理的选择微生物检验项目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药物的副作用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几种常见问题
作者:谷万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9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9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管理管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的护性约束的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表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0.2%,常规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2.4%,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住院精神病患者系统化的保护性约束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邹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心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两年以来收治的6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病情,采用艾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结果:治愈的患者有38例,占59.4%;显效的患者有20例,占31.3%;好转的患者有4例,占6.3%;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3.1%,总的有效率为96.9%.结论: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取穴容易,疗效可靠,无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雪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不仅是我国基本国情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前进发展的需要.计划生育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执行与落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理念的创新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就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理念的创新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作者:周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对300例急性脑损伤临床病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损伤后心电图异常与脑损伤部位、损伤程度、颅内压增高、应激反应等多种原因有关,不同程度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心电图异常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脑损伤不同部位与心电图异常表现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易出现心电图异常,应及时发现,动态观察,采取综合性治疗.
作者:樊继军;马彦;段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手术室急救护理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8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手术室急救护理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结果: 28例患者经过我院手术室护士的优质护理服务与医生的积极抢救,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死亡情况,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十分严重的情况,需要手术室护士做好做好优质的急救护理工作,以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沈佩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血小板是哺乳动物血液中一种具有特性形态和恒定储量的有形成分,在止血、血栓生成以及伤口愈合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若小标血小板的功能或恒定数量出现变化,那么就会直接造成机体出现持续流血或生成血栓的现象,影响人体血液正常循环.本研究主要对血小板功能的检测进展及其临床应用概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更多的指导实践应用.
作者:蒙玉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有效护理方法和相关途径,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使其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011年2月-2012年7月在我科抢救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在我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之下,120例患者治愈102例,好转11例,自行出院2例,转到外科手术2例,病情危重死亡3例,其总有效率为85%.结论:关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医护人员应该及时有效的进行诊断、识别、对其进行对症治疗、精心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只有这样才能挽救患者生命,且能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治愈率有显著提高.
作者:黄正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