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损伤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探讨

樊继军;马彦;段强

关键词:急性脑损伤, 心电图异常, 脑心综合征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对300例急性脑损伤临床病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损伤后心电图异常与脑损伤部位、损伤程度、颅内压增高、应激反应等多种原因有关,不同程度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心电图异常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脑损伤不同部位与心电图异常表现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易出现心电图异常,应及时发现,动态观察,采取综合性治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烫伤患儿创面多重联合治疗一例

    患者,女,1+岁,因全身多处开水烫伤1天,在当地卫生院救治后病情未见好转遂转入我院,查体:T39.0 ℃ P155次/分 R48次/分 SPO2 90% 急性面容,神萎,烦躁,哭闹较正常弱,全身皮肤组织可见多处大面积烫伤,表皮脱落,红白相间并部分灰白,头颈部、四肢、躯干总烫伤面积40% (深Ⅱ°-Ⅲ°重度) .烫伤后因家属未及时将患儿衣物脱下,故致创面烫伤面积大,尤以躯干、四肢、臀部为重.

    作者:李伊熙;但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46例,采用下肢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及浅静脉切开取栓术.结果:术后46例患者下肢静脉曲张消失,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出现.切口术后均Ⅰ期愈合.随访46例1~2年,均无下肢浅静脉曲张及静脉炎复发.结论: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在积极抗炎治疗的同时,在遵循彻底去除病变静脉和浅静脉血栓的原则下,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一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麻醉处理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下小儿实施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麻醉方法和处理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实施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中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手术,并对患儿在术前和术中各个阶段的各项生命监测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所有患儿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患儿对手术麻醉均感满意,其生命指标在手术气腹后5min和10min时,除血氧饱和度(SpO2)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在手术放气10min后各项指标与术前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针对小儿的生理状况和解剖特殊性,选择合理正确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能够提高小儿实施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吕道玲;杨德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经临床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显效率81.5%(31/38),总有效率94.7%(36/38),对照组显效率55.2%(21/38),总有效率78.9%(30/38),组间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有利于促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丛华;张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48例颈椎病的患者,均采用针灸联合推拿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通过2周的治疗,结合相关的评价标准,总有效率为93.75%(45/48).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椎病双管齐下,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小,临床价值大.

    作者:樊永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

    目的:对中药处方中主要常见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在本院中药房的15000张患者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与分析每张处方的中药剂量、临床诊断、重复用药以及配伍禁忌等方面.结果:经分析处理后,发现共有1300张处方存在问题,约为8.6%,其中不标注药用剂量的问题处方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的问题处方(P<0.05).结论: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能逐渐完善中药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增强我院的医疗水平.

    作者:李飞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意义.方法:对220例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200例非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C-反应蛋白(CRP)及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结果:观察组的CRP、FPG和Fin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BP、DBP与CRP呈正相关系(r=0.623、0.714,P<0.05).结论:高血压与CRP密切相关,机体炎症反应可能参与高血压的进展.

    作者:谢敏荣;江伟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消化内科护理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护士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职业,其职责包括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患者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但其本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

    作者:桂晴;刘桂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两代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方法:在为期8周的对照研究中,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组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结果:所有患者PANSS评分和PSP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PANSS评分在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无显著差异(P>0 05),第一代组PSP评分改善在治疗后第4周末与第二代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第8周末第二代组的PSP均分改善优于第一代组(P<0.01).结论:两代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症状改善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4周末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异,到第8周末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方面才出现差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更好改善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

    作者:潘海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2012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5例,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矫正视力在0.7-0.9及>0.9范围的例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范围无明显差异.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护理的治疗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丁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00例非霉菌性阴道炎临床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非霉菌性阴道炎临床常规检查结果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0例妇科疾病患者,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并对白带、阴道菌群的变化和清洁度进行分析.结果:经检测可以发现:滴虫性阴道炎61例,检出率15.2%;霉菌性阴道炎25例,检出率6.3%;非霉菌性性阴道炎100例,检出率25%;淋菌阴道炎10例,检出率2.5%;正常204例.结论:有针对性地对阴道分泌物临床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非霉菌性阴道疾病的感染率,有利于女性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邓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例拟诊断为Kartagener综合征病例临床分析

    不明原因的反复呼吸道化脓性感染、咯血为特征的支气管扩张症状及副鼻窦炎和右位心的儿童收住儿科病房.需高度警惕Kartegener综合征的诊断.现1例病例在我们诊疗中应注意Kartegener综合征的漏诊.

    作者:张菊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特定电磁波联合高压氧治疗颈髓损伤合并四肢瘫后褥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特定电磁波联合高压氧治疗颈髓损伤合并四肢瘫后褥疮的疗效.方法:58例颈髓损伤合并四肢瘫后褥疮患者(褥疮分期Ⅱ-Ⅲ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予特定电磁波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时间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75.8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定电磁波联合高压氧治疗颈髓损伤合并四肢瘫后褥疮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洁;唐伟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15例下尺桡关节不等长的体会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下尺桡关节不等长患者的效果以及体会.方法:选择15例(15关节)不等长的患者,采用尺骨截骨短缩、加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总结手术体会.结果:本组15例患者于治疗完成后,全部获得为期0.5年-1.5年的随访,下尺桡关节不等长的现象有效恢复,关节功能彻底改善,X线检测下尺桡关节的对位情况良好.疗效评定,优、良、可、差各为11例、3例、1例、0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对于下尺桡关节不等长患者采用尺骨截骨短缩及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可在不损害关节结构的情况下,达到对于尺桡骨撞击症状的解除,使患者下尺桡关节对位与功能得以恢复.

    作者:王邦学;刘崇刚;李华祥;李世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品管圈应用于抑郁症患者康复治疗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品管圈应用于我院住院抑郁症患者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应用品管圈干预治疗,观察康复治疗效果及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经品管圈干预后康复治疗参与患者明显增加,IPROS评分明显改善.结论: 品管圈应用于住院抑郁症患者能够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姚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白内障术前超声检查50例分析

    目的:利用超声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检查,探讨术前超声检查对白内障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50例将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在术前均行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眼部的各个特征和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患者的白内障影像图各有其表现和特点,包括玻璃体、晶状体和眼轴距离等指标都不一而同;术前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有47名患者能够接受白内障治疗手术,手术符合率为94%.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眼部结构,便于医生掌握眼内状态,合理规划手术过程,且该项检查的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对白内障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顽固性心衰的观察及心理护理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顽固性心衰的效果及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顽固性心衰患者62例,采用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显效43例(69.4%),有效14例(22.6%),无效5例(8.1%),总有效率91.9%,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的血压和心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药物治疗相互协同作用,收到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宝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妊高症对母婴的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妊高症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预后影响.方法:选用本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接收的68例妊高症患者,对她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抽取52例在本院住院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妇,视正常组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各方面的情况都优于妊高症组,重度妊高症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以及围生儿死亡等发生率都比其他组高,且中度组又高于低度组.结论:对妊娠期发生高血压要严肃对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降低其他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明显的并发症,腹部切口一期愈合,术后3~5d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使患者免受剖腹之痛苦,具有手术创口小、安全性高,手术后恢复快、住院周期短的优点.其治疗效果确切,手术效果优于开腹手术,特别适合老年患者.

    作者:姜树兰;张茹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是以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据资料报道,全球1.5亿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5% 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它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原因之一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升高,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半数.

    作者:龚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