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研究

丛华;张淑梅

关键词: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冠心病心绞痛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经临床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显效率81.5%(31/38),总有效率94.7%(36/38),对照组显效率55.2%(21/38),总有效率78.9%(30/38),组间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有利于促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病情观察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加强密切病情观察,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郭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究常见的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调剂工作常见调剂差错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合理的可行性应对策略.结果: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主要有药剂人员责任心缺乏、药剂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调剂相关制度不健全等.结论:为了防范及减少药房调剂差错,除了要强化药剂人员责任意识之外,还应提高药剂人员专业知识与素养,同时还应健全相关的调剂制度等.

    作者:戴沈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产前宣教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和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宣教对产妇身体、心理健康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产检的340名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产前宣教,观察组进行重点产前宣教及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优缺点宣教.比较宣教后,两组的分娩方式和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 17.65%低于对照组的 3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作好产前宣教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吴荣;乔占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是促进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措施,本文以髋部骨折为例,结合临床实践,从功能锻炼、心理干预两方面入手,探讨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持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医护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刘小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述基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措施

    镇、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国家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基础单位,必须对居民实行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工作,对于突发疫情,及时报告防治扩散蔓延是前沿任务,同时承担着传染病报告统计的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做好基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几个措施.

    作者:刘香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尿液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探析

    目的:对尿液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尿液细菌培养药敏检查患者1200例,对尿液细菌培养药敏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200例患者中一共分离出细菌384株,比例为32.00%,其中145株为G+菌,比例为38.00%,239株为G-菌,其中以大肠杆菌多.结论:依据尿液细菌培养可得出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较为广泛,可为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抗生素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王美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目的:提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水平.方法: 分析目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 基层卫生应急工作存在资金缺乏、系统不完善、应急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结论: 需要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的经费保障,完善基层应急工作管理架构,建立协调机制,增强卫生应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理论水平等措施,提高基层疾控机构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作者:王继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的安全与对策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改善手术室护理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09 年 5月至 2011 年 5 月的 80 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手术种类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显示研究组在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人性化护理具有独特的优势,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大力推行人性化护理,对于提高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乔洪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安全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安全护理在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老年脑卒中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全护理,观察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意外事件总发生3例,占3.23%,而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2.9%,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及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安全护理能有效防止老年脑卒中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琼彦;陆金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分析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早期重症手足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对18例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加强观察,进行高热护理、口腔和饮食护理、脑炎及脑干炎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1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有16例治愈出院,各项指标均正常;1例患儿脑电图轻、中度异常;1例脑电图重度异常,记忆力明显下降,随访6周,脑电图仍轻度异常.无死亡病例.结论: 要切断传播途径,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尤为重要,加强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疾病的康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陶萍;陶艳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形势下卫生院的管理

    卫生院的日常行政管理,是卫生院为了实现年初卫生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制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医务人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的完成卫生院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和计划.

    作者:陈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国犬伤门诊的设置和运行情况

    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几乎达100%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1].被犬或其他哺乳动物咬(抓)伤后,伤口规范的暴露后处置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包括及时、正确地进行伤口清洗、消毒,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及必要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犬伤门诊是实施伤口处理、狂犬病暴露免疫接种的重要场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犬伤门诊的规范化设置,对处置服务能力、软硬件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前我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犬伤门诊的设置、分布和功能等差别较大, 应建立规范的犬伤门诊,从而利于规范开展狂犬病暴露后的监测和处置工作.

    作者:杨鼎君;付乐章;代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24例不合理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在对24例抗高血压不合理处方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该类药物常见的用药误区.方法:对24例处方中不合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4例处方按照不合理因素进行分类可分为5类,其中药物联用搭配不合理是造成处方不合理的首要因素.结论:经过药师干预,处方中不合理因素得到纠正,使患者得到了恰当、有效的治疗.

    作者:熊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肠外瘘患者的阶段性营养支持及护理

    目的:总结我院15例肠外瘘患者阶段性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护理措施.方法:15例肠外瘘患者在采取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同时,分别在肠外瘘的不同时期给予阶段性的营养支持治疗,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15例患者均治愈,自愈11例,手术治疗4例,住院时间35天~72天.全肠外营养支持(TPN)时间7~18d,平均10土3.6d;肠外营养支持(PN)+肠内营养支持(EN)3~8d,平均5土1.2d;全内营养支持(TEN) 14~43d,平均20土8.6d.结论:对肠外瘘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间段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及精心护理,对疾病的恢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亚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临床中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情况,总结导致中药治疗不良反应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影响中药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中药治疗问题、用药方式问题以及患者自身的体制问题等,为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正确使用中药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的管理等十分必要.结论:中药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逐渐重要的角色,其治疗中不良反应对临床治疗效果和转归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中分析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给与针对性的解决,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药的利用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伍沁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改良式乳癌根治术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通过术前、术中护理干预对行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配合程度、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近3年来在我院进行改良根治术的94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了术中的各项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度、并发症、心理改善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术中有效的干预行为可以减少患者对手术应激反应,促使其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徐本焱;周春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6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病例资料.全部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结果:36例获随访8-36个月,平均15.6个月.按照Neer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优25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为97.2%.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的一种创新优异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仁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卒中单元治疗中风病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卒中单元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医卒中单元治疗组50例和普通病房对照组40例,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0例(20%),显效20例(40%),好转12例(24%),总有效率84%;对照组临床痊愈4例(10%),显效8例(20.0%),好转10例(25%),总有效率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卒中单元治疗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华宇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寻常表现的无形体感染个案报道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入人末梢血中心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该病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布尼亚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无形体病无形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主要有鼠、鹿、牛、羊等野生和家养动物)后再叮咬人,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主要侵染人体末梢血的中性粒细胞.无形体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作者:向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所谓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是指精神病人经治疗后,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与自理能力开始恢复,并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及周围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的病人.此期患者的心理活动极为复杂,相互矛盾,变化多端,他们既为自己的病愈而高兴,同时又会产生种种顾虑,甚至出现意外.心理护理对处于康复期的精神病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护理方法.因此,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对巩固疗效,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得到满意的转归和结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素琴;薛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