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液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探析

王美莲

关键词:尿液, 细菌培养, 药敏检查, 泌尿系统,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对尿液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尿液细菌培养药敏检查患者1200例,对尿液细菌培养药敏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200例患者中一共分离出细菌384株,比例为32.00%,其中145株为G+菌,比例为38.00%,239株为G-菌,其中以大肠杆菌多.结论:依据尿液细菌培养可得出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较为广泛,可为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抗生素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计算机训练与人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康复的比较

    目的:通过对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认知障碍的恢复方法研究,对比人工训练和计算机训练两种方式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2例患者进行治疗,将这些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6人,其中对照组进行人工训练,观察组进行计算机训练.两组患者在训练的内容上没有区别,有视知觉、定向感、思维运作等几个方面.而人工训练方法是根据治疗师采用的仪器和图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训练;计算机训练方法是使用OT-SOFT软件代替人工操作,并进行每天1次,每次半小时的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LOTCA评分和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均优于治疗前数据(P<0.05),从总体上来看,计算机治疗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人工训练.结论:对脑损伤患者进行人工训练和计算机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脑损伤患者的认知障碍,且计算机训练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优于人工训练疗效,能够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经临床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显效率81.5%(31/38),总有效率94.7%(36/38),对照组显效率55.2%(21/38),总有效率78.9%(30/38),组间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有利于促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丛华;张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产妇精神因素及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具体分析产妇精神因素,对其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造成的临床影响.总结精神因素对于产妇身心健康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至2013年期间进行分娩的初产妇(32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后出血患者的精神因素以及分娩方式.结果:329例产妇中,自然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阴道助产以及剖宫产产妇,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产后出血者、产后未出血者的精神因素(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产后出血者精神因素较差,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 05).结论:产后出血,作为产后严重并发症,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健康安全,而产妇自身精神因素与产后出血有直接关系,所以必须重视产妇的精神因素,降低产后出血发生比例.

    作者:罗成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失眠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对失眠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是临床上攻克失眠这一顽疾的重要措施.通过近年来对中医相关治疗手段如针灸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并结合临床上相关病例的治愈情况,从而探讨针灸疗法对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研究进展.目前,在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失眠的针灸疗法分为针刺法、灸疗法以及综合治疗方法等四个途径,每种针灸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且上述几种针灸方法在临床上治疗失眠的过程中均取得了不同的成效.因此,本文通过对四种不同的针灸失眠疗法进行阐述,探讨了临床上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敏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表柔比星对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结肠癌,属于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的一种,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其发生与发展与饮食结构、遗传、环境等多因素有关.在一些发达国家,其中75%~80%的病人已经得到了手术根治术及术后积极的辅助化疗.但通过随访过程中的效果评判来说,其5年生存率仅仅60%左右,其病死率并未得到明显的降低.现阶段的辅助化疗药物大部分以细胞毒性药物为主,不但对正常细胞有影响,且耐药现象逐渐显现.本实验通过观察表柔比星对结肠癌SW480细胞和结肠正常细胞生长影响,同时将其与目前临床常用化疗药对比,评价其抗癌性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寇博;王新阳;郭鹏;贺大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是促进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措施,本文以髋部骨折为例,结合临床实践,从功能锻炼、心理干预两方面入手,探讨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持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医护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刘小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于中药调剂常见偏差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中药调剂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现阶段中药调剂管理虽然已经比较规范,但仍然存在着偏差现象,仍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加强管理.本文从中药调剂常见偏差及原因和中药调剂常见偏差应对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作者:谭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应用VSD治疗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均无全身及局部毒性、过敏反应,体温、血象正常,伤口局部无窦道,无感染.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生活及轻体力劳动不受限. 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有效地解决了软组织缺损的难题,术后做好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及时观察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先惠;余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浅谈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全部患者康复出院.结论: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股骨骨折也就成为老年期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因为此类疾病的治疗迫使老年人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易发生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为了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使骨折早日愈合除了及时合理的治疗外,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陈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中的必要性

    分别从脾胃科、皮肤科、妇科临床中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必要性.

    作者:刘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胃肠道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促进慢性胃肠道患者转化不良心理状态,使他们能对药物治疗积极的配合,进而达到一种优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0例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测定和心理评估,拟定心理治疗计划.结果: 通过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 疾病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是促进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的途径.

    作者:黄月云;臧娴;李刘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治愈24例(60%),有效14例(35%),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8例(20%),有效16例(40%),总有效率60%.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实验组复发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44.4%(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确切的特点,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途径.

    作者:林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安宁市1994-2001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效果分析

    目的:对安宁市1994年-2001年间出生的儿童的乙肝疫苗的漏种原因和补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安宁市1994年到2001年出生的儿童未接种及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未种原因进行问卷调查,进而调查出各年龄段的漏种率及漏种原因,并对漏种儿童进行补种.结果:安宁市1994-01-01到2001-12-31出生的儿童中,需要补种1针次乙肝疫苗的儿童数为:3270人;需要补种2针次疫苗的儿童数为:1790人;需补种三针次疫苗的儿童数为:11569人,乙肝疫苗漏种的学生漏种率高达57 5%.漏种原因主要是家长不知要接种、不知道接种时间.结论:通过开展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的补种工作,大大提高了我市1994年-2001年间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保护了我市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但3针次全程补种率为94.3%,离云南省补种合格率指标要求95%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防病意识,继续开展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提高乙肝疫苗的全程合格接种率.

    作者:白莉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及其质量控制

    我国的中成药品质量标准在近些年来的数次修改中已经基本完善,大体上来说,中成药质量的管理体系也已经形成且正在发挥着他的监督约束的效力,这保证我国中成药从技术和质量方面健康稳步的发展,同时中成药质量标准还有很多地方欠妥当,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推动中成药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本院于2010年1月~2013年4月经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的200例尿路结石患者,对其护理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排石时间加快,排石率高达99.0%,术后并发症减少,恢复快,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加强了患者对碎石的了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结论: 专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利于该病更好地治疗.

    作者:曾明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地震灾民健康相关知识行为快速评估

    目的:了解玉树结古镇安置点地震灾民健康知识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水平,为灾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现场方便抽样访谈调查结古镇安置点灾民.结果:共调查了265人,吃生牛肉、经常喝生水、吃变质饭菜的比例分别为74.3%、24.9%、21.1%;地震之后主诉有过发烧的占16.2%,高峰出现在地震后两天;主诉拉过肚子的占14.7%,主要发生在4月14日至20日期间,占62%,达腹泻标准的占46.2%.腹泻患者中44.4%的人没有就医,自己吃药;灾民的鼠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49.8%.结论:应及时建立必要的生活支持环境,加强腹泻预防与治疗,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索朗多布杰;余海涛;陈俊;王成;窦丰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风后遗症的护理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是指发生中风以后所遗留下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残疾症.脑卒中后康复训练是综合协调地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减轻残疾和因残疾所带来的后果,使残疾者的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在治疗后获得大的发挥,获得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重返家庭和社会,平等地享受人类的各种权利,提高生活质量.我科利用疗养院优势,运用康复综合手段对30例脑中风后遗症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作者:许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士规范化培训应重视护士心理资本的开发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资本的视角建议护士规范化培训时重视护士心理资本的开发,培养健全人格,提升心理潜能,打造满意护士,提供满意服务.

    作者:周梅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于子宫穿孔的探讨

    子宫穿孔是指宫腔手术所造成的子宫壁全层损伤,致使宫腔与腹腔,或其他脏器相通.子宫穿孔在女性生殖道器械损伤中为常见.此种妇科急症绝大多数发生在人工流产失误、放取宫内节育器、诊断性刮宫,由于操作不慎,导致子宫肌层出现孔洞并与膜腔相通.个别患者可发生于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的自发破裂穿孔.本文从子宫穿孔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用药、预防等方面做了简要分析,并对人工流产中子宫穿孔做了进一步分析.

    作者:杨传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妇女子宫脱垂手术治疗效果、临床特点和安全性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妇女子宫脱垂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1995年-2013年收治的经子宫脱垂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50例,设为观察组,选同期非老年患者经子宫脱垂手术治疗共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2组患者的术式方案制定以及相关临床指数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老年妇女进行子宫脱垂手术,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大程度的提升手术治愈几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